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31 18:05:11| 人氣3,141|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饒恕】化悲為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化悲為愛】

7月13日搭捷運時,順手拿了Upaper捷運報,映入眼簾的新聞標題是:「愛子墜機死,父母不記恨,化悲為愛!」22歲美籍青年艾瑞克(Eric Hope)兩年前接受金車基金會徵召,來到台灣花蓮玉里鄉擔任史懷哲英語教師。原本他預計八月返美,卻很不幸地於上個月搭輕航機,與機師陳俊榮一起墜毀於台東。

霍普夫婦來到台灣參加愛子的追思,沒有一般社會新聞所看到的追打肇事者情形,他們反倒過來希望透過教會的力量,幫助陳俊榮的遺孀,26歲的越南籍妻子裴氏絨及8個月大的幼兒移民美國。

乍看此新聞時,感觸良多。因為這其中牽涉到基督教很核心的一個議題:饒恕(forgiveness)。霍普夫婦該是極為悲傷的人,但他們並未讓仇恨佔據心頭,反說:“If there were no clouds, we should not enjoy the sun.”(「若沒有烏雲,我們將不懂得享受陽光。」)信仰讓他們不去責難肇事者家屬,以同理的角度看待對方也失去了摯愛的親人。

【盡力饒恕】

羅伯特‧哈維(Robert W. Harvey)與大衛‧貝內爾(David G. Benner)在《怎能饒恕》一書中,透過聖經闡明饒恕的真意。同時,他們也提出策略性牧養輔導的架構,以幫助教牧輔導員進行饒恕的輔導。

但對某些人而言,饒恕是件嗤之以鼻的一件事,畢竟饒恕是個費力的過程。當個人悲傷未能緩解、傷痛未能獲得公義對待,又要受傷之人原諒加害之人,確實是極其費力的事。因此當門徒彼得問耶穌:「主耶穌,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到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卻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18章21-22節)

饒恕的次數或許不是重點,而是在於當人得罪我時,總要盡力饒恕對方。這樣聽來,饒恕是門很難學習的功課。然而,饒恕對於基督徒而言卻是極其美好的特質。許多動人的故事,皆因為饒恕而成了美麗的見證。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 於《另一世界的傳言》書中記錄了一則難以置信的故事,在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一次聽證會上,有名布瑞克的警察自承夥同其他警員射殺一位18歲的男孩,甚至以烤肉的方式,燒了男孩的屍身。8年後,布瑞克重回舊地,緝拿了男孩的父親,並且強迫其妻眼睜睜地看自己丈夫被活活燒死。

當老婦人被法官詢問:「您想要從布瑞克先生得到什麼?」她只是希望布瑞克帶其去丈夫葬身之處,為自己的先生掘土立墳。之後,老婦人多了一個要求:「布瑞克先生奪走我一家人的性命,但是我還是有很多愛可以付出。我希望他每個月有兩次,來貧民區跟我共度一天,讓我作他的母親。我也希望布瑞克先生知道,上帝已經赦免他,所以我也已經原諒他。我願意擁抱他,讓他知道我的原諒是真的。」(頁262)當老婦人說完,法庭之內自然而然唱起《奇異恩典》的詩歌,布瑞克因心情激動不能自已的昏厥。

【轉型正義】

當羅伯特‧哈維與大衛‧貝內爾在論述饒恕時,就已深知饒恕的困難,因而先論饒恕的重要、饒恕的可能及饒恕的必要。最後,他們才觸及令人尷尬的議題。正如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創立的宗旨,尋求公平正義的對待,並無不可,但傷痕的癒合卻並不因此得以完全。除非,我們化悲為愛,透過饒恕經歷神的恩典,否則饒恕就是虛晃一招。最後,羅伯特‧哈維與大衛‧貝內爾藉由三個實際的案例,闡述如何運用策略性牧養輔導進行饒恕輔導。

近來,在台灣有關「轉型正義」的議題炒得沸沸揚揚,甚至連前南非大主教屠圖都被邀來分享其個人心得。我想,台灣本身內部的傷痕若是沒有以饒恕做為前提,只要遇有適當時機,外省人、本省人曾有的嫌隙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翻舊帳出來,彷彿沒有止盡的一刻。當有一天,我們不再分你我到底是芋頭或蕃薯時,或許饒恕就真正降臨在你我之間!

