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蘇力颱風以強颱臨界的中度颱風之姿,自東南往西北,從台灣北部斜切而過。對中部地區而言,12日深夜到13日中午是風雨最強的時刻。或許是天生的警覺性,四點鐘,達可已無法入眠,索性起床坐在窗前,打開電腦關心颱風動態,時而巡查屋內門窗與陽台,看看是否淹水。就這樣,從窗外一片漆黑看到天色漸明,只見外頭一片迷濛、狂風驟雨,視野極其有限。屋後鄰居那棵獨立的檳榔樹成為最佳的風力指標,天將亮時是風暴最強的時刻,檳榔樹吹到幾乎呈45度彎腰,幸好身段柔軟,終未吹折。屋頂露臺的盆栽也東倒西歪,一片狼藉。慶幸的是,蘇力如急行軍般,倏忽強襲而過,不到24小時之間,雨勢即見緩和,沒有再給台灣帶來重大的災難。然而我大概明白,以這樣的風力,蘿蔔坑,恐怕是災情難免。
果然,隔了4天,7月17日,高績效團隊的夥伴率先進入蘿蔔坑勘災,用電話給人在台北的我第一手災情報告:「樹倒了一堆!」然後,據說大夥兒興奮地拿著相機紀錄颱風後的災情與自然生態,最後,滿載搶收下來的香蕉、鳳梨與吹落地上來不及長大的酪梨,走了。
颱風過後8天,達可終於獨自來到蘿蔔坑面對災情,心中早有準備。一進大門,就發現許多植物都往東邊或多或少,角度不一地傾斜,這是蘿蔔坑的地理特性,東邊來的風,有中央山脈的屏障,威脅不大,怕的是像這次蘇力颱風般,從北邊切過臺灣,環流的強風逆時針從西邊灌入蘿蔔坑時,正是蘿蔔坑最弱的罩門。所以這次倒掉一些樹,也就不意外了。
照理說,小樹的根系比較淺,遇到強風時,應該比較容易受災殃。比如說在鬥魚池畔的煙火樹和一個月前剛種下的木瓜,便頭倚著頭倒在一塊兒。
而鬥魚池畔,小時候曾遭強風斷頭的澳洲茶樹,這幾年來長得健康茁壯,每年都會開出滿樹羽絨般的花朵,歷經幾次大颱風都無恙。沒想到這一回,竟像炸彈開花般,從中間腰折,樹梢的枝葉整個浸泡在鬥魚池中,增加不少重量,費了不少勁才打撈上岸。
夥伴們會急著提前上來關心蘿蔔坑,香蕉桿上的那串香蕉是主要誘因。在蘿蔔坑,香蕉結實的季節不偏不倚與颱風同步。而屬於草本植物的香蕉莖幹原本就脆弱,每當結果時,垂掛著沉重的蕉串,負荷已近臨界,運氣不好遇到颱風,必斷無疑。去年有空幫結果的香蕉樹立支架,得以保留幾串香蕉,今年眼見唯一的一串香蕉日益飽滿,還來不及立支架,颱風就來了。所以夥伴們趕緊上來搶收香蕉。
站在災難現場,所有高大的香蕉樹,不管有沒有結果,全部攔腰折斷,今年是不會再有收成了。還好蕉叢中還有一些蕉芽倖存,好好長大,明年的收成就看你們啦。
咱家小鴨姐姐的生日樹-黃金風鈴木,13歲,已經都是樹徑超過15公分的大樹了,往年的颱風除了讓重心稍微往東傾斜一些之外,並未造成太大傷害。然而今年,或許因為圍籬外新鋪的路面比園內地面高,使得雨水灌入園中,將黃金風鈴木根基的泥土泡軟。這回,其中一棵相當粗壯的大樹竟然傾斜45度,阻擋在步道中央。扶正,恐怕很難,該如何修剪,讓它順應蘿蔔坑的風向,才是接下來要思考的功課。
其實這樣的功課達可一直在摸索中,蘿蔔坑的許多植物,經過歷次颱風的摧殘,主幹都是向東傾斜,之後再以修枝的方式,讓它平衡回來,最終,得以抵抗來自西邊的強風。身經百戰的酪梨樹就是一個範例,原本向東傾斜的樹身,保留西向的枝條作為主幹,再逐次修剪掉東側的枝幹,慢慢型塑另一種完美平衡。而今,在蘇力颱風的強風吹襲之下,完好無恙,只可惜原本期待的收成,只留下碩果僅存的兩顆果實。
原以為土生土長、種子在土地上自行生根發芽的原生植物根基會抓得比較牢,適應台灣颱風眾多的氣候型態。不料,這回像是野桐、土密樹這些生長迅速而且健康的本土樹種,卻也在颱風強襲之下,應聲而倒。
看來颱風對待本土與外來物種是沒有差別待遇的。
見到園區植物東倒西歪的慘狀,忍不住也來到與鄰地交界的邊界上,關心鄰居的災情,這邊主要是種植麻竹,採收麻竹筍。眼前所見,高大的竹子倒的倒、折的折,剛巧遇見巡園的鄰居,直搖頭說這回風真的很大,麻竹被吹倒了一大片。
達可只能表達慰問,也不好細問,不過心中倒是思索著,竹筍採收的是地下新冒出來的筍頭,雖然竹子被摧折,會不會因此刺激發芽,反而讓今年冬筍大豐收呢?
每回颱風肆虐之後,蘿蔔坑的樹木難免有損傷,但也有因此受益的樹木,例如守護小屋的五葉松-屋畔松,原本枝幹上有些宿存的乾枯松針,夾雜在翠綠之間,總覺破壞美感。而在颱風之後,竟被清理得容光煥發,翠綠如新,像是洗過一場舒服的三溫暖一般。
颱風對這片土地上的萬物是一種嚴格的試煉,汰弱擇強,適者生存。恭喜所有通過這次測驗的植物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