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東縣成功鎮三仙台)
教育下一代,沒有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任學校老師再怎麼努力,就像一艘只有單側打槳的船,只會原地打轉。
從事教育工作,不免會遇到一些令人頭疼的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狀況,原因通常不會只有一個。學生事務處理多了,會發現「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小孩。」這句話很有道理。其實,學生的問題反而好處理,但如果加上家長的因素,有時就會變得非常棘手。
小羽有嚴重的偏差行為,時常遲到或曠課。上課的時候,不是在教室到處走動,就是與鄰座同學講話,影響課堂秩序。動不動就飆髒話的她,也曾經因為打架、翹家被送進警局。有一次,小羽違反規定把食物帶進學校圖書館,被社團指導老師制止,為了拿回食物而揮拳打傷老師。導師沒輒,輔導老師似乎也起不了作用。至於家長,時常拒接導師電話,甚至連打傷老師也不曾出面道過歉。只會用「小羽從小有過動症」為由,希望學校能多體諒。他們不願意小羽接受治療,認為吃藥會讓她變笨。自始至終漠視小羽的過錯,覺得老師老是找他們的女兒麻煩!
阿貴是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不太喜歡到學校上課。時常接到阿貴的母親打電話來請假:「要幫小孩子請假,○○○班,○○貴,今天身體不舒服,要去看醫生。」音調與內容彷彿是預錄好的,千篇一律。小孩不想來學校,寵小孩的媽媽就打電話撒一次謊。導師三番兩次溝通,縱容的情形也不見改善。「要幫小孩子請假……」沒等她說完。『我知道,是○○○班,○○貴,今天身體不舒服,要去看醫生對不對?你的小孩出席率這麼低,可能畢不了業!』久了,我的回答也變得千篇一律。
像小羽和阿貴父母的這種家長,不在少數。學生好管,家長難教。期盼自己心中對教育的熱忱,不被擊敗。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