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09 17:23:50| 人氣2,3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南紀之旅3-伊勢神宮2012.6.3

伊勢神宮

上午參觀過MIHO美術館,在信樂之鄉吃過午飯後,就逕往位於三重縣伊勢市的伊勢神宮出發。

伊勢神宮在日本神道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也因此在日語辭典裡頭,「神宮」指的就是伊勢神宮,祂的正式名稱就是「神宮」,不另加地名,但往往為了與其它神宮有所區別,才以伊勢神宮稱之,為了表示對祂的敬愛與尊崇,也有人暱稱祂為「お伊勢さん」或「大神宮さん」。

伊勢神宮主要由內宮(又稱皇大神宮)與外宮(又稱豊受大神宮)所構成。內宮祭祀天照大神,外宮祭祀豊受大神,自古以來天照大神被尊奉為皇室氏神,直到中世紀隨著朝廷衰微,伊勢神宮才從皇室專屬之氏神,轉變為鎮守全日本之大神,而為武士所崇敬,在神佛習合之教說中,為神道側最高位的神祇。

明治時期將其定為國家神道頂點之神社,Ⅱ大戰後改為「宗教法人神社本廳」,是全國八萬神社之本宗,是日本神道之信仰中心,身為日本人都期待著能在有生之年得以到伊勢神宮去參拜一次。

要想瞭解伊勢神宮為何會在日本人心目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能要先從日本神話和神道說起。

日本列島四面環海,島上山川平原地形多姿多態,加以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這樣的地理環境與氣候因素,對日本人的神靈觀和自然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們的祖先認為那些超越人類智慧,賜與人類巨大恩惠的所有自然界的物質中都存在著靈性,都有神的存在,也就是他們所謂的八百萬諸神(やおよろずの神),因而對自然界一直懷著敬畏與感謝之情。

久而久之,重視神、自然、人三者和諧共處的意識便逐漸形成,神道就是在這種神靈觀中自然發展起來,八百萬諸神為其信仰的對象,透過八百萬諸神而將人與自然連接在一起,這就是神道的信仰基礎。

天照大神在日本神話中雖是眾神之中心,但其形象並非像上帝一樣,具有全知全能之超然神力,祂只是將祥和之光普照眾生的八百萬諸神的象徵而已。

據《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所載:當渾沌初開之際,伊奘諾尊和伊奘冉尊這一對夫婦神生出了許多日本國土和山野河海諸神,最後生出的三個神是高貴的天照大神、月讀神和素盞鳴尊。

三個神各有所司,天照大神統治名叫高天原的天上,月讀神統治夜晚,素盞鳴尊統治大海。不料,素盞鳴尊難耐大海的枯寂,來到高天原對天照大神多所騷擾,使得天照大神憤而躲到天岩洞裡頭。

結果,天地間變得一片漆黑,天下為之大亂。於是八百萬諸神齊聚於高天原商討對策,祂們製作一面八咫鏡,放到天岩洞前,並跳起「神樂」的舞蹈,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天照大神深受感動,走出了天岩洞,和煦之光又重新普照大地,天地間又恢復了和諧和生機。

為此,素盞鳴尊被流放到出雲地方(位於現今的島根縣),自此改過自新,不但殺死了為害鄉里的八頭大蛇,從其尾部得到了聖劍──八叢雲劍,並將此劍獻給天照大神,祂的子孫大國主神也以出雲為中心,統一了地上諸域,建立了名為葦原中國的國家,此即為日本最早的國名。

天照大神為了將葦原中國建立成更美好的國家,決定派遣天孫瓊瓊杵尊帶著三件寶物和天上的稻種「聖田稻穗」,從高天原降臨到日向的高千穗(位於九州宮崎縣),令其統治葦原中國。瓊瓊杵尊在高千穗建築宮殿,奠定了日本國的基礎,他的第三代子孫名叫神日本磐余彥尊,再從九州出發,經過一番征戰,兼併群雄,一路來到本州中部大和地區的橿原(即今奈良縣),並在此建都即位,創建了日本國,他就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

象徵皇位繼承的三件寶物又稱為三種神器,分別是神鏡──八咫鏡、神劍──天叢雲劍、神飾──八阪瓊曲玉。據神道所言,鏡子可以映現所有東西的形狀,代表正直,劍代表勇氣,飾物則代表慈善。

