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個大小,大約只有四十五公分見方吧!
他躺在媽媽生前在床上的位置,嘗試著從相同的視角往外望,視線穿過大約四十五公分見方大小的窗子,外頭單調的景色映入瞳裡,第一層是灰色的鋁門窗,接在後面的是種在鐵窗上的植物盆栽,最外層是緊鄰著的大廈外牆。
完全看不到一點天空。他像在筆記上畫重點般,在心裡念了三次。
生前最後兩年處於癱瘓狀態的老媽,除去睡眠以外的時間,每天每天,除了家人以高背式輪椅推她到房間外有限的空間走走的片段,只能不斷地望著這樣景色,到底是怎麼樣的心情?
除了等待,可能還是只有等待吧!
等待些什麼呢?
想到這裡,他的心跳不自覺地加速,一陣噁心感襲來,他反射地從床上起身,走到房間外,用力喘了幾口氣。
媽媽是個活潑好動的人,在他的印象中,她總是忙碌地騎著腳踏車穿梭著。
因為覺得可以自由移動很重要,所以,在他小學畢業前夕,媽媽以半強迫的方式教會了他騎腳踏車。
「當一個男孩子,你一定要會騎腳踏車、機車,長大以後,還有學會開車,你一定要可以自由的行動才行。」媽媽對著跌倒了幾次,對騎腳踏車萌生退意的他說。
因為媽媽的鼓勵,中學以後,他就經常騎著單車開始到鄰近的區域冒險。長大以後,更經常自助旅行,去過許多地方,甚至還寫過些旅行報導、出版了幾本旅行攝影雜文書。
但媽媽卻因為要照顧不愛出門的老爸,人生中旅行的次數寥寥可數。
除了他跟老妹、妹夫利用週末日的時間,開車帶她到處走走外,長途旅行的經驗幾乎是零。
但每次出遊,她總是開心的。
總是出國旅行的他,經常跟媽媽分享旅行的照片跟趣聞。
「改天有機會,你要帶我出去走走。」媽媽不止一次跟他這樣說。
他也總是點頭答應,並規劃著跟媽媽出遊的可能行程。
處理完老爸喪禮後的某天,他跟媽媽說:「不如我帶妳出國走走透透氣吧!」
但媽媽卻回說:「你爸過世不過百日,我們就出去玩,這樣鄰居會說閒話的,等過一陣子再說吧!」
為什麼非得在意鄰居那些三姑六婆呢?他在心裡喃喃。
哪裡知道,過沒有多久,媽媽就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並移轉腦幹,很快就全癱了。
一直到過世前,都沒好好出國旅行過。(只有送老爸的衣物回鄉安葬,去了一趟澳門。)
媽媽出殯前,老妹望著躺在棺材裡面的媽媽說:「媽,現在你自由了,可以好好去玩喔!」
在一旁的他,只是沈默哭泣著。
《2》
「聽說,你又要出國休假?」
在公司的茶水間等候使用飲水機的片刻,一位平均一年交談不到十句話的同事開口問。
如果和顏悅色地順著她的問題回答,想必會聊個十來分鐘。
不是不能以敷衍的態度跟對方聊上幾句,但那天早上他確實完全沒有那種情緒,於是,決定開啟腦中的「止話模式」。
「是誰洩露我的行蹤?」他問。(以一種自以為開玩笑的口吻。)
也許是臉部的表情沒有自己想像中的輕鬆,只見同事低著頭,什麼也沒說地轉身離去。
因為從年輕開始就累積了些自助旅行的經驗,加上寫作過些旅遊報導,他經常成為不熟的同事與朋友們的旅行諮詢對象。(熟的人就知道他並非好的諮詢對象。)
經常被詢問的問題包括:
你覺得哪個國家(或地點)最好玩?(每個地方都很不錯。)
去哪裡旅行需要準備多少錢?(這很難說,誰知道你要怎麼花錢?)
