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的都市小孩而言,雞母蟲這名字或許比較陌生。但是若提到鍬形蟲,小男生們的眼睛可就亮起來了。沒錯,雞母蟲就是鍬形蟲和金龜子這一類甲蟲的幼蟲,肥肥胖胖的,羽化之前的終齡幼蟲甚至比大人的小指頭還粗,白色或乳黃色軟綿綿的軀體,在土裏頭蠕動著,看起來像…一隻超大型的蛆。
對於怕蟲的人而言,看到這裏大概就想像不下去了。其實小時候雞母蟲給我的印象也不是很好,還記得在鄉下念小學時,校園偏僻的角落有一個垃圾坑,那時候雖然沒有做垃圾分類,還好塑膠袋不像現在用得那麼氾濫,所以垃圾坑裏面大多是落葉、果皮紙屑等等,堆久了,就變成腐熟的堆肥。當堆肥坑快滿的時候,學校的工友會放把火把表面的垃圾燒一燒,然後找高年級的同學把裏頭的腐植質挖出來。對於挖出來的腐植質如何處理,是否拿去當肥料?我已經不太記得了,記得最清楚的,反而是挖出來的土壤裏頭,那一隻隻又肥又大的雞母蟲。混合著垃圾坑腐敗的氣味以及嗆鼻的煙味,構成了腦海裏對雞母蟲的深刻記憶,用兩個字形容的話,那就是…噁心。
可是在當時,並不知道牠就是金龜子和鍬形蟲的幼蟲,更不知道牠們所以會住在我們所鄙視的垃圾坑裏頭,其實是因為垃圾坑裏頭有許多的腐植質,而牠們,正是果皮落葉轉化成土壤的過程裏,不可或缺的分解者。
所以後來當我在蘿蔔坑的土地上挖掘植穴、或是在家裏的頂樓製作堆肥,再度與這些胖鄰居相逢時,心態上也就沒有那麼厭惡了,頂多只是將牠們丟到一旁的土地上,或是另一盆待分解的廚餘桶裏,請牠們另覓棲所。
四月初的一個週末,我和兩個小朋友在頂樓幫植物拔草換盆。正當我面對一盆長滿雜草的紫薇,幫它清除盆中的雜草時,不經意看到盆中有一團團的土塊,當時也沒細想,本能地就將土塊拿起來捏碎。讓自己嚇一跳的是,當土塊碎裂的那一剎那,裏頭竟然掉出一個黃色的東西來,是個蟲蛹,而且還會動。
仔細瞧瞧,原來盆子裏頭還有好幾個相同的土塊,有的已經破洞,有些則還保持完整。趕緊叫小朋友暫停手邊換盆的工作,一起來幫忙搜尋,最後總共從土裏頭找出七個蛹體,從已經化蛹失敗,看似被吸乾體液的木乃伊;到破一個小洞,可以看到裏頭不斷扭動身軀的終齡幼蟲;一直到外層土殼完整無缺的蛹體都有。觀察這些不同階段的蛹體,可以確定這是雞母蟲的蛹,至於到底是鍬形蟲或金龜子,其實我心中已經有譜。在咱們家頂樓,從來沒有見過鍬形蟲造訪,金龜子倒是不少,所以這些雞母蟲的未來式,昭然若揭。
妹妹對昆蟲一直很有興趣,有時當我對著電腦上的相片翻查圖鑑時,她也會在一旁幫忙翻書。這回看到土殼被我捏碎的蛹在地上扭動著身軀,不免擔憂地問我牠會不會死掉。
其實我也擔心啊,三人討論的結果,決定將牠養起來,一方面保護牠不受傷害,順便還可觀察牠羽化的過程。
妹妹很快下樓拿來了她們的昆蟲觀察盒,總共撿了三隻,一隻是破了一個洞,裏頭的雞母蟲尚未完全化蛹,一隻是被我不小心捏碎土殼的蛹,另外一隻則是完整的土蛹。
三隻雞母蟲就住在妹妹的書桌上,兩個禮拜過去了,有一天我們發現那個裸蛹的頭部和尾端開始變黑,有點擔心牠是不是發霉,可是從牠的活動力來看,應該不是。果然,隔天,牠就褪下一層皮,變成一隻金龜子了。不過這時候的金龜子還沒完成羽化,牠的肚子還維持著雞母蟲的乳白色,鞘翅也是軟的,呈現土黃色,在觀察盒裏頭靜靜地養精蓄銳。
又過一天,金龜子的肚子和外鞘全都變成閃耀金屬光澤的寶藍色,從圖鑑上辨識,可能是隻藍艷白點花金龜。
不過這隻金龜子的翅膀外露,一直收不起來,讓人看了有點擔心,所以趁著假日,和小朋友一起帶著牠重回頂樓。妹妹雖然很愛護牠,不過仍然不敢動手抓牠,因此拿著一根樹枝讓牠攀爬,再將牠放到構樹的葉子上
希望回到熟悉環境的牠,能夠做一隻快樂的金龜子。
而昆蟲盒裏頭的另兩隻蛹也繼續悄悄變化著。能夠觀察到金龜子變態的過程,對小朋友真是很難得的經驗,咱們家妹妹可已經立志要念昆蟲系了呢!祝福她美夢成真。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