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23 07:11:24| 人氣25,4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店~永和~中和]:河濱公園(新店溪左岸)~自行車快樂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天氣非常晴朗很適合騎自行車運動,下午載了兩部折疊車,沿快速道路由中和交流道往北行,車停於碧潭風景區,然後沿新店溪走,來一次新店溪左(南)岸~自行車快樂行。
 
新店溪左岸的自行車道,從板橋市華江橋附近的江子翠河口,經光復賞鳥河濱公園、永和綠寶石河濱公園,於秀朗橋過橋到新店的碧潭風景區。
 
今天自行車快樂行的路線,是由新店的碧潭風景區反向而行,到目的地"華中橋"後即原路返回碧潭風景區,全程約31公里。
 
新店溪左(南)岸~自行車快樂行:全程費時3小時55分鐘(含休息、拍照、賞景時間) (日期:2008.12.20 )
新店碧潭風景區停車場(14:47)→碧潭吊橋(14:50)→高速公路橋→碧潭大橋→親情河濱公園→中安便橋(15:24)→秀朗清溪公園→秀朗橋(15:47)→綠寶石河濱公園→福和橋(16:00)→永福橋→中正橋(16:37)→華中橋(16:54)→原路返回→新店碧潭風景區停車場(18:42)
 
↓李道雄夫婦於新店溪左(南)岸~自行車快樂行途中合影留念

 

新店碧潭的新店渡渡口,因其交通需要,至今保留全台唯一的人力擺渡船,當地仍有數十名居民就近到對岸上學、買菜,都靠渡船通行。
 
由於灣潭未來開發預定增闢聯外橋樑,勢必取代渡船現有的交通功能,文史團體建議恢復新店渡口位在和美煤礦的現址,增加文化意涵與遊程豐富性,否則難保百年渡口不敵時代變遷而淘汰。
 
早年新店溪自上游到下游,共有廣興渡、小坑渡、塗潭渡、灣潭渡、小粗坑渡、新店渡等九個渡口,隨著產業道路開闢,渡船的交通功能被取代,遂變成歷史回憶。
 
如今只留新店渡,以官辦民營方式經營,當地居民乘坐免費,也讓這項新店溪的渡口特色得以保存。
 
未來灣潭開發,興建更為便利的陸橋後,渡船勢必要從現有的點對點交通功能,轉型成文化與休憩功能,要如何吸引民眾體驗渡船之旅,勢必規劃延伸的文化景點。
 
「和美煤礦」礦坑口,那裡才是新店渡最原始的地點,遊客在此上岸後了解早期礦區洗煤、運煤的歷史,並連接早期碧潭樂園山腳處碼頭,串連和美山步道,形成三角對渡,串連不同的岸上景點,成為文化之旅的一大特色。
 
↓新店溪左(南)岸自行車快樂行的起點,就是新店碧潭風景區停車場旁邊的「新店渡渡口」

↓新店渡渡口

碧潭吊橋
碧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首推碧潭吊橋。建於1937年(民國25年),橋長200公尺的碧潭吊橋,當時不僅是聯絡中和、新店間的重要橋樑。
 
同時由於碧潭吊橋造形優美,獨具特色,數十年後更成為碧潭風景區的景緻焦點,更成為新店市的市標。
 
宛若長虹臥波地點綴碧綠的潭水,佇立橋上,俯望葉葉小舟悠遊於天地間,遠眺新店溪曲折迂回行來,山光水色,明麗秀朗。
 
黃昏時,潭面籠罩在一片霞光之中,夕陽余暉,美景無限;夜晚的潭邊則聚集了一群攤販,構成極富鄉土味的小市集。
 
夜遊碧潭,別有一番風情;若時間充裕,也可在此住上一夜,細細欣賞碧潭晨昏之美。
 
碧潭吊橋因為設計上只能使用20年左右,為使碧潭吊橋能夠長久保存下去,新店市公所把碧潭吊橋中間走道分隔成雙向人行橋道,如此一來碧潭吊橋沒有汽車行駛,使用年限自然就可以加長許多年。
 
