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房市多頭司令顏總終於說真話了~房價恐將破沫化
然後接著今晚的TVBS全民開講也剛好
以這為主題討論了半個小時
在場專家一致認為房價從SARS後到今已走了七年的多頭
顯示房價(特別是北部地區)的確在高點了
甚麼新莊那了不生蛋的富都心一坪喊到50萬元
甚至我家那三十年的舊公寓也可以喊到近40萬元
今天剛好去看一間房子 ~
說到這我一定要提一下
每次去看屋我都會穿著很隨興的運動服
只是想說我還要去跑步 ~
加上我娃娃臉 ~ 所以代銷小姐看到我來看屋
都會先問我看屋的嗎?問我做甚麼行業?
今天這間房子號稱位於桃園市中正藝文特區內
其實離中正藝文特區那走路約要十分鐘
在看房的過程~其實我對這不懂
通常我都會讓對方說(讓他練習口才)
然後一副很認真的表情聽他說
並且在平面圖上記下幾米寬~空間幾坪阿~甚麼建材等等
最後~結束回到大廳一定會談到售價(表面價格)
然後代銷小姐一定會說~如果真的要買我可以給你多少等等
這些我都看不在眼裡~因為離建商的成本價還差很大
反正~心裡就是打算看房學經驗~回去再上網作功課
還有我很推薦有兩本暢銷書~黑心建商的告白及黑心投資客的告白
作者曾在這行業坑殺過 ~ 裏頭淺顯易懂...
讓你清楚了解房價是如何互相堆高價格出來的.....
底下~剛好看到財訊的這篇文章(原文轉貼給大家看看)
2010年下半年開始,國際原物料價格開始陡然攀升,大宗 物資、
農產品、能源及其相關替代產品無一不漲。這一波漲價風潮和
以往不同的是它不但向民眾的購買力宣戰,更進一步令窮者愈窮、
富者愈富。M型化的財富分配加上兩極效應的通貨膨脹,
這場M型通膨的風暴下,你能不能當個打敗通膨的贏家?
上班族小劉住在高雄,每個月的薪水加上太太當清潔工的收入
差不多四萬元,扣掉每月一萬元的房租之後,剩下的錢支應五
口之家,原來就所剩無幾;尤其還在發育中的孩子,需要營養、
食量也大,太太的薪水幾乎全用在讓家人吃飽。
從去年底以來,菜價、物價、油價節節上升,光是雞肉、豬肉就
漲了三成,要買肉給孩子吃,劉太太每個月就要增加近一千元的開銷。
這個學期開始,小劉已經負擔不起孩子的營養午餐費,只好靠學校的
家長會幫忙,更別提剛升國中的老大,補習費一個月要一萬元。
小劉說:「現在我連騎機車上下班、接送小孩也不敢了,要把油錢
全省下來,」還在讀小二的小女兒也開始學著自己搭公車。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台北,夫妻二人都是高階公務員,家庭月收入
超過二十萬元的黃先生和黃太太,趁著春節假期帶唯一的兒子就
近到香港玩了幾天。雖然黃太太發現,相較之下,香港的商品沒
以前便宜了,還是血拼了一個精品包,犒賞自己一年來的辛苦。
回到台北位於大安區的住家之後,黃太太才聽說同棟大樓隔壁戶
掛上「出售」的牌子沒幾星期,在過年期間已經以每坪七十五萬元
成交賣出,令夫妻倆大吃一驚。因為五年前黃先生以每坪五十五萬元
買下這房子,不知不覺房價已漲了三成多。他們開始煩惱沒花完的
年終獎金,到底是要趁著年後台股大跌進場,還是該看看有沒有不錯
的房產標的,為兒子日後成家預做準備。
起因:原物料狂漲 四大因素支撐,將成長期趨勢
這是同一個台灣,一樣的通貨膨脹,卻帶來兩種完全不同境遇的真實故事。
這一波高物價的大浪襲來,把小劉和黃先生兩個家庭的距離沖得更遠了:
買菜錢的增加,讓小劉的所得相對降低;但資產價格上漲,
卻讓黃家財富實力升級。
新興國家強勁的成長力道,雖然逼退了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威脅,
不過歐美等已開發國家要走上景氣復甦,看來還有很長一段路,
然而此時克服通膨卻突然成為二○一一年全球最重大的經濟課題。