據《日本書紀》所載,天孫降臨之際,天照大神曾詔:「視此寶鏡當猶視吾,可以同床共殿,以為齋鏡。」因而,八咫鏡迄今一直被當成天照大神之化身,被供奉在伊勢神宮的內宮裡頭。據傳天叢雲劍曾被供奉在愛知縣名古屋市的熱田神宮,但《平家物語》則述說該劍己在壇之浦之戰隨安德天皇沉入海底。至於神飾八阪瓊曲玉,聽說被安置於皇宮,成為天皇繼位之信物。

自第一代神武天皇起,天照大神一直都被供奉在古都大和(即今奈良)的皇宮內,直到第十代崇神天皇畏懼神威,而將之遷出別祭。第十一代垂仁天皇命皇女倭姬命去尋找最適合祭祀的所在。倭姬命從大和出發,經近江、美濃來到伊勢,天照大神詔曰:「是神風伊勢國,此乃魚米之鄉,欲居是國。」倭姬命於是在垂仁天皇26年在現今五十鈴川畔建立了永久祭祀天照大神的內宮,又稱皇大神宮,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了。

外宮又稱豊受大神宮,祭祀的是豊受大神,祂是司掌天照大神膳食之神,也是稻米生產與衣食住諸產業的守護神,創建於雄略天皇22年,距今約1500年。外宮與內宮相距有數公里之遙,建築形式與內宮相同,只是規模略小。

神宮建築的取材是芳香的檜木,屋頂上蓋的是萱草,建築形式是神道建物中最純粹最樸素,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木造建築形式。

以如此單純的建材,而能蓋出如此完美莊嚴,且與其結構如此相融的建築,真的是神乎其技,堪稱是世界之冠,這種建築形式到底出自那個年代,最早的工匠又是誰?已無可考,這也難怪德國名建築家布爾納、塔烏德會說:「或許是從天而降之神工鬼斧的巧作!」。

日本神社建築獨有的形式是屋頂上的千木(ちぎ)與鰹木(かつおぎ)。千木是在屋頂兩端互相交叉的木頭;鰹木是屋頂上與屋脊成垂直並排,且平行的木頭。千木與鰹木或許有補強建物之用,原本是裝設在上流階級的宅邸,慢慢才變成為神社建築的象徵。

可見,屋頂上有千木鰹木的寺社,一定是神社,至於鳥居可就不一定,因為有些佛寺也立有鳥居。從千木尖端的削向,可以看出神社供奉的是男神或是女神。如果是外削(尖端削成與地面垂直),祭祀的一定是男神;如果是內削(削成與地面成水平),那一定就是女神。伊勢神宮的千木是內削,顯然祭祀的天照大神是女神。至於鰹木的數目二~十根不等,奇數是男神,偶數是女神。

「式年遷宮」是伊勢神宮的另一特色。每隔20年,伊勢神宮都會依照原型進行重建,並將天照大神用了二十年的衣物武具等寶物也一併重新製作,這個儀式就叫「神宮式年遷宮」。之所以要大費周章進行重建,除了考慮到社殿清淨莊嚴,以及掘立柱建築方式的耐用年度,主要還是希望能將2000年前的唯一神明造建築技術與傳統工藝,藉著不斷的重建,而能超越時空,繼續被傳承下來。日本為保留傳統文化所做的努力,堪稱是舉世無雙。

式年遷宮始於第四十一代持統天皇,約是1300多年的七世紀後半葉,直到1993年已進行了61次。明年(2013年)將進行第62次式年遷宮,目前正在神殿旁預留的空地積極進行新殿的建造。重建後汰換的建材將分配給神宮內其他的社殿,以重複利用,全國八萬個神社也都翹首企盼,希望能分得一小片,當成聖物加以供奉。



為了確保式年遷宮所需之建材不虞匱乏,神宮周圍廣達5500公頃的森林被嚴格加以保護,俗稱神宮林。其中以內宮、外宮為中心,各有90公頃自建宮以來就嚴禁砍伐,其餘2500公頃屬於天然林,剩下部份是用於提供將來式年遷宮之用而不斷進行檜木植林之人工林。廣袤之林地不但維持五十鈴川河水的清澈,對於維護聖地之自然環境也大有幫助。

到神宮參拜,先去外宮再到內宮是古來的習慣,只可惜我們時間有限,只能選擇參拜內宮。入口處是一座大鳥居,走過鳥居就是架設於五十鈴川上的宇治橋。

宇治橋長100米,與神殿同樣每20年重建一次,是一座讓人印象深刻的純日本風格木橋,它將人們從世俗的世界引導進入莊嚴寧靜的聖境。過了橋就是茂密的森林,一棵棵筆直高聳的檜木撐起蔽天的林蔭,滌去了塵世的囂浮。

