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請大家仔細讀一讀這則新聞:
2003.08.29 中時晚報
長子長女成就高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育兒專家格羅斯指出,長子或長女的事業成就通常會比他們的弟妹高,她以多位名人及其弟妹的成就作為例證,包括幾位美國太空人、半數美國總統和多位影視明星。
格羅斯寫了一本比較兄弟姊妹成就的書,書中研究顯示,長子或長女通常對自己有較高的要求,會訂立目標而不斷奮鬥,且更富責任感,意志也較為堅決。研究發現不少從事醫生、律師和工程師等職業的人都是長子或長女。排行最小的子女則勇於冒險,排中間的子女通常會扮演「和事佬」的角色。
美國總統布希和前總統柯林頓,以及太空人阿姆斯壯都是長子。在演藝界的例子更多,女星葛妮絲派特洛是好萊塢知名女演員,但她的弟弟只是名不經傳的電影監製。澳洲女歌手凱莉米洛以性感形象風靡樂壇,但同樣當歌手的妹妹丹妮則望塵莫及。《鐵達尼號》女主角凱特溫絲蕾在多部電影中擔綱演出,但小她三歲的妹妹一直都是演些小角色;球星貝克漢的妻子維多莉亞曾是「辣妹」合唱團成員,她的名字無人不曉,但她的妹妹只在英國經營一家小型時裝店。
搖滾樂「滾石」合唱團的主唱米克傑格到世界各地演唱,他的名字家喻戶曉;他的弟弟是一名吉他手,欣賞他演出的觀眾人數遠遠少於他的哥哥,而且大部分觀眾也是因為他是米克傑格的弟弟而來。
[阿國的評論]
有關「胎次」(parity)的研究,是個有趣的科學議題。但是這是一個在資料分析上不容易處理的問題,一不小心就會做出謬誤的結論。我思考這個問題很久了,看到這則新聞,終於有機會發表一下我自己的「洞見」(insight),用流行病學的思考辯證方式來挑戰一些積非成是的「成見」。
文中這位「育兒專家」的研究方法是否客觀公正而且經得起驗證,我們不太知道,但是就她「以多位名人及其弟妹的成就作為例證,包括幾位美國太空人、半數美國總統和多位影視明星…」來看,這個「長子或長女的事業成就通常會比他們的弟妹高」的結論,實在有點勉強。只舉出幾個例子(還不一定有嚴謹的因果推論),就能證明出什麼科學理論,那未免也太簡單了吧?!只提幾個最極端的例子,也許在發表演講、炒作新聞或是操作政治議題來鼓動群眾等方面有用,但在科學上是很難站得住腳的。在流行病學上,我們叫它「生態謬誤」(ecological fallacy),也就是把在群體層次上觀察到的現象,錯誤地推論到個人身上;反之亦然。
試想:一對夫婦只要能迸出一個籽兒,家裡就一定有老大;但是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老六老七老八老十二的吧?!所以不管在任何一個人類社會,胎次排行老大的一定是所有胎次中所佔比例最高的,不是嗎?尤其是六零年代人類發明了避孕方法後(真是個偉大的發明!),有偶的女人再也無須懷孕生產到四五十歲停經為止。因此每個家庭的總生育數目直線下降,出生是家裡頭胎的人佔整個人類社會的比例也越來越高。所以如果率爾把一些有成就的名人拿來做統計,很自然地就會發現長子長女的比例較高(而且越來越高),但是其實很可能是和整個社會的胎次分佈是一樣的啊!的確,頭胎的小孩所受到父母的照顧是很明顯和後面出生的小孩不同,但是隨著家庭經濟生活的改善,排行較後的孩子,反而更有經濟能力去接受更好的教育。影響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因素,小至天生的資質和脾氣、父母灌輸與個人自己形成的價值觀、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居住環境、學校教育,大到國家教育政策方向、大眾媒體良菰、社會風氣好壞、產業結構變化等等等等,何止萬端?說胎次能影響什麼,很容易跟其他因素的影響混雜不清的。也許有人學過幾年流病,說可以把胎次當作干擾因子(confounding)來分析,那不就好了嗎?嘿嘿,這可沒你想像那麼容易喔!