對財富M型化發展、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台灣來說,
這一次物價上漲的意義也不同以往。這是過去沒有發生過的「M型通膨」
簡單地說,是「窮人的通膨,富人的復甦」。
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分析,這一次國際間對通膨的憂慮,
主要是來自原物料價格不但明顯上漲,而且支撐其上漲的因素還持續存在。
這些因素:包括
一、已開發國家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造成熱錢流竄,最明顯的例子
就是美國的貨幣二次量化寬鬆,大量釋出美元;
二、新興國家持續快速成長,其基礎建設以及中產階級崛起,引發旺盛
的原油、工業金屬及糧食需求,中國近年來鐵礦、農產品進口量大增即是明證。
三、美元對新興市場貨幣的貶值趨勢,讓資源出口國相繼以提高報價來維持收益;
四、反聖嬰現象造成的極端天氣,影響農產品的收成及供應,像是澳洲出現
罕見的嚴重水災讓小麥收成銳減,糧食進口國得掏出更多錢來才買得到。
這四項因素中,除了反聖嬰現象可能僅造成短期影響,
其他三項因素,至少中長期趨勢都不易扭轉。梁國源認為,
因此即使目前市場認為原物料價格在狂飆多時後不易再明顯上漲
,但也將續處高檔。
接下來觀察原物料價格走勢的指標,除了天氣,美元走勢和原油價格也是關鍵;
尤其現在布蘭特原油已飆破百元大關,如果美國西德州輕原油也站上每桶一百美元,
「表示美國經濟開始復甦,可能會更加速全球通膨,」梁國源分析。
影響一:窮人難度日 低所得家庭為食物、能源發愁
但東西變貴了,尤其糧食狂漲,已是國際社會的共同現象。
因此台灣以外的許多地區,糧價上漲已經從經濟問題衍生為社會問題、
政治問題。其中新興國家的情勢最為惡劣,以中國為例,
去年十二月的通貨膨脹率雖然是4.6%,但其中食品類卻高達9.6%,
非食品類才2.1%,顯示糧價高漲實為這波通膨的元凶。
至於台灣,主計處對今年通膨率的預測,從去年八月時公布的1.43%,
到十一月修正為1.85%,今年一月最新公布的預測值則為2.04%,
逐步上修的情況,也透露物價上漲的壓力愈來愈大。
雖然目前的CPI預測值微幅高於經建會設定的2%年度目標,
但相較周遭的中國、韓國、印尼等亞洲國家,還算是溫和的。
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也表示,只要台灣的經濟好,新台幣還有升值空間,
對於進口物品而言,相對購買力是足夠的,因此「應該不至於發生消費性通膨」。
但這難道表示台灣的物價問題真的比較不嚴重嗎?
其實連國內食品業龍頭的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都表示,
相較之前金融海嘯,這一波通膨壓力「看不到底」,統一也已宣布泡麵將調漲至少20%。
梁國源指出,從台灣目前的CPI數字來看,當然不會覺得嚴重,
但「CPI無法真實反映所有人的物價感受,」尤其目前價格的上漲,
主要是集中在所得彈性較低──也就是不能不買的食物及能源上。
根據主計處最新發布的所得層級別消費者物價指數,
對國內低所得家庭來說,食物的支出占比為30.96%,
高所得家庭的食物支出只占23.1%。若以小劉這樣每月收入四萬元的低所得家庭為例,
肉價上漲讓每月支出增加一千元,就足以讓整體食物支出占比提高為33.4%,
因此對小劉而言,他所感受到的,就絕不只是如政府所言的「物價溫和上漲」。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366期財訊雙週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