為什麼管機的功率標識要小!
膽機是以電壓來驅動箱子(可以點亮燈泡),而電晶體機是以電流驅動,這是兩者功率標識區別所在!
事實上電晶體和電子管這二類放大器的標稱功率落在了不同的範圍,電晶體功率放大器通常上百瓦,而電子管功放放大器一般十數瓦,高的不過50瓦特。
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認為,和動態承受能力有關。電子管功放能夠承受比它名義上更大的動態範圍,而電晶體功放卻不能做到這一點,一旦超過“功率限度”的信號進入,就會出現“削波失真”,而這樣的失真很容易被感受到,並且造成“聲嘶力竭”的感覺。電子管功放的標稱功率,聽感上相當於標稱功率8~10倍於此的電晶體功率放大器。這樣算來,8W就相當於80W了。其實不管用什麼功放, 正常聽音的時候,
普通效率的音箱功率也就在10W之內,不信可以去量音箱接線柱的電壓,8歐箱正常聽音的電壓低於2V。這就是說, 實際平均功率只有 2的平房/8 = 0.5 瓦。 天哪, 只有不到1 瓦!
這就是說, 6 瓦 其實絕大情況下已經能滿足聽音的功率需求了,但為什麼我們常說,一定要 100瓦以上的功放才能推動某某音箱?
那其實是說,大於100W的功放可以滿足動態的需求,但實際平均功率也就最多幾瓦。況且單端甲類就更加沒問題了。
電子管功放承載能力較強,但同樣,電子管功放的動態是要遜於電晶體功放的,這就是為什麼常見的很多晶體管功放要100W以上了,他們適合一些爆棚音樂,而電子管功放用於爆棚,常常是能點到為止,並不那麼咄咄逼人的。平時聽起來已經聲音很大,可是電平測試還不足1W。一些無線電愛好者,在自己動手製作一台半導體收音機,輸出功率能做到0.2W已經非常不錯了,那個聲音已經足夠大。如果能夠到1W水準,需要單獨製作一台“功率接續器”,這樣的功率數值讓人神往。
之所以電晶體功放的追求比較高的額定功率值,那是為了滿足放音的動態需求。
許多大片的伴音,一般對話的時候信號可能只有幾十個毫伏,大信號的時候轉換出來的信號電平(峰值)高達5V!對於這樣的信號而言,它的“動態範圍”是實實在在的。為滿足這樣的信號放大,就要求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能夠從零點幾瓦到上百瓦都能夠從容不迫地應對。
而對於電子管功放來說,“動態範圍”只是相對於輸入信號而言,也就是它的“承載能力”,而實際上它的功率輸出卻達不到相應的動態範圍所應該達到的功率。儘管如此,電子管功放雖然“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它表面上卻又“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但是真要把電子管功放用於AV放大目的,用它來“爆棚”,那就明顯地有氣無力了。因為它實際上輸出電流並沒有達到相應的動態,不可能有足夠的力量把音圈推到相應的位置。從這一點看,它完全受制於能量守恆定律。
電子管與電晶體功放的區別!
一、電子管放大器
60年代以前,在聲頻領域占統治地位的一直是用電子管裝置的各種音響設備,放大器也不例外。60年代後期,特別是70年代,可說是電子管最不幸的年代。由於其自身的缺點(體積大、功耗高等),使其漸成淘汰狀態,尤其是在國內更是如此。70年代末期,在國外電子管又開始活躍起來。進入80年代電子管放大器越來越盛行。特別是高音質的音源CD機發明後,隨著制約電子管放大器的輸出變壓器技術的進步,電子管放大器能“中和”CD唱機生硬的“數碼聲”,電子管放大器的地位在提高。加之老年發燒友當年均領略過其優美的放聲,它的複出首先得到了這些人的歡迎。在國內外,電子管放大器有時甚至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二、電晶體放大器與電子管放大器的比較
1、工作特點電路結構
電晶體放大器是在低電壓大電流下工作,功放級的工作電壓在幾十伏之內,而電流達幾安或數十安。電路設計上多採用直耦式(OCL、BTL等)無輸出變壓器電路,輸出功率可以做得很大,可達數百瓦,各項電性能都做得很高。
電子管放大器是在高電壓、低電流狀態下工作。末極功放管的屏極電壓可達到400-500V甚至上千伏,而流過電子管的電流僅幾十毫安培至幾百毫安培。輸入動太範圍大,轉換速率快。
