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24 12:25:58| 人氣3,882|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劉克襄焚詩】

推薦 2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劉克襄焚詩】
下午看電視,胡亂轉台時,看到民視《新聞觀測站》節目,胡婉玲在訪問劉克襄。他提到他年輕時,某天將自己出版的第一本詩集燒掉,原因是對自己寫下的作品很不滿意。
早先在「20世紀台灣詩選」中,我就讀到劉克襄的詩作,之後也讀過他的一些其他詩作;當時他仍很年輕,詩作卻已有一定的影響力。究竟是什麼樣的心境,讓當年的他不惜焚詩?
節目中沒有交待。但劉克襄提到另外兩件事。
第一件事,身為當今台灣社會最知名的生態作家,他對於許多公共議題,無可避免會採取重視生態保育更甚於其他價值的立場,但也往往因此得罪不少人。他說他自己年紀越大,越會反省自己長年堅持的某些觀點與立場,而有了新的體會。
比方說,在前幾年時,文化界與社運界反對國光石化設立在彰化大城鄉,劉克襄也採取此種立場,但他會特別到大城當地參訪,並且站在當地居民的立場思索,假如國光石化不來,大城鄉的經濟要如何發展、有無其他出路選項。
能發現立場異己者的資源與需求,找出異己者的目標與手段之合理性必要性;這表示這個資深文青,已跳脫過於簡單的浪漫理想,而有能力觀照到現實的多樣與複雜面貌。這就是人格的成熟與心量擴大的表徵。
另一件事,是劉克襄提到,他寫小說的主題,都是以動物當作主角,從動物的立場出發,觀照人類社會。比如以流浪狗當主角,體會流浪狗的處境,詮釋牠為何會想要攻擊人類,背後的心理狀態根源。表面上寫動物,實際上也是在寫人性。
筆者認為,劉克襄能做到這一點,就表示他能從動物與人類的交互辯證中,提煉出無論人類或動物,只要是生命存在,必然共有的善惡成份,與不善不惡成份。
擬人化的書寫技巧,或借物喻人的寓言,是任何深具人道關懷的作家,所必然會發展出的視野與格局。劉克襄很早就已達到這樣的境界。
從劉克襄身上,可以看見,在視野與格局的成長之路中,一個文青逐漸深化出洞見生命本質的智慧。因此,這位文青會比絕大多數採取簡單立場的芸芸眾生,多思考一層,多體會一層;看待事情的觀點,逐漸減低過於衝動盲目的善惡立判,而多了厚實的沉澱與深思;因此,更能圓融兼顧各方立場,有效緩解理想與現實、目標與手段之間,本來看似衝突矛盾的緊張,而迸生更多創意的火花,在別無選擇中,創造出嶄新的選項。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許多俗人喜歡從表面上看這句格言,認為只是佛家強調道德主義的一種規訓。然而,唯有真正深入體會生命本質真相的人,能明白這麼簡單的格言,背後蘊藏的是對人性多麼通透與了悟的境界,而世俗之人卻每每與真理擦肩而過;恰如山間幼童挖土嬉戲,拾獲卻未能識別,誤把金剛寶鑽認作尋常凡石!
越是簡單平凡,越容易讓人忽視其偉大。
劉克襄是否悟出了這樣的道理?節目中沒有明說。然而,其早年焚詩之後,果然蛻變,成為一代散文大家。從這樣的經歷中,我聯想到了梵谷割畫與割耳的橋段、乃至哈姆雷特生死間的掙扎;
蛻變的過程,往往有痛苦的蛹化、脫殼,甚或作繭自縛、破繭重出。劉克襄的心路歷程,若僅從簡單的專訪中,或許不易窺其細節全貌;但從其「變與不變」的自述故事觀之,究竟而言,可以得見一個文學生命從青澀到完熟的演化過程,有如縮時攝影般精彩繽紛。
因有大破,得有大立。筆者相信,「劉克襄焚詩」乃其生命中的大破事件,有如熊彼得所言的「創造性破壞」,並因此使其生態散文風格得以大立,成為當今文壇乃至後世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要角。
2015-05-23

下午看電視,胡亂轉台時,看到民視《新聞觀測站》節目,胡婉玲在訪問劉克襄。他提到他年輕時,某天將自己出版的第一本詩集燒掉,原因是對自己寫下的作品很不滿意。

早先在「20世紀台灣詩選」中,我就讀到劉克襄的詩作,之後也讀過他的一些其他詩作;當時他仍很年輕,詩作卻已有一定的影響力。究竟是什麼樣的心境,讓當年的他不惜焚詩?

