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11 12:11:46| 人氣2,3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揭開心理諮商的神秘面紗(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習諮商像找到回家的路。」
~吳麗娟(寫於「生命的禮物」一書之前的推薦文)

【回家 vs. 迷路】

不少的諮商員將心理諮商的歷程以「回家」的影像作類比,吳麗娟教授在「生命的禮物」一書推薦文中說到:「因為我深深覺得不管是什麼諮商學派,都在幫助案主回家─回到他心靈上的家,學習和自己做真實的接觸。」這個影像也似乎說明了張老師出版社在出版家庭治療宗師薩爾瓦多‧米紐慶(Salvador Minuchin)「家庭療癒」(Family Healing: Tales of hope and renewal from family therapy)一書時,改採「回家」作為其中文版的書名。

「回家」這個影像如同一個異鄉的遊子,在外多年,有朝一日功成名就決定返回家鄉光耀門楣,那知回到家鄉時,竟找不到來時路,迷失了方向。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有個路人好心地引領他回到自己的家,這才化解了他內心一陣的尷尬。將此影像放入心理諮商的脈絡中,路人可以被解讀為諮商員,而遊子正是來談者,引人回家是心理諮商的歷程。

相對於「回家」一詞,「迷路」是心理諮商中另一個類比的影像。只是當人們一聽到「迷路」時,多少會有些不自在的神情。李黑妮曾在「傾聽孩子內心的風暴」一書中記載著她姪女李韻所說的一段故事:

「一個小孩和一群小朋友去一個廢棄的採石場玩,採石場對面是個大森林,小孩子玩著玩著和大家走失並迷了路。天漸漸黑了,他害怕地坐在地上哭了起來。不久之後,他聽見有人在吹口哨,他順著聲音和慢慢出現的火光走了過去,看見一個人正在吹一個用樹梢做的口哨。」

「看見小孩走過來,這個人停下來說:我準備回鎮上,你要是願意的話,我們明早一起走怎麼樣?小孩很高興地點點頭,和這個人一起在火堆旁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們唱著歌兒回到鎮上。」

「多年之後,小孩成了一個作家,自己小時候迷路又被人送回的這段往事給了他很大的影響。他非常感激那個人和他那一晚的口哨,因為那個人自始至終不提『迷路』兩個字。」

在以上的故事中,迷路的小孩已經感覺非常丟臉,甚至是在當下的他,經歷到極度的害怕。而吹口哨的人不曾說小孩是個「壞小孩」,也不指責他到處亂跑害父母擔心之類的話,他所做的只是陪在小孩的身邊,邀請小孩隔天一早回到鎮上,吹口哨的人所帶來的是安心與平靜,而小孩也感受到對方的平安,漸漸地也就不害怕了。以致於當小孩長大時,印象深刻的仍然是過去迷路的經驗,但吹口哨的人絕口不提「迷路」二字。

許多來談者就像是故事中的小孩,即使面臨人生的困境,也許有憂鬱症、或許是面臨家庭裡極大的危機等,他們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的指責與批評,說他們神經有問題。甚至他們不喜歡醫生所給的標籤,如:「邊緣性人格疾患」、「憂鬱性疾患」等。他們所希望的是有個如同故事中吹口哨的人一般,靠著火堆旁睡一夜,隔天唱著歌兒回鎮上。

【母親與兒子】

這就讓我想到有一位母親因為兒子的不適當行為而尋求我的協助,事件的起因是有一天中午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由於學校下午不上課而提早回家,這位母親就到外頭買了孩子最喜歡吃的咖哩雞飯。甫一踏進家門,看到兒子正聚精會神地坐在電視機前玩PSII,心中就有幾許的不耐。但心中隨即轉念,希望手中捧的咖哩雞飯可以吸引孩子的目光。

然而孩子對於母親的一舉一動絲毫沒有感應,反倒是電動玩得更加起勁,雙腳還不時地踏著客廳的地板以慶賀自己的過關。這時的母親則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大聲叱責地說:「都什麼時間了,到底要不要吃飯,不吃飯就拉倒好了!」兒子被母親突如其來的吼叫聲所驚嚇到,就哭了出來,兩個人都情緒不好地過了一天。

幾天後,這位母親就問我面對這樣的情景該如何處置?其實我心中微微感受到她對我專業上的挑戰,於是我拋開了她對孩子叱責這件事對錯的想法,單純地邀請她回溯時光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刻,她會期待父母親如何協助她吃中飯?她不假思索地說:「那當然是希望父母親以溫柔、委婉的態度來幫助我吃中飯!」這句話她說得鏗鏘有力,聽在我的耳裡,彷彿是預告得勝的號角聲。

接著我就請她將這兩件事串連起來,我問她:「現在妳有什麼新的想法和感覺?」這時她的臉色就像是卡通「櫻桃小丸子」一樣,似乎有三條汗水由臉上垂下來,剎那間她明瞭過去的她是期待父母親以溫柔的態度來對待她,然而曾幾何時,身為父母的她竟用當初她所不喜歡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兒子,這之中的矛盾足以讓她陷入一陣尷尬之中,同時也確立了她對我專業的認同。

這一個例子也正說明了,我們有時候並不是與真實的自己有所接觸,透過「時光旅程問話」,我一方面避開了為來談者下是非對錯的判斷,另一方面,我協助這位母親與真實的自己接觸。如果我一開始就告訴這位母親的管教方法出錯,或是走迷了,那結果肯定是360度大轉彎,不僅她對我不再信任,同時也對我的專業大打折扣。

