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2 20:29:15| 人氣3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電影的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這句話往往淪為一句口號,只有真正能將知識轉化為力量的人,才是將格言落實為實際行動的實踐者;只是,當知識展現其影響力量時,卻也帶來了一些有形與無形、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傳遞知識的工具有很多種:一般人習以為常使用的文字、隨筆塗鴉或藝術家創造出的圖畫、作曲家譜出音符而形成的音樂,還有影像媒體(廣義的影像媒體應該包括了時下大眾的休閒娛樂---電影,以及紀錄片與靜態的圖片等等)。

舉影像媒體中的電影來說,電影存在的意義是多重性的,比如最早在十九世紀末它的出現象徵了光電科技上的成就,等到西方人將其引進中國之際,這種兼具科技與休閒娛樂的觀賞活動,又具有西方文化(帝國主義)入侵殖民地的意涵。最近清華大學史研所的葉龍彥教授,在研究台灣電影發展史的研究中則發現,台灣電影最早的出現,是始自於日據時代,此時電影的意義則具有文化教育的宣傳工具(註一),這點從電影【千年女優】在描述女主角成為電影明星的過程中也曾提及;除了政治意義的上對下教化與殖民層面來思考電影,事實上,電影更具有一種下對上發聲、反抗與批判權威的工具,比如近年來幾部伊朗電影,在描寫人民生活困苦、戰亂頻繁,或是針對地位低下的女性角色作著墨的畫面中,便可略知一二。

除了上述談及電影在傳遞知識可能帶來的一些影響之外,更有趣的或許在於,電影本身就是故事,拍攝電影的人便是說故事的人,它可能敘說著一個人面臨生活時產生的內在衝突,可以說的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更可以建構一個他所認為是如何的「歷史」。我認為,關於電影與歷史這點,特別的值得我們深思,因為這涉及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電影是歷史的「重現」?或是歷史的「再製」與「重構」?倘若電影是使歷史成為一種論述(Discorse)的手段,那麼這樣的歷史知識是誰的知識?作為以眼睛接收電影語言的觀眾而言,他是否具備相當的歷史背景知識,以檢視並解構電影媒體中操弄的語言與符號?或是只是處在一項名之為「知識就是力量」實驗中任人宰割的受試者?

註一:有興趣者請見葉龍彥教授發表的〈台灣電影發展史〉,收錄于台灣史蹟研習會講義彙編。

台長: 羽人
人氣(3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感動紀錄 |
此分類下一篇:【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
此分類上一篇: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