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03 08:52:12| 人氣3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Lost In Communication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溝通將會是人類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

今天在大學演講廳(被強制)參加日本刑法學者“西原春夫”的講座,個半小時的日語,縱然有中文翻譯,仍像隔了層紗,另外澳大法學院教授向他發問請教,不知道是刻意迴避還是真的在文化交流上有阻隔,總是有點答非所問,如教授們所言,西原先生的刑法哲學是很抽象很深奧的。感覺有點像電影<迷失東京>(Lost In Translation)裡之情景,即使兩個小時都很漫長,唉!眾人皆醒我獨醉...

昨夜上夜校看了兩小時的葡語電影,沒字幕沒翻譯,經已元氣大傷。我想語言並非真正的問題,藝術可以無分國界,但文化壁壘倒是最大的障礙,那電影女主角凡遇男士皆深情擁吻,使我連誰是男主角都無法肯定;在似乎是勝利的氛圍中,演員的表情是那麼的木訥,我從來沒試過看電影看得如此失敗!

在一次葡文課上,老師問我們填履歷表或申請表最主要有幾項,同學回答:“nome(姓名),sexo(性別)…” “sexo? Precisamos?”(性別?需要嗎?) 正當同學們都感到困惑之際,她說:”Nao precisa proque os nossos nomes podem mostrar o sexo.”(不需要,因為看我們的名字就知道是男是女)不應該怪老師,因為葡國人名字(名詞)分陰陽,但中國人的名字......以前看過一篇外國短篇小說,就是說文化差異所鬧出的笑話,表面是笑話,但我想主人公被“欺騙感情”是很悲哀的。

在這個科學技術爆炸的年代,或許連翻方言都可以;在這個通訊設備十足的社會裡,你要跟嫦娥通電話也沒問題,諷刺的是,我們愈來愈不懂得溝通之道,各人有各人的王國,培養自私,讓自閉“痴肥”。

有沒有試過在一個熟悉的地方,跟一班跟你操共同母語的人在一起,而感覺卻很陌生,忽然以為自己變了聾啞人士,自己所言別人會錯意,別人所講的自己又不在意。除了文化,更重要的似乎是“同感”吧!為甚麼一些國際性社團卻不怕文化隔膜?大概因為有共同宗旨,他們有共同話題。
沒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也許會沒同感,然而這不是大多數,人類至少在幾個範疇中有感情交礇點:病痛,死亡,情愛......

沒法跟身邊的人好好溝通是一種無奈,一旦發覺與本來無所不談的朋友話不投機則更為悲哀。價值觀起變化是成長必經階段,加上各人有各人的生活圈子,各有各所懷抱的理想,若然好朋友之間還珍惜對方,共同點還剩下一個:大家都很“老土”,大家仍念舊。
原來只顧自己成長不難,幾個人一同成長卻不易,玩二人三足尚且有苦自知,都是步伐不一致所累的事。走在後頭的人不知道走前頭的人的風景,只聽到對方一個勁地講,而自己沒有回應的份兒,多沒趣。不能每次要人家停下來等你,別人也被慣性所牽。原來共同“進”是人之所願,共同“退”則是詛咒。誰人可以為對方犧牲絢麗的風光,誰人願為對方甘心跑得慢,放棄“應得”,誰就贏得知己好友(有點像中學時上體育課我們盛行“陪跑”那樣)。

中學老師在解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時跟我們說了一個“故事”,話說他有個無所不談的難得的知己,老師在出席那個朋友的婚宴時,面對這位像兄弟一樣親的人一時竟像吃了啞葯一樣,只好不斷祝酒不斷灌酒,並且鏡頭一轉就轉回了一班兄弟在天台促膝長談醉酒當歌的畫面。“沒有了。以後他要為他的家庭操心,已婚和未婚的人從此被圍牆相隔...”一個大男人以極度哀怨的眼神說出這句話,令我感到心寒,心寒人類感情的薄弱和淺窄,難道“天涯若比鄰”都是騙人的?不受環境所限或許是真的,可是生活背景不同以致完全失去“同感”,則絕對可以成為當事人感情轉淡的理由,除非...除非你跟著朋友的步伐,也去結婚嘛,別人談起子女時,你自己也一樣養一個嘛!這是我們當時“開解”老師之說話。

原來解讀再多的心理也好,懂得再多的溝通之道也罷,各人原有各人之生活,有時朋友在圈兒內,有時朋友在圈兒外。“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溝通和感情這回事,都是這般不可理喻。

2005/4/27
2005/4/28
2005/4/29



台長: 脆肉鯇
人氣(3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