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美食料理中,經常會用到勾芡的烹調技法,讓湯汁變得濃稠,將美味吸附在食物上。
這樣的形容顯然不夠入味,無法讓人從文字中品嚐到勾芡滑潤的口感。但是只要想到肉羹、酸辣湯、蚵仔麵線,可就讓人流口水啦!
那麼,大家是否想過,這拿來「勾」的「芡」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有邊讀邊,上面既然加了草字頭,想必是一種植物吧?
沒錯,芡是一種睡蓮科水生植物,也和睡蓮一樣,據有浮葉的特性,生長在湖泊、池塘裏。日本時代就已經有記載,據說在台灣各地曾經廣泛分佈,但是後來可能因為人類要利用這些埤塘,將它清理掉,甚或因為開發需要,索性將池塘填平,因此在野外幾乎已經完全消失。現在能夠看到的,大概都是有心人刻意栽培。
所以,現今勾芡大多使用太白粉或玉米粉、蓮藕粉,但其實在以前,芡實搗碎的芡粉,才是「勾芡」的起源。
蘿蔔坑有兩口達可和老怪手聯手開闢的水塘,面積都不大,原本就打算保存一些台灣原生的水生植物。剛好春陽的朋友那兒種了芡,便要了幾棵小苗和一些種子。最初種在鬥魚池裏,和臺灣萍蓬草、小莕菜混植,無奈敵不過臺灣萍蓬草的強勢,漸漸地,芡就失去了蹤跡。
後來,新闢的蝌蚪池開張了,面積比鬥魚池大得多,達可第一個想到的植物還是芡,在這裡,芡成為水池中的主角,少了強敵的競爭,終於可以依著自己的步調生長。
剛由種子發芽冒出水面的幼葉很可愛,如果看過動畫「龍貓」的話,應該記得那隻被妹妹小美發現、追著跑的迷你小龍貓,頭上頂著兩扇不成比例的大耳朵,而芡的新葉,就長成那可愛模樣。如果童年回憶跟不上時代的,那就換個簡單一些的想像吧,說是像隻兔子,應該也有七分神似。
但實際上,我們所見漂浮在水面上的幼葉並非它的初生葉,芡的初生葉是沉水性的,呈箭頭狀,要見到,還真要具備過人的眼力。
小兔子幼葉雖然可愛,但仔細瞧,上面有一個個細微的小點點,沒錯,這可是隻有刺的小兔子喔!
而隨著新葉一片片長出來,每一片葉子都比前一片大一些,突出的兔耳朵逐漸變短,缺刻愈來愈不明顯,葉緣因此變得愈來愈圓。
至於葉面上的尖刺則是隨著葉片變大而變得更尖、更硬。
這倒跟男人差不多,肚皮上的六塊肌終究會合成一塊雞,而鬍子也會變得又粗又硬。
既然芡和睡蓮是同科的姊妹,那麼是不是也會開綻出淤泥而不染的美麗花朵呢?
花,當然會有,每逢夏季,芡葉之間的水面會探出身體圓圓、頭兒尖尖的花苞。
和睡蓮一樣,芡的花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但是比起睡蓮的絢麗,芡可就含蓄多了,開花時,只是微微張開四片苞片,半露裏頭的紫色花瓣,到了晚上,也就闔上小口了。
花謝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孕育,子房逐漸膨脹成為果實,這時候的形狀長得有點像雞頭,所以芡實在食材上又被稱做雞頭米。
當芡實成熟之後,便會在水中開裂,讓包覆著紅色假種皮的種子漂浮在水面上,像顆迷你草莓,看來相當可口。但不知實際的滋味如何?是否能吸引水中的魚類垂涎?幫忙啃掉這層假種皮,讓包覆其中的種子脫離救生圈,沉入水中,完成遷徙、播種的使命?
目前達可的觀察不足,不敢斷言魚是否愛吃,
倒是洗去假種皮的種子曬乾磨製成的芡粉,人類愛吃,這點無庸置疑。
網路上所見的資料都說芡是一年生植物,也就是冬天植株枯萎死亡之後,隔年春天再由沉在水底的種子發芽,從頭開始新的生命循環。
這點達可卻是有些存疑,因為在蘿蔔坑所見,雖然冬天植株的確枯萎,但是在前一年植株生長的位置,隔年長出的葉子,似乎總比前一年大一些。
反觀那些從去年沒有芡的地方冒出來的新株,葉子則明顯偏小,這是不是意味著在水底的泥土裡面,可能沉睡著芡的地下部位,一等氣候回暖,便用蓄積的能量,接續新一年的成長呢?我是這麼猜想的。
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長出1公尺以上的巨葉啊!
期待有一天,巨型的芡葉可以漂浮在蝌蚪池的池面上,
成為昆蟲的舞台、青蛙的巨傘,
那將是多麼美好的景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