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不漲,但房價迭升,讓不少無殼蝸牛喊苦。學界、建商皆表示,政府若有誠意解決民眾買不起房子的問題,除了建立透明公平的資訊公開管道外,務必要擴大就業機會,並在北、中、南各區域配置適當的產業發展(如高雄的觀光、科技),民眾就不必為了找工作,一窩蜂擠到房價驚人的都會區購屋。
昨天中視播出的「挑戰面對面,唱旺新台灣」節目中,邀請到北市都發局長丁育群、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皇苑建設董事長郭敏能、資深媒體人蔡玉真,暢談台灣房價議題。
主計處資料顯示,老百姓薪資水準退回十三年,張金鶚直言,所得負成長,房價卻翻漲,但投資客並沒有停止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動作,導致真正有需求者無力購屋。某些「一殼族」(僅有一間房子自住者),即使以好價格賣掉房子,看似成為贏家,後來卻發現,賣屋賺到的錢,根本不夠再買一棟新屋,反淪為房市「誰是最後一隻老鼠」遊戲的輸家。
丁育群也說,北市部分區域確實出現「有行無市」的窘境。以前官方極力推動「三代同堂」都不見成效,近來此現象卻愈來愈普遍,顯見不少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乾脆在家跟長輩同住。
郭敏能認為,其實許多時候,房價過高是媒體炒作的結果,實際成交價根本沒有坊間傳言、媒體報導來得高。
至於兩岸簽署MOU、ECFA,是否將為台灣房市注入活水,張金鶚認為,仍是想像空間大於實質效益,對岸經濟成長力道遠高於台灣,大陸人真的想來台灣買房子嗎?
郭敏能認為,政府當務之急,就是讓五大都會區均衡發展其適合的產業,並舉例指出,自從中科開始後,政府便忽略高雄的路科、南科,便是負面示範之一;張金鶚也說,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民眾所得才是關鍵,中長期而言,還要建立合理的稅制、公開的資訊管道。
中國時報 2009-12-07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