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8.05.19
權威研究:懷孕婦女使用手機 危及嬰兒
中央社
根據權威性的研究結果顯示,婦女懷孕期間使用手機,生下的小孩更可能出現行為不良問題。據英國「獨立報」報導,這項針對一萬三千多名兒童的大規模研究,發現懷孕婦女每天使用手機僅兩、三次,就足以升高嬰兒於達到學齡前出現過動以及行為、情緒和關係障礙的風險。
研究顯示,如果兒童本身於七歲前也使用手機,則出現前述障礙的機率將更高。
報導稱,這是首樁這類研究,其結果令進行此一研究的頂尖科學家感到意外。但他們認同俄羅斯官方輻射監督機構發出的警告,即手機構成的危險「相較於香菸或酒精對兒童健康的風險,不會低很多」。
這項在洛杉磯加州大學和丹麥阿胡斯市進行的研究結果,預定刊登在七月號美國「流行病學」期刊,且將具有重要份量,因為其中一位研究報告作者一向質疑手機對健康構成風險的說法。
洛杉磯加大教授凱費茲於三年半前撰文指出,針對手機使用者的研究結果,「迄無一致証據顯示,暴露在無線射頻場域與任何不利健康效應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凱費茲是「國際非離子化輻射保護委員會」成員,該委員會制定手機指導綱領。
研究人員詢問一九九零年代末期在丹麥出生的一萬三千一百五十九名兒童的母親,包括懷孕期間使用手機、小孩使用手機情形以及小孩到七歲以前行為等。由於這些小孩出生時,手機尚未普及,因此約有半數母親不常或根本未使用手機,而得以進行比較。
結果發現,使用手機的母親,生下小孩出現行為問題的機率高出百分之五十四,且其機率伴隨潛在暴露輻射量增加而升高。當小孩本身其後也使用手機時,則出現行為障礙機率高出百分之八十。這些小孩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增加二成五、與同儕關係發生問題機率高出三成四、過動機率高出三成五以及行為不良機率高出四成九。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結果「令人意外」,他們未知悉會導致此結果的任何生物學機制。但當他們試圖將其他因素納入解釋時,諸如懷孕期間吸菸、家族精神病史或社經地位等,結果發現與手機使用的關連更強大。
研究人員又說,也許有尚未進行檢驗的其他可能解釋,例如使用手機較頻繁的母親,或許較疏於照顧子女等。研究人員也強調指出,此結果「應審慎詮釋」,並進一步研究確認。但他們作結論表示,「若果真如此,則勢必會有重大公共衛生意義」。
紐約西奈山醫學院及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米爾翰上週表示,他毫不懷疑這項研究結果的真實性。米爾翰是這類領域的研究先驅之一,他指出,加拿大科學家最近針對暴露於類似輻射下懷孕老鼠的研究,發現生下的幼鼠腦部出現結構性改變。
報導引述俄羅斯非離子化輻射保護國家委員會表示,應該限制懷孕婦女和小孩使用手機。它認定小孩使用手機可能出現的短期影響包括「記憶障礙、注意力低落、學習和認知能力下滑、更容易動怒」,長期危險包括「沮喪症狀」和「腦部神經結構退化」等。
[我的評論]
先說明一下,文中所謂的「非離子化輻射」應該是翻譯做「非游離輻射」比較統一,意思就是波長較長、能量較低,並無法使受到照射的原子或分子游離出電子而帶電的電磁波,包括了紅橙黃綠等可見光與通訊、廣播、電視用的無線電波等,當然也包括了手機收發話所放出的電磁波。
純就學術的角度來看,這篇研究值得重視,或許懷孕婦女是應該要改變手機的使用習慣了。北歐幾個國家人口都不多(瑞典、挪威、芬蘭與丹麥),但是一來這些社會都相對富有、二來政府對於公共衛生研究投資也比較多,因此比較有機會做整個人口群的研究。這個研究的設計是長期追蹤研究,發生誤差(bias)的機率比其他研究設計小一點(至少可以一路密切追查這群人問他們手機的使用狀況,而不是家裡有人得病了,再要他們「回想」手機的使用狀況,這時有病的那一組人就很可能會自己不由自主地「放大」自己或家人的手機使用頻率),而且這個研究從出生一直追蹤到學齡,兒童心智障礙方面的問題都已經可以確切做臨床診斷了,因此這個研究的暴露(手機電磁波)與發病情況(兒童心智、情緒障礙等病)測量的準確度都會比較好。
只是報導中提出的「加拿大科學家最近針對暴露於類似輻射下懷孕老鼠的研究,發現生下的幼鼠腦部出現結構性改變」,似乎有點籠統,老鼠身上的研究結果也未必能夠完全橫推到人的身上,很多(甚至應該說大多數的)人類精神疾病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腦部結構改變(老人癡呆症與狂牛症是少數的例外,只是他們也不是純粹的「精神疾病」就是了,算是神經內科的範圍),所以聳動的這部分聽聽就算了,無須過份放大解讀。
阿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