如果需要去什麼地方幾天幾夜,可以如何做規劃?(我的規劃跟你恐怕會不一樣吧!)
你會推薦哪個城市的哪個住宿地點呢?(哪要看你的預算跟對住的要求囉!我能接受的,你不一定能接受。)
他並非一個不愛分享的人,只是旅行的感受是非常個人的。
雖然他也出版過旅行書,做過一些關於自助旅行建議的座談,卻始終沒把握自己的旅行經驗或建議適合每一個人。特別是「省錢」並非他的強項,也不是他旅行寫作中會強調的重點。他一直覺得省錢並非旅行最需要考慮的項目,因為沒有比「不去旅行」更節省的旅行方式。比起節省旅費,更重要的是----思考為什麼要去那個地方旅行,想在旅行中得到什麼?(如果目標是放鬆,就不應該把行程排得太滿,把自己累得跟狗一樣,搞得放假比上班還累。)弄清楚旅行的動機後,再來思考其他技術問題,諸如:交通跟節省旅費的方式。
此外,以旅行的態度來說,他是一個十足散漫的旅行者。
不太喜歡行程緊湊的旅行計畫,就算做了計畫,也可能因為臨時的天候或心情變化臨時調整。對他來說,最完美的旅行計畫是百分之六十的規劃加上百分之四十的意外。(儘管這麼說,但他的旅行計畫(除了附帶工作性質的外)有執行到百分六十嗎?哈哈!比起做計畫,他更擅長刪除掉老婆所做的計畫內容。)
平常不參與超商集點活動的他,旅行時也不喜歡匆匆趕赴每一個景點,拍下「到此一遊」的紀念照後倉皇離開,因為他實在不明白,蒐集了許多景點照片後,可以換來些什麼?如果時間允許,他倒希望可以用散步的方式,緩慢地瀏覽一條巷道。
花這麼多錢去旅行,只去少少的幾個地方划得來嗎?總有人這樣問他。
面對這樣的疑問,他只能微笑以對。
畢竟,旅行的效率,從來不是他追求的目標。
那麼你到底為什麼要去旅行呢?
哈!我只是想在還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與時間的時候,到處看看不同的天空,在不同的國家的街道散散步而已。
他總是這樣回答。
如果旅行需要理由的話。
《徹的話》
-
雖然,才剛從京都賞櫻回來,卻又臨時決定前往歐洲旅行,就連地點,也決定得很倉促。但,這就是人生吧!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
-
每天早晨起床,如果發現自己的長相跟前一天看起來沒差很多,還能靈活地運用自己的身體,就覺得,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
-
關於旅行的問答方面,雖然不喜歡回答相關的問題,但每次真有人問,還是會拿出真心認真地回答,但若發現,對方只是隨口找話題瞎聊,並非真的要去旅行,就會覺得很浪費時間。(這算是對小事太認真的幼稚表現嗎?)
-
關於旅行的資訊,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網路世代,蒐集旅行資料比起以往容易也廉價上太多,網路上到處都有不必花錢的資訊可以參考(這也是導致許多旅遊書銷量不佳與旅遊作者收入銳減的主因吧!哈!還好並非以此為業。),如果真有心要找旅行資料,簡直是俯拾即得,真的不需要刻意問誰。
-
最近總是動不動地就寫到老爸老媽的事,應該是因為從他們離開後,就經常地想起許多關於他們的事吧!
-
書籍的話,看了陳樂融的《浮生》,並從書中找到關於自己的人生片段。(推)另,最近在閱讀《為什麼我該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衣服》(To die for),雖然不見得對節制購衣慾望有幫助,但是是一本有趣的書。
-
話說,距離新的旅行只剩不到十天,該準備打包行李了。
(圖說:在美山拍到的以米做為材料的麵包店,麵包很美味,如果去旅行可以去試試看!啊!如果可以,也想在風景美的山邊開一家麵包店或咖啡館之類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