節目中沒有交待。但劉克襄提到另外兩件事。

第一件事,身為當今台灣社會最知名的生態作家,他對於許多公共議題,無可避免會採取重視生態保育更甚於其他價值的立場,但也往往因此得罪不少人。他說他自己年紀越大,越會反省自己長年堅持的某些觀點與立場,而有了新的體會。

比方說,在前幾年時,文化界與社運界反對國光石化設立在彰化大城鄉,劉克襄也採取此種立場,但他會特別到大城當地參訪,並且站在當地居民的立場思索,假如國光石化不來,大城鄉的經濟要如何發展、有無其他出路選項。

能發現立場異己者的資源與需求,找出異己者的目標與手段之合理性、必要性;這表示這個資深文青,已跳脫過於簡單的浪漫理想,而有能力觀照到現實的多樣與複雜面貌。這就是人格的成熟與心量擴大的表徵。
 
另一件事,是劉克襄提到,他寫小說的主題,都是以動物當作主角,從動物的立場出發,觀照人類社會。比如以流浪狗當主角,體會流浪狗的處境,詮釋牠為何會想要攻擊人類,背後的心理狀態根源。表面上寫動物,實際上也是在寫人性。

筆者認為,劉克襄能做到這一點,就表示他能從動物與人類的交互辯證中,提煉出無論人類或動物,只要是生命存在,必然共有的善惡成份,與不善不惡成份。

擬人化的書寫技巧,或借物喻人的寓言,是任何深具人道關懷的作家,所必然會發展出的視野與格局。劉克襄很早就已達到這樣的境界。

從劉克襄身上,可以看見,在視野與格局的成長之路中,一個文青逐漸深化出洞見生命本質的智慧。因此,這位文青會比絕大多數採取簡單立場的芸芸眾生,多思考一層,多體會一層;看待事情的觀點,逐漸減低過於衝動盲目的善惡立判,而多了厚實的沉澱與深思;因此,更能圓融兼顧各方立場,有效緩解理想與現實、目標與手段之間,本來看似衝突矛盾的緊張,而迸生更多創意的火花,在別無選擇中,創造出嶄新的選項。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許多俗人喜歡從表面上看這句格言,認為只是佛家強調道德主義的一種規訓。然而,唯有真正深入體會生命本質真相的人,能明白這麼簡單的格言,背後蘊藏的是對人性多麼通透與了悟的境界,而世俗之人卻每每與真理擦肩而過;恰如山間幼童挖土嬉戲,拾獲卻未能識別,誤把金剛寶鑽認作尋常凡石!

越是簡單平凡,越容易讓人忽視其偉大。

劉克襄是否悟出了這樣的道理?節目中沒有明說。然而,其早年焚詩之後,果然蛻變,成為一代散文大家。從這樣的經歷中,我聯想到了梵谷割畫與割耳的橋段、乃至哈姆雷特生死間的掙扎;

蛻變的過程,往往有痛苦的蛹化、脫殼,甚或作繭自縛、破繭重出。劉克襄的心路歷程,若僅從簡單的專訪中,或許不易窺其細節全貌;但從其「變與不變」的自述故事觀之,究竟而言,可以得見一個文學生命從青澀到完熟的演化過程,有如縮時攝影般精彩繽紛。

因有大破,得有大立。筆者相信,「劉克襄焚詩」乃其生命中的大破事件,有如熊彼得所言的「創造性破壞」,並因此使其生態散文風格得以大立,成為當今文壇乃至後世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要角。


(2015-05-23  18:52 撰)

台長: 泊樓
人氣(3,882) | 回應(11)| 推薦 (2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散文 |
此分類上一篇:【祝福】空姐詩人林亞若,飛向彩虹彼岸

施佩姍。
談到劉克襄,不免讓我想到自然書寫的好手,凌拂,他們都是發自真心愛大自然、愛生命萬物。

我喜愛凌拂老師的典雅文筆,對世間的哲思與返回初衷的心,野草烹調不追求華麗的味覺,讓自然回歸的初心。

因為我種菜種花,所以我寫過比較麗褥的園藝、飲食書寫,但說真的,要完全回到自然的根本去接納自然,回歸自然,自問,對我這個城市長大的人,似乎比較難一些。

書寫要真心,不然一旦流於矯情,全世界都看得出來是篇作文,那也談不上文化了。

就像我極愛凌拂老師的一篇文章《衣塚》,道出了她的樸質價值觀。就像她父親去世,就是暫時收筆,返回宗教的靜坐,就像劉克襄老師對於生命的一種感動,

也進入一種您說的慈悲了。

說來說去,文學真是個讓人很感動而迷人的,因為從文本看到了某些主人翁的性格、或是作者對待萬物的溫柔,看到了許多人性的表現,就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顆柔軟的心,