要把胎次當作confounding來分析,除了要確定它是一個危險因子,還得要注意到它是不是跟我們要探討的變項互相獨立的呢!(隨便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家庭裡胎次後面的小孩,出生時母親的年齡一定是大於胎次在前的小孩,所以胎次是和出生時母親年齡有相關的。不要跟我抬槓說:那雙胞胎呢?他們出生時的母親年齡,不就一樣了嗎?我勒,雙胞胎很少見的啦!)不動大腦就把它丟進統計模式(statistical models)裡分析,是很容易犯下錯誤的。就算是毫無關係的一個變項拿來胡亂代入,也有很高的機會會發現這個其實是無關的東西,卻有干擾我們想探討的因果關係的現象。還有,不同胎次之間很可能是沒有線性關係的(我們不能說老二的某種「暴露」是老大的兩倍吧?!),所以也不能把胎次當作連續變項(continuous variable)來分析。更有趣的是:有老大才會有老二,有老二才會有老三…(這可不是廢話喔!),所以老二之所以為老二,是老大的出生所決定的啊!因此「胎次」也跟一般的「類別變項」(例如說人種可分為白人、黑人、黃種人)有些不同,它有「次序」的內涵在裡面。我不是學統計理論的,實在想不出來胎次的這個特殊性質會怎樣地影響統計分析的結果,有機會還要去請教高人。
好啦,「胎次」被我說得那麼複雜,那我們要拿胎次來做研究時,到底該要怎麼辦才好呢?如果是考慮它會不會是一個干擾因素,答案其實很簡單,就在任何一本流行病學課本裡:那就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分層分析』(stratification)。說穿了沒什麼,就跟拳擊、跆拳道、柔道等運動項目依體重分級一樣,老大跟老大們比、老二跟老二們比、老三跟老三們比…,最後再合在一起看,就知道胎次會不會干擾我們有興趣的因果關係了。同時還可以看看同樣的探討因素在不同的胎次裡的效應是否不同(用流病術語來說,就是探討胎次是否為effect modifier),這就是俗話說的「摸蛤仔兼洗褲」嘍。但是如果是考慮胎次對於某個東西(例如疾病)的影響時,那就要很小心很小心了,因為它實在是一個混雜了很多社會、經濟與生物因素的變項,調整了某個我們以為是干擾因素的其他變項後,很可能反而把胎次所產生的真正影響都掩蓋掉了。四年前我有一組同學學期報告做的研究是看胎次是否跟兒童的意外事故有關(他們的假設是:家裡有較年長的小孩,可能會增加年幼的小孩發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一來可能家裡孩子多爸媽會較忙,二來也有可能小的小孩會模仿大孩子的危險動作),結果他們什麼也找不到,上台報告時索性讓研究結果一片空白,我在台下還以為是他們的電腦檔案發生了問題呢!
你是老幾?這重要嗎?胎次是不能改變的,我們一出生就被決定了,所以「育兒專家」做這種研究,其實意義不大。如果你是老大的話,也不用看了這條新聞就洋洋得意,以為自己佔了上風;後天的努力、脾氣的磨練、創意的發揮,加上一點點的機運和朋友的幫忙與鼓勵等等,才是將來「有成就」的不二法門喔!而且就我所知,柯林頓好像是獨生子,他既是老大,也是老么。拿他來做例子說老大比較有成就,我這個身為老么的很不爽啦!以他做例子,怎麼不說老大就比較性好漁色呢?哈哈。同樣的,有人說醫師比較短命,這我也有意見啦!醫生不會比一般人短命的,因為醫生之所以成為醫生,他/她至少也要有個二十五六歲才開始當小住院醫師吧?!所以他能當到醫師,表示他已經逃過了二十五歲之前的種種死亡威脅,所以他的年齡加上用生命表算出來他的年齡層的平均餘命,是一定高於我們整個社會所有的人一出生時的平均餘命的。醫師的工作的確辛苦,壓力也大,但是不要忘了:有很多勞動的工作比醫師還要辛苦許多、也危險許多(待遇卻低得多)。醫師享受很高的社會經濟地位,也容易取得醫療服務的資源,實在沒理由比一般人短命的啦!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