電子管放大器大多是採用分立元件、手工搭線、焊接,效率低,成本高。而晶體放大器多是採用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相結合方式,廣泛使用印刷電路板,效率高,焊接品質穩定,電性能指標高。
2、功率儲備與抗超載能力
高保真放大器動態範圍應做到120dB,這樣才能滿足聲響從輕微到高潮頂峰的需要,放大器輸出不削波,因此放大器要有足夠的功率儲備量。如果音訊電壓的動態範圍為3:1,因功率與電壓平方成正比,所以其功率動態範圍即為9:1。也就是說功率為90W的功放,要達到高保真放音只能開到10W。因此,電晶體放大器需要有很大的功率儲備,才不會出現超載失真,一旦地載,其失真幾近成垂直線上升,嚴重時能損壞電晶體。電子管放大器抗超載能力遠比電晶體放大器強。如發生超載,其音樂信號巔峰只是變得比正常波形滑,聲音聽不出有多大程度的變壞。而對電晶體放大器來說,此時將出現削波,音質明顯變壞。
3、開環指標與瞬態特性
電子管功放的開環指標優於電晶體,不需加深度的負反饋,不加相位補償電容也能穩定地工作,因而其動態指標優於電晶體功放。電晶體功放的開環增益量(未加負反饋前的增益量)往往很大,它的優良的電聲指標,是依靠加了很大量的負反饋來達到的,為了抑制寄生振盪,電晶體功放中又常常採用滯後補償,這就帶來了明顯的瞬態互調畸變,嚴重地影響音質。
4、效率、壽命與成本
電子管放大器在重量、效率、壽命方面比電晶體放大器不佔優勢。電子管壽命較低,使用一兩千小時後某些技術指標明顯下降。而電晶體及積體電路壽命卻要長得多。另外,電子管放大器耗電高,又常常工作在甲類狀態,更降低了效率,但基不存在瞬態互調失真 、開關失真及交越失真等有害音質的因素。在成本方面,對同一檔次的放大器,電
子管功放一般明顯高於電晶體功放。主要原因是電子管、輸出變壓器成本高,及電子管功放生產工藝不易自動化,生產效率低等。這在發達國家尢為明顯。
5、放大器與揚聲器的匹配
電晶體放大器的輸出內陰往往比電子管功放小的多,它的阻尼係數fd很大,可達到100-200以上,而電子管功放的fd最大也不過為10-20。因此功放類型不同,應搭配不同的揚聲器。揚聲器出廠時應標明fd,以便人們選配。如果把適合電子管功放阻尼係數的揚聲器接在電晶體放大器上,則揚聲器的電陰尼過大,瞬態回應會變劣,音質明顯下降。反之,適合高阻尼係數的揚聲器接在電子管功率放大器上,則由於欠阻尼,音質也不會好。總之,阻尼係數一定要合適,即要求放大器與揚聲器得到合理匹配。
6、音質
由於以上提到的以及未提到的種種原因,電子管功放音質明顯優於電晶體功放。電晶體功放聽起來高頻、中高頻有偏多感覺,低頻感覺偏少,電晶體功放聽起來聲音較硬,特別是低頻聲不夠柔和,而高頻聲又顯得尖刺、發燥,聽起來有時感到高頻段存在著交越畸變。當頻率增高而音量又很大時,這些現象就更加明顯。但電晶體功放的動態大、速度快,特別適宜於表現動態大一些的音樂。至於表現 槍炮和雷電聲
當然更優於電子管功放了。
電子管功放的音質總的來說是柔和動聽,具體一點說,電子管功放低頻聲柔和清晰,高頻聲纖細雨而潔淨。表現人聲是其強項,也因此更值錢。
7、選購的考慮
既然電子管放大器能與電晶體放大器平分天下,那麼其必有優越性存在。而電晶體放大器採用的新技術似乎明顯優於電子管。因而到目前為止,電晶體放大器在聲頻領域仍然佔有明顯優勢,而且由於其自身缺點的存在,而正在設法減少與回避這些自身的缺點。比如各種場效應管的越來越多的應用,甲類放大形式迅速地增多等都是與電子管放大器抗爭的有效措施。
與此同時,電子管放大器更不甘落後,除以音質取勝外,它常常以不銹鋼的銀光裸露的姿態而招徠顧客,在微弱照明下,電子管發出一團團橙紅色的光芒實在可增加不少溫馨氛圍。
總之,電子管功放與電晶體功放各有優缺點,不能簡單地說誰好誰不好。從主觀上講,由於各人的閱歷、素養、情趣等等的差異,常會對某種放大器更偏愛一些。一句話,還是各取所需為好。假如你喜歡管弦樂特別是喜歡室內樂與人聲等,那麼應該把電子管功放列為首選,假如你特別喜歡爵士、搖滾與現代音樂,則選電晶體功放勿用置疑;再者你若喜歡家庭影院所再現的震撼身心的聲光場面,恐怕也少不了電晶體功放。
文章定位:
人氣(60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