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從北京移民北加州的張晴雪(Shirley Chung),憑著一手好廚藝在主流社會發光發熱,她於Bravo有線頻道「頂尖廚師」(Top Chef)第14季擊敗各方高手,站上決賽舞台揚名立萬。這位以推展「在美華人中餐」的女廚日前拜訪洛杉磯星島日報,暢談成長之路及未來目標。
7日,張晴雪與丈夫李文康抵達工業市(City of Industry)的洛杉磯星島日報分社拜訪,獲得總編輯林南嶽接待。她說,在大學時曾服務於星島電台FM96.1,於灣區主持過節目,因此對星島日報很有感情。當她受邀參與頂尖廚師節目時,特將星島日報聯繫方式交給製作單位,希望讓華人讀者知道,有這麼一位華人廚師前進主流。
張晴雪7日拜訪工業市的星島日報,暢談其與本報淵源,以及個人走上烹飪這條路的歷程。記者陳光立攝
張晴雪受訪表示:「我父母都看中文報紙,若有關我的報導能夠刊登在星島日報,他們一定會很開心。」儘管最初學的是西餐,過往幾年又以歐美烹飪為主,張晴雪始終以「懷抱中國魂的美國摩登廚師」自稱。她在頂尖廚師節目裡,曾以多道中式改良的佳餚獲勝,成功征服評審們的胃晉級。前後參與第10季、第14季的節目,張晴雪的名字已經深入觀眾腦海,卸下挑戰者身份的她,現在還應邀於美食節目擔任評審,並將在今年底打個人品牌,在洛杉磯市區開一家海鮮餐廳Steamers Co.。
自嘲個性瘋狂
廚藝精湛的張晴雪個性鮮明,自嘲個性很另類,甚至有幾分瘋狂,她說:「父親從事半導體工程,母親是醫師,而我卻在28歲走了一條不同的路,當起一名廚師。」拉起衣袖,張晴雪的雙臂滿是被燙傷的疤痕,手指還有個刀口,她解釋:「很多人羨慕名嘴廚師在螢幕光鮮亮麗,殊不知這行飯很辛苦,若換算工作時間的話,根本是廉價勞工。」平時,張晴雪在廚房一待就是10個小時,忙碌時更達16至17個小時,與丈夫相處的時間亦是寥寥無幾。
剛到美國的張晴雪與一般女孩無異,讀完大學投入商場工作。未料,2000年時網路泡沫化,迫使她得重新起步,便根據個人興趣進入烹飪學校,畢業後幸運投入名廚手下工作,她也把握機會力爭上游,在賭城China Poblano餐廳當起行政主廚打響名號。
傳統烹調融入創意
也因名聲夠響亮,頂尖廚師製作單位主動上門,邀請張晴雪參加第10季節目,和來自全美的12至19名廚師打擂臺,最終止步於四強。第14季,張晴雪再接再厲,且拿出灕江石斑魚、肉骨茶、包子這類傳統食物的烹調手法,融入地方食材展現創意,讓評審們大吃一驚,原來中西融合的美食可千變萬化。不單美味令人折服,張晴雪充滿情感的表現,亦讓人印象深刻,她說:「在現場烹煮時,感覺到奶奶在天上看著我,不自禁地淚如雨下,怎麼也停不下來。」
走上烹調這條路,張晴雪歸功於奶奶給予的味覺訓練,她說:「奶奶經常讓我吃各國美食,吃到後來嘴都刁了,無法忍受別人煮的菜,所以乾脆自己煮。」8歲的張晴雪,從那時就開始學料理,17歲移民美國後,也經常幫在外工作的父母煮菜,一煮就煮到今天,還上了螢幕成名人。
參與兩季美食節目料理,張晴雪自承有階段性目標,將以Shirley Chung個人品牌與夫婿在洛杉磯開海鮮餐廳,她說:「中餐不應只有廉價、大份量的刻板印象,運用博大精深的烹調手段配地方食材,美式中餐也能既精緻又可口。」張晴雪認為,中國菜擁有5000年歷史,地位不容抹滅,但別忘了華人在美國亦有200年歷史,還有300多萬人口,擁有這背景和數量,其實足以發展出獨到的新中餐哲學。為此,她計畫重塑中餐形象,並在個人品牌的餐廳逐一實現。記者陳光立洛杉磯報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