台長: 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無法沉默的貓
記得看過一本書好像是「饒恕才有未來」
其中提到要饒恕最關鍵的問題在於,
我們是否把「人」當成是上帝所看重的寶貝,
我們是否只著重在自己的感受,
把「我」看作最重要?
如果我們可以挪掉自己的情緒感受,
看見即使是傷害我們的人也是上帝所愛,
這樣要饒恕可能會容易些吧!
我相信這個功課很難,但值得努力。
2007-08-01 00:14:42
版主回應
的確,傷痛時我們肯定有許多不好的感受,如果我們可以不讓自己的感受凌駕於理智之上,饒恕的可能性就產生了。

只是傷痛之時,多數的人想到的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所以饒恕這門功課實在很難,連我自己都不ㄧ定有把握!
2007-08-01 00:28:41
希拉
饒恕絕對不是姑息與鄉愿,
內心的出發點與動機決定這是否為真的饒恕。

這門功課非常非常難,
至今猶太人仍不停不饒的全球緝拿二戰時的德國納粹,
可知他們沒打算饒恕,
而且還說這些緝令“永久有效”....

這樣...不是永無止境的活在無間道般的地獄嗎?!
可是偏偏任何人都沒資格要求猶太人饒恕納粹,
因為畢竟旁人未曾經歷過那樣巨大的創痛,
怎能知道其間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恨意與悲愴啊~~~~~

唉........饒恕真難!!!
2007-08-01 03:55:41
版主回應
這門功課的確很難,我自己也走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慢慢體悟到,我不可能一直活在怨懟之中。選擇饒恕,不代表對方所做的是正確,只代表自己無需倚靠仇恨來過生活,而這需要時間。

曾經看過美國Amish人也歷經類似的遭遇,有學生被槍殺,他們秉持基督的愛饒恕對方。看完那則報導,其實心中也是衝擊很大,如果換作是我的家人被槍殺或歷經如此遭遇,我又會如何選擇呢?

只能說,每次的選擇都不一樣!

韓國此次的阿富汗人質事件尚未落幕,我也在想,我的親人如果在其中,我會怎麼做?
2007-08-02 00:10:04
葛瑞絲
這篇大作能否轉給報台另一位台長---ゆきな---看?
2007-08-01 23:43:22
版主回應
沒問題!
2007-08-02 00:01:24
舞草
寬恕二字~做起來真的不容易!要有多寬大的心量及胸襟才做得到!與容忍又是不同!是更高境界。

這也是佛家一直勸戒人們做到的!放下仇恨後,給予雙方的海闊天空,是無法比擬的快樂及解脫。如古人說:仇恨像是兩面刀,一面傷仇家,ㄧ面傷自己。這原理,在我原生家庭,得到最好的映證:原諒,放下與父親和其外緣的恩怨,現在,大家都可以有著快樂的生活。

最近,一位友人,雖然離婚了,對於對方的背叛及欺騙仍耿耿於懷,結果婚雖離了,心及行徑卻沒有放下,帶給雙方莫大的為難及痛苦,失去離婚的意義。其實,如果他放下了,前妻及孩子都解脫,自己也解脫,才是新的幸福的開始。我問他,難道你要抱著這仇恨痛苦一輩子?為什麼不放了他們,也放了自己!我多麼希望他能早日感受到放下的解脫及自由。
2007-08-05 03:35:50
版主回應
所以,有時候饒恕需要「時間」焠鍊,並不是人人都可以當下走上饒恕之路。所以對於我的過往饒恕之路,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探究:上帝怎會如此待我?我為何碰到這事?我能熬得下去嗎?

經過漫長時間的流逝,雖然我依舊未能等到對方對我說聲道歉,但我已經體悟創傷所帶給我的收獲與答案。

想必舞草也得到了那個答案。舞草的友人大概得等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具備之後,方能夠踏入饒恕之路,獲得真正的解脫與自由。
2007-08-05 22:33:46
資深美少女
Dear George,

週日看了國家地理頻道的廣島原彈浩劫,看到廣島居民的慘狀(尤其死亡的多半是平民,但大部份的戰爭不都是如此嗎?),女兒問我,為什麼美國人要對日本人那麼壞?我簡單解釋了主要是因為珍珠港事件,美國的反制。我想她也是似懂非懂。

丟下原子彈的飛行員也不後悔,他說這是為了提早結束戰爭。也許吧!如果沒有這樣制裁,當時好戰的日本也許不會停下腳步,造成其他國家更多死傷。當時三台同行的軍機,有一台名為【必要之惡】。我覺得這四個字也表達出那位飛行員的態度。

冤冤相報何時了,期待世界和平。
2007-08-08 15:45:36
版主回應
對孩子講解「饒恕」的道理,的確不容易。冤冤相報的事情,如果牽涉到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那可就棘手了。

那架「必要之惡」的飛機,我相信其中也透露出很多無奈。我曾經在看布袋戲時,有一位主角名為俠刀蜀道行,出世為解救被璘菌所感染的蒼生,因此殺了幾位受感染的正道要角,他稱之為「大解脫」。

這似乎與你所說的情形有可以類比之處,只是這些正道的後輩也找蜀道行報仇,真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
2007-08-10 00:01: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