一直到民國89年2月初,動工把碧潭吊橋重新施工整裝回復當年的模樣,於民國89年7月22日正式完工啟用。
 
↓自行車道穿越碧潭吊橋、高速公路橋下而過

↓碧潭吊橋邊的廣場,有藝人在表演人偶戲

↓左側木棧板是自行車道

↓木棧板的自行車道

↓台北縣新店國際獅子會與台北市中區國際獅子會捐建的「慈暉永煦」

↓自行車道沿堤防邊而設

↓新店溪景色

新店市的親情河濱公園位於碧潭大橋下新店溪畔,是一處新開發的河濱公園。
 
園內佔地寬廣,並建有”新店市木球場”、”新店市槌球場”及觀景步道,停車設施皆完善,在青青小溪畔賞景小憩,都是不錯的選擇!鄰近是熱門風景區-碧潭,亦可併為一日遊。
 
河濱公園是水岸遊憩區,傍晚時分和家人朋友在綠草如茵的河岸遊戲、漫步、運動、放風箏,或是閒坐吹風,還可以偶遇白鷺絲在此覓食。
 
廣闊的水岸休閒綠帶,精緻的造景,雕塑,提供喜愛親水的民眾絕佳去處,也讓您欣賞到河川之美。
 
↓親情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

↓親情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遠處是中安便橋及安坑交流道的立體交叉路

↓由中安便橋上眺望安坑交流道的立體交叉路

↓由中安便橋上眺望親情河濱公園

↓中安便橋

秀朗清溪公園~新店市公所開闢的第一座河濱公園。

新店溪流經碧潭橋到秀朗橋間,佔地28公頃的園區。此段的溪水顯得特別的清澈碧綠,吸引許多遊客在這裡看青山綠水。

昔日秀朗:秀郎原為凱達格蘭族秀朗社,荷蘭戶口表達為Chiron,裨海紀遊作繡朗社,番俗六考作秀朗社。
 
秀朗清溪公園之設施有自行車道、棒球場、溜冰場、兒童遊戲場、親水廣場、階梯式露天廣場、圓形廣場、市民花園、小碧潭公園、河川意象、新店溪意象等。

↓在秀朗清溪公園上有人在操控拖曳傘?降落傘?

↓在秀朗清溪公園上有人在操控拖曳傘?降落傘?

↓在秀朗清溪公園上眺望前方的秀朗橋

↓李道雄在秀朗清溪公園騎自行車

↓騎車過秀朗橋到對岸(永和市)