之後,我們就一起討論孩子可能接受的「話術」,這位母親就喜孜孜地回家去面對自己的兒子。隔沒幾日,她來到諮商室告訴我,那些我們討論出來的「溫柔話術」頗為見效,兒子不再對母親的一些舉動視若無睹,反倒有更為正向的互動。

【一個故事:母職的召命】

同時,我也向這位母親分享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是載於理查‧傅士德牧師(Richard J. Foster)所著「屬靈傳統禮讚」(Streams of living water)一書。其中描繪了一位擁有無與倫比耐心的婦人,名為素珊娜‧衛斯里(Susanna Wesley;1669~1742)。對她而言,母親是個重要的身分,並且以母職為「召命」(vocatio),在結婚後的20年內,生養了19名子女,其中有9名子女未能活過襁褓期。剩下的10名兒女,她都親身照顧。有一次她的丈夫觀察她對孩子們的教學,他聽到她重複了同一項資料達20次之多。她丈夫嘖嘖稱奇,並對素珊娜的耐心感到不可思議。素珊娜對丈夫說到:「若我在第19次便感到滿意,那必會前功盡廢。因為就是第20次才帶出功效來。」

這位母親聽完我所陳述的歷史故事,眼中微泛淚光,感嘆地說:「原來真有這樣的母親存在過世界上!」當這位母親的心被打開之後,我所說的故事就成了她的榜樣,以後面臨到自己的兒子又不聽話時,她就會先想想自己母職的召命,之後再想到素珊娜的榜樣,她就覺得自己的耐心可以再多一些,也不會強加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孩子行為於兒子身上。

【開啟空間的問話】

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和金恩‧康姆斯(Gene Combs)在「敘事治療法」(Narrative Therap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ies)一書中將問話區分為五種:(1)解構式問話、(2)開啟空間的問話、(3)較喜歡的選擇的問話、(4)發展故事的問話、(5)意義性問話。而「時光旅程問話法」是根據其中的「開啟空間的問話」發展出來,透過「不同的時間架構」,引導來談者回溯過去,或回到未來,一方面避免了諮商員可能先入為主的想法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另一方面,更能涵括來談者生活中的各個面向。

如同吉兒在該書中所分享的,她的祖父有著光榮的一生,16歲時逃過東歐的大屠殺,身上帶著些許的金錢和親近的家人來到美國。他在商業上的成就非凡,擁有63年美好的婚姻,時常四處旅行及自我學習。政治上也很積極,與家人和朋友都有親密的關係。然而吉兒的祖父在最後臨終時是在安養院度過,失去健康,幾乎沒有自己私人的物品,並且深受痛苦的意識不清所折磨。吉兒進一步的分享到:「我在那幾年去探望他時,想到他早年的形像,就令我感到震撼,兩者的對比使我甚為苦惱。」

吉兒所擁有的感覺也正是我現階段所經歷到的,看著76歲的父親年華逐漸老去,過去的剛毅性格與現今生活上處處需人照顧產生極大的對比,也讓我自己重新學習認識我的父親,重新調整身為人子的我該扮演如何的角色。因此認識一個人不是僅止於此時此刻,更是涵括了過去與未來,這樣的心理諮商才會讓諮商員與來談者有真實的相會。

當空間的問話開啟之後,真正的「同理心」才會發生,諮商員不會想當然爾地判斷來談者的處境,而「對比」的力量也會促使來談者檢視自己生活的全貌,並統整自己的各個生活面向。於此同時,新的故事也會開展,過往的歷史事蹟不再被當成是陳年往事,而成了一幕幕活的故事內化到我們的心中,我所向那位母親說的素珊娜故事,也就成了她新的「典範」。

【心靈的家】

因此心理諮商不僅僅是來談者尋覓自己心靈的家,對諮商員而言,造訪自己心靈的家更是時時必要的功課。家庭治療師米紐慶在「回家」一書中的開頭,侃侃而談自己的家庭,從小生活在阿根廷鄉下的小型猶太人村落,家裡稍有所成,但當經濟大蕭條席捲而來之時,家裡的生意一落千丈,必須仰靠伯父帕伯洛的支援,米紐慶對於此現象一直不滿。

他對自己父親的觀感是慈祥、公正但有距離感的人,母親則是保護、約束和始終陪伴孩子的人。隨著年紀漸長,米紐慶的父親以高齡75歲過世,母親度過了孀居的歲月15年,原本的母親是奉獻自己以成就父親的生命,因此極其傷心。漸漸地,米紐慶的母親跨步而出,承接了父親以前的工作,反而做得更好。

在這一切事之後,米紐慶對自己的認識是:「從人生的最初階段開始,我就帶著責任、領導、人類相互依賴以及強烈追求真理的感覺─從我童年生活中的猶太人復國運動到政治犯、少數民族及窮人。」這一些的認識也同時開啟了米紐慶在家庭治療的新頁,同時也引領其到了心靈的家。

有很多人以為心靈的家很遠,其實不過是天涯只呎!

延伸閱讀:
1.歐文‧亞隆(2002)、易之新譯(2002):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

2.薩爾瓦多‧米紐慶、麥克‧尼可(1992)、劉瓊瑛等譯(2002):回家-結構派大師說家庭治療的故事。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3.李黑妮(2000):傾聽孩子內心的風暴。台北:上游出版社。

4.理查‧傅士德(1998)、袁達志譯(2001):屬靈傳統禮讚。香港:天道出版社。

5.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1996)、易之新譯(2002):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台長: 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人氣(2,3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身心安頓 |
此分類下一篇:壓力啟示錄:放鬆、靜謐、定位
此分類上一篇:揭開心理諮商的神秘面紗(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