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樹木蓊鬱的山區,陰暗潮濕的林下,陽光難以穿透樹冠以降的層層枝葉,為地面的植物提供催化光合作用的動能。但仍然有一些綠色植物,調適出適應幽暗環境的能力,在森林的庇蔭下,保有生存的一席之地。蕨類是個中翹楚,台灣的森林下層有相當多樣精彩的蕨類植物,其中有許多大型蕨類,不僅體型過人,體態也丰姿綽約,令人無法漠視。觀音座蓮就是在低海拔山區陰暗林下,一種相當特別的大型蕨類植物。
觀音座蓮這令人幾乎要頂禮膜拜的名字從何而來?顧名思義,它的基部長得像觀世音菩薩足下的蓮座一般。而這樣特殊的型態,是因為它每一片羽狀複葉的葉柄基部都有兩片肥厚的托葉。
在葉芽萌發前,托葉閉合如未開的河蚌,而當蜷曲的葉子芽動時,托葉便會被撐開,碩大的羽葉隨之抬頭伸展。
等到葉子乾枯掉落之時,這些木質化的拖葉並不會跟著脫落,反而繼續宿存在塊莖上面,由中心逐次向外推展。隨著年齡日長,這由層層木質化的托葉排列而成的塊莖,看起來就像觀音的蓮座一樣了。
大約在2007年左右,有位喜愛拈花惹草,家中種滿各色仙人掌、蘭花、蕨類的好朋友,提及他的朋友有塊山,開墾時挖出不少觀音座蓮的植株,他把這些珍貴的蕨類全收購下來,問我要不要也種幾棵。若是平常,我是不會去買山採的植物,因為這恐怕會助長盜採野生植物的風氣。可是這些觀音座蓮既然是土地開發下的受害者,想一想,就隨緣收留其中幾株吧!
所以三棵觀音座蓮便來到達可家的露台,由於它的葉子可以長到2公尺以上,長大後會相當占空間,又不耐日照,陽光太強,葉子容易枯萎。因此在空間有限的露台上,很難安排適宜的容身之地。假植一段時間之後,最終還是得移植到蘿蔔坑。
蘿蔔坑附近有森林繁茂的溪谷,那兒想必是蕨類的天堂。然而溪谷上方的山稜上,樹木被砍伐殆盡的蘿蔔田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所以在蘿蔔坑重生之初,蕨類絕對不會是達可考慮的菜。只是,什麼時候遇到有緣的植物,真的是無法預料。當這些觀音座蓮已經大到不得不移植到蘿蔔坑時,位置的選擇就是門大學問了。偏偏達可就是缺乏這方面的學問,不得已,只好一棵一棵地嘗試錯誤。
首先,考量觀音座蓮喜歡生活在林下幽暗的環境,放眼蘿蔔坑,最大一棵樹應該要算南邊界上那棵前人留下的老油桐了,於是在2010年,第一棵觀音座蓮便落腳在它的庇蔭之下。這兒的環境夠陰暗,但是在這蠻陌邊疆,水管難及,所以遇到乾旱的時候,若疏於澆水,總會見到觀音座蓮原本高舉向天的葉片逐漸下垂、貼近地面,看似即將萎凋,可是只要天降甘霖,很快又會見到它的葉片挺舉而起。
原來在它的葉柄基部及小葉基部都有膨大的「葉枕」,這就是它調整葉子角度的機密了,若是水分夠,葉枕會膨大,葉片便會高舉,吸收樹葉縫隙間灑下的陽光。若是太久沒下雨,葉枕脫水萎縮,葉片便會下垂,以減少蒸散面積。當然,若是乾旱太久,老葉便會依次脫落,保留新葉以及蜷曲的葉芽,苦候下一場及時雨。
一號觀音座蓮看似已經適應蘿蔔坑的環境,安家落戶。
於是在2011年初,二號觀音座蓮也進駐蘿蔔坑,它的家選擇在離一號不遠的青剛櫟旁,原先的規劃是讓青剛櫟幫它擋住從早上到中午的烈日,所以並未完全種在樹冠下方,想讓它每天午後還能短暫享用西斜的陽光。沒想到觀音座蓮真如吸血鬼一樣懼光,種下之後,葉子被曬得由綠轉黃,而且全都低垂至地面,一度令人憂心它的生命安危。
幸好旁邊的青剛櫟弟兄長得快,枝葉很快伸展到它的頭頂上,像隻大手般為它遮去更多陽光,加上雨季適時來臨,2號觀音座蓮這才恢復生機,化險為夷。
有了前兩次成功經驗,三號觀音座蓮繼續挑戰不同的環境。文獻上說松針會分泌忌避物質,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所以在松樹底下,往往是鋪滿厚厚的松針,能夠生長的植物卻只有零星幾希。 達可很想知道,天生喜愛生長在別人腳下的觀音座蓮,會不會有特殊的能力,化解松樹對它的敵意呢?
於是在2012年初,三號觀音座蓮也來到蘿蔔坑北邊界的五葉松腳下。這兒的環境又比2號更嚴苛了,除了松針忌避物質的威脅之外,松樹的針葉透光性較高,附近的環境也較開闊,使得它承受的日照是三棵觀音座蓮當中最強的,而一度,它的情況看來也是三者中最不樂觀。
幸好一旁離水龍頭近,在勤於澆水,偶而還幫它清除塊莖上覆蓋松針的呵護下,經過一年時間,倒也逐漸恢復健康,展現生機。
蘇利颱風的強襲,讓三棵觀音座蓮的葉子全都扭向一邊,成了半邊蓮,我想它們應該很快會用新葉來圓滿自己。而隨著蘿蔔坑的森林日益繁茂,相信三棵觀音座蓮一定會長得愈來愈好,
畢竟,這兒原本就曾是蕨類的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