↓秀朗橋

永和綠寶石河濱公園~永和的後花園   

永和綠寶石河濱公園從中正橋到新生溝抽水站這一段新店溪畔,佔地35公頃的園區。

因具備全功能的規劃,平日民眾前來休憩或運動的使用率非常高,故有「永和的後花園」的美譽。

沿途的風光景色雖不比郊外風景區,但佇立於對面河岸的高樓搭配橋樑、卻展現出都會區河濱綠地的獨有景色,可說是別有一番風味。
 
↓綠寶石河濱公園

↓綠寶石河濱公園

↓綠寶石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

↓福和橋

↓水源快速道路

↓遠望永福橋

↓台鈴嫂在福和橋下泡咖啡

↓福和橋下

↓福和橋至永福橋這一段河床,有很多人墾地種植蔬菜

↓福和橋至永福橋這一段河床,有很多人墾地種植蔬菜

↓福和橋至永福橋這一段河床,有很多人墾地種植蔬菜

↓綠寶石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

↓新店溪景色

↓綠寶石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

↓綠寶石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遠處是中正橋

↓PM 4:35 太陽快下山了

↓中正橋橋墩

↓中正橋橋墩

↓太陽在五線譜上跳躍

↓台鈴嫂綠寶石河濱公園騎自行車

↓台鈴嫂綠寶石河濱公園騎自行車

↓高灘地自行車牽引道串聯設施

↓今天的目的地~華中橋

↓華中橋

↓回程 PM17:12 已是華燈初上

↓越堤陸橋

↓回程所看到夜景

↓回程所看到夜景

↓回程所看到夜景

↓遠望福和橋

↓回程所看到的福和橋

↓回程所看到的福和橋

↓回程所看到夜景

↓回程所看到夜景

↓台鈴嫂推車上秀朗橋

↓七彩繽紛的高速公路橋

↓七彩繽紛的高速公路橋

↓七彩繽紛的高速公路橋

↓碧潭吊橋

↓七彩繽紛的高速公路橋

↓碧潭吊橋與七彩繽紛的高速公路橋

↓新店碧潭風景區停車場

關於新店、渡口、鄭定爐老先生
 
新店溪是淡水河三大支流之一,因流經新店而得名。新店溪全長73.3公里,全流域約一千平方公里。
 
其上源是南、北勢溪,自雙溪口到青潭里,青潭溪由東匯入新店溪,復匯流至碧潭,碧潭渡船頭一帶,正是新店溪的出山口。雙溪口至出山口此段即為新店溪之中游。
 
溪水北行之後,經永和、板橋至江子翠(古稱港仔嘴)入淡水河,此為新店溪下游。
 
在清乾隆中期的〈台灣輿圖〉,反映出當年漢人聚落與原住民部落之數量,圖上已經出現「大坪林」庄,卻沒有「新店」的名字。
 
新店市的「新東、新西」兩里,原是泰雅族「屈尺」部落的生活圈,在乾隆初期,漢人和原住民泰雅族衝突不輟,一直到乾隆中晚期,漢人的勢力大增,原住民逐漸被逼退進山區。
 
後來進入漢蕃和平時期,漢人新開的雜貨店,即成為族群的交易站,而其店可推知位於大坪林聚落區內。於是「新店」一名取代了原來的「大坪林」聚落。
 
這些倚山傍水的聚落,在陸路的交通尚未發達的年代,水運即是當年最便利的交通。
 
根據記載,新店溪自上游至下游共有慶興渡、小坑渡、礦窯渡、塗潭渡、灣潭渡、小粗坑渡、直潭渡、新店渡、挖仔渡等九個渡口。時移事往,於今,僅留存新店渡和直潭渡兩處渡口。
 
最初,於新店溪上擺渡的第一人,是目今於直潭里灣潭路上的「地母宮」住持──八十二歲的鄭定爐老先生。
 
談述起他的渡船生涯,幾乎歷盡了半世紀之久。自日據時代,十二、三歲的他,儼然已開始了水面上的工作生活經驗。
 
因為生活的困頓,自小即練就了渡船的好本領,雖然艱辛,卻亦因時代的局限,而促使他早早即擔起家計。
 
十五歲的他,從舊時的新店火車站,二人共乘一船,一人撐渡另一人拉繩索,一趟承載十五包的水泥,往內山(即坪林、烏來一帶)去,工資五角。
 
十六歲,原居住於直潭,故每日早晨自直潭渡出發,經灣潭渡、小粗坑渡等渡口,往上游載木材、木炭,再回到直潭已需耗費一天的工夫。
 
翌日自直潭至大稻埕、艋舺又是一天,再隔日自大稻埕回至直潭又是一個工作天,共花了三天的時間,才攢得五元的工資。
 
鄭老先生表示,新店、灣潭、直潭此三渡口,係開台即存在的。日據時代結束,光復後,二十幾歲的鄭老先生,開始了二十四小時的渡船生意,搭載一趟收費一元。
 
無論颳風下雨,從不間歇,非常勞碌。有時凌晨三、四點,即有做生意的人,自新店市渡船至灣潭、直潭村抓豬去市仔賣。假日天氣好,碧潭十分熱鬧,學生來遊玩,才有錢賺。
 
直到後來,渡船的經營由市公所接管,一年招標一次,之後渡了十年才結束其水上的工作生涯。而據鄭老先生的記憶,約年五十餘歲時,當時渡口仍存有八、九處之多。
 
從最初收費一元、三元至民國七十一、二年,當時景氣佳,調漲至五元,後又調至十元,一直到一九九九年市公所訂下了二十元的價格至今。
 
後來的新店渡,一度由鄭老先生五十九歲的兒子接手,其擺渡的經驗及時間雖短,然而,載的客人仍是以外地人、當地晨起運動或進香拜拜的人為主。
 
在時代的洪流中,便捷及效率似乎推動著洪流裡的一代代人前進。因此,儘管曾經承載或以最原始的交通方式蓽路藍縷的開鑿未來的繁榮及文明,然而,一如老渡口的蛻變,隱約的斷續的滔述著被替代的無奈。
 
四十二年前在碧潭下游築造了水泥碧潭橋及後來灣潭金龍路等山區道路的開發,陸運已然接續了水運的重要性,也於是,新店渡亦成了現今碩果僅存的觀光重於實用的渡口了。
 
如今的新店渡,係由原是灣潭人的「阿勇」掌 渡。因緣際會,阿勇早年於外地承包營建工程討生活,後來人生際遇起了波瀾,於是返回故里,當時市公所新店渡口撐船,他亦前去投標,人生因此而轉彎,有了嶄新的方向。
 
平日的他自早上六點至晚上十點,固守著他的工作崗位,生意較清淡時,他亦好整以暇的在渡口附近釣魚。
 
如果在碧潭的停車場邊上,沿階而下,可看見斗大的「往渡口」三個字,那是現在僅有的可渡船的渡口之一。
 
來回一趟僅須花四十元費用,新鮮、懷舊、遊賞……皆是可拾掇的心情,或以迥異的交通工具,體驗前人們曾經的生命經驗裡刻苦耐勞的生活遺跡。

我是一片雲 - 小提琴演奏

台長: 台鈴(李道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