走了不多遠,就有一座手水舍,剛好緊臨著五十鈴川畔。自古以來到神宮參拜,都要在此行祓禊儀式,也就是以五十鈴川清淨的河水洗手漱口,以潔身淨心的祭禮。在5000公頃林地的涵濡下,五十鈴川清可見底,聖潔無比,對於參拜的人來說,在此行祓禊禮,是神道信仰難得的一種體驗。



   大鳥居


宇治橋


手水舍



五十鈴川畔








五十鈴川畔清澈見底

從宇治橋到正宮的參拜路線中段,有一座美侖美奐的內宮神樂殿,在此可以受理參拜者之祈禱請求,或式年遷宮的贊助事宜。過了神樂殿,再走一段參天古道,人也變得越渺小,隱約間已可看到正宮外頭的鳥居,內宮正宮的神殿就座落在鳥居後頭一、二十級石階的上頭,天照大神被供奉在由四重柵欄圍繞的最裡面的正殿中,一般人只能進入鳥居後頭的第一道門內,不可喧嘩,不准照相,只能輕步走過最外頭的神殿。



參天古木,濃蔭蔽天






扶輪社友及夫人們.歡樂一起出遊




拾級而上,參拜內宮正宮



古樸的內宮正宮








美輪美奐的神樂殿

神樂殿


別宮旁的神木

宮"風日祈宮"比較遠,要走過一道橋才能到對岸










宮"風日祈宮

神殿只是一座十來坪大的掘立柱式木屋,上頭蓋著厚厚的萱草,看上去就像日本鄉間隨處可見的古樸民舍,比我想像中的瓊樓玉宇,真有天差地別。不覺中讓我想起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神宮雖然看起來不很起眼,山不高,水不深,但隱約間卻可受到一股忠貞不貳、堅苦卓絕的精神,單單這股靈光,就足以讓它馨香遠播了。

日本的皇室與中國的改朝換代不同,現今明仁天皇的血統,都還可以追溯到二千年前的初代神武天皇。儘管在鎌倉、室町、德川幕府的年代,皇權曾經旁落了八百年,但幕府將軍就算權力再大,即使已經成為實際的掌權者,也不曾有人篡位。到底是什麼力量使然,而能讓一間供奉著天照大神的小小草堂,經過千百年的時空轉變,還能屹立不搖,牢牢地繫住億萬的日本民心!

回程中我不斷地思索這個問題,直到過了宇治橋,我在大鳥居旁佇立片刻,才終於恍然大悟。我發現不少日本人走過鳥居後,會再轉過身來,必恭必敬地對著不遠處的神宮行禮致敬。我造訪過無數的日本神社,這種現象還是第一次看到。

據說,今年是日本建國的紀元第2672年,只是這種傳說已無據可考,比較接近史實的,應該是在西元三世紀末,神武天皇才帶領族人遠從南九州輾轉來到本州的大和地區(即今奈良),成立了大和朝廷,自此日本人就以大和民族自居,並在日本神話裡頭塑造了天照大神,成為大和民族的精神象徵,也就是所謂的大和魂(やまとだましい)。

一千多年來,日本雖然歷經不少外來文化的衝擊,但這股被稱為大和魂的文化主流始終屹立不搖,在它的消化吸收下,所有的次文化只能成為支流。長年來,大和魂根深蒂固地埋在日本人的心中,陪著他們走過歷史的驚濤駭浪;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到家國罄盡,僅剩一絲絲大和魂苟延殘存,但靠著這股油絲般的氣息,不出幾十年,又是一條活龍;東日本大地震,幾乎震碎了日本的五臟六腑,仍然靠著這股魂魄,全國幾乎沒有流下一滴淚,堅忍不拔地又活了過來。

種種歷史的殷鑒,能不讓他們的子民來到伊勢神宮參拜後,再又回過頭來向這股引以自傲的大和魂敬個禮?


轉個身再向神宮行禮致敬

內宮旁的托福橫丁(おかげ橫丁)遊客如織

 

















赤福名產

台長: Dr. Lin
人氣(2,3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日本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富士箱根伊豆之旅(一)東京灣上的海ほたる2010.11.10
此分類上一篇:日本南紀之旅2-MIHO美術館 2012.6.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