不再有過多的偏見,而是一種包容之心。

謝謝你的分享與發文。
2015-05-31 17:08:28
版主回應
凌拂的散文,文字技巧相當精緻,也是重要散文大師。《衣塚》這樣的文章,女性讀者相信會比多數男性更心有戚戚焉。這文有一種微物觀照的深思洞見,而如此貼近生活與人的心理,配上優雅的筆觸、語調,構成她獨到的散文風格。她的讀者大概也是以喜歡閱讀有技巧的美文者居多,以喜愛純文學的小眾為主。

在台灣的文壇當中,散文似乎是較多女性喜歡的一種文體。和詩、小說相比,散文知名作家與散文讀者,在數量上,女性比例似乎都特別高。這只是我概略的印象,不是精確的統計。

凌拂父親去世,就暫時收筆,而進行靜坐。相信這樣做有好幾層用意:讓心情平靜、替父親修行迴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凌拂是這樣做。然而,妳的做法也讓人感佩;一再以書寫,重溫親情,刻寫記憶,用妳珍愛而重視的能力-書寫-,進行療癒與追思。

世上絕大多數的作家,面對親人去世時,大概就是這兩種面對方式。收筆、下筆之間,各有因緣,各有對生命的感悟。 :)
2015-06-02 02:47:39
(悄悄話)
2015-06-01 18:16:38
(悄悄話)
2015-06-02 08:05:57
(悄悄話)
2015-06-02 18:47:16
施佩姍。
你好,謝謝你的分享。
2015-06-03 16:09:10
施佩姍。
其實,您說到重點了。

對生命、微物、人文的關照,這才是真正的書寫啊。

所以,又回到之前的說法,不再一直執著在美文,一直在技巧上打轉,而是讓人咀嚼生命中的深意,要表達與倡導人文的最高境界(這當然不是我做得到的),我曾經執著於美文、抒情,當慢慢成為一種小小的羞恥後,才在各種思想上強化運作,女性書寫並不在於只是柔軟的洞見,而是有多變、中性、美好,當然也會直視人生的憂鬱、過往。

說來汗顏,其實是我父母都去世後的這二年多才開始正視寫作,以前實在是過度忙碌於工作,疏於經營文學。而療癒這種東西,說真的,因為現在的社會提倡所謂的正面思考、往前看,所以許多人不明就裡,大概認為我在沉湎、或是一直往回望,其實不是這樣的,不過,我慢慢也不再解釋因由。很高興你能了解我的意涵,每次寫完就覺得吐納了一口氣,畢竟親情已經成為我的一支筆,之於我,成為一股不朽的力量。
很高興與你分享文學的細瑣。
2015-06-03 16:17:34
版主回應
親情成為妳創作的動力,此時就不能說只是沉湎;因為創作的同時,已經將情感做了一定程度的昇華,才能轉化成有文學性的文章。

美文、詞藻,這些技巧性的事情,關注的是形式;而形式要發揮其價值,終究必須要有深刻的內容。親情是妳創作的主要內容中很大的一部分,而妳藉由形式上的文字技巧,以藝術家的心境,持續在昇華這些感情。

文學和美術、音樂一樣,都有療癒的功用。從這個觀點來看,無論文學、藝術、音樂,都只是形式(手段),用來承載內容(目標)。內容不外乎來自思想、情感、經驗。真誠是內容的首要品德。

以是之故,情感真誠而深刻者,無論怎樣創作,無論技巧高低,都會有感人的力量存在。
2015-06-05 16:09:49
(悄悄話)
2015-06-07 22:04:18
施佩姍。
謝謝您精闢的回文。又是一好作。

我覺得親情成為我的動力。不過我能請教您什麼是昇華呢?
目前我是以"貼近又客觀的心態去面對我的親情",意即,很親近我父母親,又以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它們,這樣我寫的才不會有失公允。

我了解您所言,目標與手段。
之於父母感情因為實在蠻強烈,我覺得我能寫出感人隱歛的文字(除非早期文章)。

小輩可否抖但問,您評我寫親情、日常生活、一般抒情小品、飲食寫作,何者較佳?
2015-06-08 02:09:09
版主回應
別客氣。妳也許不是「小輩」喔,寫作時間說不定比我還久,不必把我當成前輩。

妳的文章我讀得還不夠多,暫時無法判斷妳各類的文章哪一種好。(目前看過一些,覺得每一篇都很好,寫作水準不是一般新聞台台長可比。)

寫作可以主觀也可以客觀。除非妳是想寫新聞、報告、或者報導文學,不然若是寫散文,應該不必追求客觀性。親情感受純然是主觀之事,寫作者真誠去寫就是了。這種情感的真實無欺,就是無愧於讀者了。

文學與藝術的情感,如何「昇華」?

