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議題: 高中歷史課綱 爭議的 全刪掉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引起各界激烈爭議的高中歷史課程暫行綱要昨天定稿,引起爭議的字眼全部刪除,中華民國創建史仍放在中國史,不過台灣史會「簡要回溯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史」。這套綱要預定95學年實施。
高中歷史課綱草案爭議部分包括:描述「開羅宣言只是新聞公報」,並納入可能引起「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用「窳政」、「威權」等負面詞彙形容國民黨政府;另外中華民國創建史放在中國史。
經過三場公聽會後,起草小組決定將引起爭議的部分刪除,並於去年12月15日送教育部,教育部課程發展委員會昨天通過。
歷史第一冊為台灣史,共四章,原本的課綱草案分章方式為早期、日治及戰後章,現把清代統治獨立成一章,改為早期、清代、日治及當代各一章;原本的課綱戰後時期直接從34年講起,引起外界質疑「台灣史不提中華民國創建史,是在刻意切割」,現在要求「先簡要回溯中華民國政府的歷史」。
原本的課綱草案戰後台灣要求說明「開羅宣言實際上是新聞公報」,以及舊金山和約、中日和約「對領土處分的效力」等「台灣地位未定論」論述,被外界質疑是為台灣獨立鋪路,改為「敘述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過程,有關國際交涉事件應依史實敘述,避免主觀論述」。
課綱審查小組召集人、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林富士表示,課綱並不限制編寫教材者要寫明那些宣言、和約,由編寫者自己決定,他們希望編寫者及老師提供愈完備的史料愈好,幫助學生做出最接近真實的判斷。至於形容國民黨政府的負面語彙,現在改為「從戒嚴到解嚴」、「民主政治的道路」這些中性字眼,要求教材編寫者介紹二戰結束後台灣的政治史。
有學者不認同「台灣、中國、世界」的由近及遠編寫方式,林富士指出,這種分冊方式,可以避免本國、外國二分法,歷史教育不應是國族建構工具,不論民眾政治認同是台灣、中國或世界,現在這種三分法,可讓民眾不必擔心自己子弟被塑造成某種特定認同下的公民。
【2005/01/01 聯合報】
Reflection:
歷史教育為建立一個人對於自身的現在過去與未來一個相當重要的要素,而從歷史建構的角度來看,更可一窺編纂者企圖傳達的意念,我們必須承認的是,歷史是無可避免的摻雜主觀因素,沒有從一個角度去看待歷史,那麼它只會顯的混亂無秩序.而作為教育下一代的歷史教科書,我想,以一個盡量呈現事實的角度,是個相當重要的編書理念.
不可否認,過去國民政府所出產的歷史教科書,是拿來作為思想教化的工具.呈現出此政府想要人民學的是什麼,大中國思想,合理化被迫遷台的實質上佔領,對於我們所生存的空間-台灣,相對份量卻少的可憐,在這樣畸形的歷史教科書下,我們教育出可以熟知中國山川人物,卻不知道什麼是二二八,日治時代日本人對台灣究竟做了什麼,好與不好的方面在哪?
而此次新版歷史課程綱要,突破之處在於把台灣主體地位突顯,我們更能貼近我們所生活的土地,卻也引起宣然大波,例如把中華民國史分為中國史及台灣史,即將舊金山合約等跟台灣有關的接收問題列入,被質疑是走向台灣獨立的道路.而我想此次問題最應該探討的是,這份歷史綱要過程中究竟有沒有開放讓社會充分討論,是不是只有少數人閉室密談就成就這份綱要?既然現在政府批評舊時代的威權體制,那麼在制定如此慎重並且可能決定下一代歷史觀的教科書綱要時,是否摻雜近政黨考量因素?教育是百年大計,即使我們知道教育獨立於政治之外是件幾乎不可能的事實,但我們仍應盡力排除政治力介入,回歸歷史教育應有的面貌.我們該給下一代怎樣的歷史思維,這是我們應該慎重好好的討論.而經歷這份風波後,編輯小組決定傾向將爭議性部分刪減,我想這也是大家樂意見得.畢竟給國民教育的教科書應該走較平穩路線,具有強烈個人各家色彩的觀點個人認為待留於私下補充或者大學深入研讀較為合適.
不過個人仍對此歷史大綱持較肯定態度,畢竟,歷史學習應由自身推延至向外,尤其是對國民教育而言更應如此.就源流而言,台灣大多人來自中國這是事實,但是否我們就應該偏重中國,而忽略我們所在之處?中國五千年歷史博大精深,但我們應該背負此種歷史責任而忘卻其實從有信史起,台灣的海洋內涵就與中國大陸型便存在差異,歷史是宏觀,我們應該學習追本溯源,但在此,是不是我們也應該從一個台灣角度來看待世界與自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