寫作是藝術的一種,有相同的原理。許多寫作者與藝術家會說,創作只是為了「抒發」情感,沒有別的企圖。然而,創作這過程本身,並不只是單純的抒發,而是在「把情感提煉成美感」。所以這過程可說是一種「昇華」。

此處所言的「美感」是廣義的美。在絕對的精神狀態下,「美」包含「真善美」三者。一即三,三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具體來說,在進行創作時,寫作者與藝術家往往不會只是單純處於情感滿盈的感性狀態,而是會有最基本的理性覺知在運作,幫助這些感性成份轉化成為作品的美感。這個運作的過程,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乃是平素日積月累的藝術養成訓練而來。而這樣的訓練,使寫作者與藝術家在面對情感時,表現出與一般人不同的態度;這可說是一種「定力」與「智慧」。

儘管一樣有悲有喜,但經過寫作者與藝術家的創作之後,悲喜不再只是單純的悲喜,而是構成美的「材料」。這個創作「加工」過程,是在改變寫作者與藝術家自身的生命、自身的世界;同時也是在改變這世界對寫作者與藝術家「這個人」的認知。如此,這就是一種修行的過程。

即使不從宗教的角度看,文學、藝術本身都具有某種神聖性,使世人願意對這樣的活動產生敬意。這是人類天生下意識對於「追求昇華者」的一種尊敬、讚嘆、與感佩。

因此,文學與藝術是有生產力的,它會改變世界。

寫作者與藝術家創作出來的「產品」,是有價值的,但這種價值,有相當大比重是在心靈層面上發揮作用;不是物質世界用有形的價格數字所能衡量。

所有的情感,甚至欲望,都可透過「昇華」,達到另一境界。

愛情昇華後,成為真誠、美、無私付出的善。

親情昇華後,成為創作能量,成為觀照人生的洞見。

友情昇華後,成為互助、提攜、互相鼓勵的恩澤與回報。

政治人物追求權力的貪念,昇華後,成為悲天憫人、匡復世道的無私政治家。

商人追求利潤的貪念,昇華後,成為想替世界供應好產品、服務人群、造福社會的動力,商人一詞則代換成經營之神、社會企業家、捐款大戶、慈善家。

讀書人追求科舉與功名的動機,昇華之後,成為讀聖賢書,立志向聖賢看齊,追求經世濟民的知識分子、思想家。

憤青對政府的憤怒,昇華後,成為引領社會向上提升,改變社會追求進步價值的社運人士;或者不怕死推翻專制暴政的革命黨。

市井小民庸庸碌碌的工作與生活,昇華後,成為日常生活的藝術實踐者、無處不是道場的修行者、大隱隱於市的哲人。
2015-06-08 03:13:05
施佩姍。
忘了一提,還有園藝書寫。
2015-06-08 02:09:59
版主回應
回應如上。^^
2015-06-08 03:02:04
施佩姍。
感謝您的高見,因為我寫的時間斷斷續續,所以一直都畏於詢問他者我的文字,因為過於汗顏。

您說的我都非常同意不過,藝術確實需要平日的養成,不是一蹴可及,特別是針對繪畫與文學的昇華,我覺得確實是需要依靠熱情與定力。

文學與藝術由於比較小眾,導致創作需要很大的興趣與熱情,不然真的無以持續。

感情的悲喜成為作品的素材,當然都需要真的。
真善美成為一篇文章我想這也是寫作的要件,只是說,對於美的定義,一般普羅大眾都會定義成美文類,美文,就是美的詞彙,因為現代許多人對作品看來看去只對辭彙有吸引力,其他都覺得很深奧或是看不太懂,這個就造成作者的孤獨感與被誤解。

最近已經不太寫親情,每當寫完就會有人以為我沉溺於想念不可自拔,其實,這只是一種療癒、一種愛的表達、一種思念,所以說,這社會大眾對於美的定義真的有時後覺得很奇怪。

例如荒涼的美、暴力的美學、憂愁的美都不太能接納,這也是覺得市場一直不夠大的原因,文學需要門檻,需要一些認識,也是由於現代人壓力太大,只想看正面的東西。這點是很遺憾的。

另,您說的昇華,真的覺得蠻感動的。
由於藝術的昇華、一切角色的昇華,讓我們變成一個不過於追求名利而對內看見自己提升的目標。就像寫作,不求名,只求寫出來就好,說出來就好,讀下去就好,文學不再是誰附庸風雅的物件,或是追求名的工具,而是一項興趣、一項人生的指標、一種文化的推動、一個企圖改變社會風氣而不求回報的方式。

很感謝您這麼多的討論與回應,深感受益良多: )
2015-06-09 01:37:57
(悄悄話)
2015-06-20 07:40: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