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柴燒窯
http://taipedia.cca.gov.tw/Entry/EntryDetail.aspx?EntryId=12351【火】
●◎◎◎
陶杯的性格也一樣是燃燒烈火的。
因為燃燒,所以堅硬,所以毅然揮別軟弱泥土的歲月。
你手中這杯,供養了你多少水?所有的清涼的、甘泉的、沸騰的、溫暖的,都在堅硬的杯裡供養給你。杯之所以能裝水,因為杯內心如虛空,外在也夠堅硬。
堅硬的器,於是能承載眾多柔軟的水。堅硬乃浴火焚身而來,陶土未經烈火的淬煉,便不能承載柔軟的水。人的性格亦如是,能無悔承擔的情感,必從堅毅中生!
只有夠堅毅的性格,能裝滿一杯又一杯的感情,而不用擔心感情的重量與壓力損壞自己這個杯。
從柔軟的泥土,要燃燒到堅硬的性格,必須經歷“火”這元素所施加的洗禮。
泥土經過火所給予的變化,然後才成為堅硬的陶杯、陶器。人生的成長不也是一樣?劇烈的變化之後,人才有可能變得更成熟,更「成器」。
為什麼孟子要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因為“燒鍛”這樣劇烈的變化,就是能讓一個人「成器」的最直接的方式。
劇烈的焚燒是很痛苦的。君不見多少半成品的陶杯,在窯中燒到一半,就脆裂了。君不見古今多少自命英雄豪傑之士,卻也半途夭折,捱不過生命之火的燒煉。
悲劇能催發出人身上的淚水。人們在接觸悲劇的同時,內心彷彿也正燃燒起一絲絲火焰,自我淬煉。但歷史上那些悲劇主角們所感受的淬煉,其實遠較平常的觀眾們的感受更為劇烈,更為痛苦;內心的掙扎,幾欲讓整個生命脆裂。
一個傑出悲劇作家的內心世界,必定也經歷過超越一般人的淬煉程度,因此才能更深刻清晰地體會人生與世界痛苦之面貌實質。
「淬煉」從來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堅毅」也一樣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承擔」依然不是件輕易的事。你手中的這杯,承擔著水的杯,或許是折損了多少殘敗夭折的杯子後,所僅存的淬煉後的,百中無一的完美堅硬之杯呀。
圖:柴燒壺 創作者:包榮華
http://www.lifeart99.com/teapot.htm◎●◎◎
“火”這一詞彙,在古希臘、古印度、古中國,其代表的意義,都含有「炎熱、膨脹、變化、蛻變、向上昇起」的意涵。所有的物質一旦接觸到溫度夠高的熱焰,樣態必定都要改變。這也如同人的生命,一旦接觸到巨大事件的歷練,性格都要有所改變。激烈的生命事件,可以讓有些人磨練得更堅毅更堅強,也可以讓另一些人承受不住,生命力就此燒乾、枯萎,甚至脆裂。
火永遠是向上沖的,因此火的個性,永遠不會向低下的世界低頭,或是向軟弱的事物妥協。縱然偶爾有風來,欲強力地干擾方向,火也不過是暫時的順著風,卻依然保持向上沖的大原則不變;待到風平靜了,火的樣貌立刻就恢復到了原樣,以三角形的尖端、金字塔般的尖頂,刺向天空,刺向那遼闊無垠的虛空,然後與虛空合而為一‧
在修練瑜珈的人來說,「拙火」是一種生命中本有的靈熱;這種熱能是一切生命力本然的能源;這種火不同於一般物質世界的火,看不見、摸不著、感受不到其溫與燙‧然而,許多靜坐過的人都知道,「拙火」確確實實存在於自己的身體當中,更精確地說,是存在於自己對身體、對宇宙的意識當中。
藉由拙火的修練,瑜珈士可以將生命之能提昇,將生命中所有的痛苦、不安..等負面因素焚燒殆盡,淨化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心靈清澈如藍天,開朗如虛空,達到近似於天人合一的境界。
生命中所有的蛻變,不也像瑜珈士的拙火一般嗎?除了冥想的拙火之外,人生中那許多革命般的熱情、嘔心瀝血的文學作品、偉大的音樂藝術、數十年如一日的執著….,這些巨大心靈的力量,不也正是另一種型態的拙火,來將生命進行淨化、焚燒那俗世中許多污濁的空氣?
為何聖經中的地獄,是個充滿烈火的焚場?那作惡多端的心靈,若不投向充滿烈火的地方,又焉能有淨化的可能?
梵谷的畫作裡頭,有許多流動般的色彩線條,有人說這看起來像火焰的流動。誠斯言哉!梵谷的生命歷程,不正是以火焰般的熱情來昇華一個畫家的生命嗎?無怪乎許多人當看到梵谷的畫作時,會感動得流下眼淚;這眼淚,如同宗教上的感動淚水,這其實是淨化生命的浴水!
圖:梵谷 隆河星空
http://zhuaxia.com/pre_channel/4676584/5◎◎●◎
火的個性不同於水。水喜歡滋潤所有的流過的地方,滋潤洗過的事物,永遠是受著地心引力而下沉,永遠隨著環境的轉變而改變形狀,而適應環境;火卻永遠是那麼固執,固執於燒鍛,那麼地有恆,有恆於焚毀,方向也是那麼一致地、專注地上昇,不肯低頭屈就於環境。
甘露、甘霖、…這些用來形容水的詞彙,都說明了水的性格是柔軟的,有時甚至是施予滋養的;然而火卻如此地具有破壞力,一直要將所有有質量有體積的物質,給予三態的變化。
當水遇上火,經常免不了一番衝突惡戰。不是水勝就是火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當水勝利了,火就被迫熄滅。當火勝利了,水就被飄為蒸氣。
然而,在所有兩極對立衝突的事物當中,偉大的哲人總能於焉覺悟到甚深的智慧。在水與火當中,亦不例外。
易經當中有「水火既濟」的觀點。當水與火勢均力敵且維持一種微妙平衡的時候,可以不必是你死我亡的惡鬥,更有機會成為互助合作,共創新生的朋友。
地球上的萬物生命,最能體會這種水火既濟的偉大。植物必須吸收地表的水分,與天空中的陽光,才能行光合作用。陽光就是火,就是能量。這股能量創造了所有生命不可或缺的氧氣。可以這麼說,這些氧氣,就是水火既濟的成果。
而地球上,大海中任何一顆小水滴,都要畢生經歷無窮的水的循環。從一滴雨,降落到地表,滲入地底成為地下水,再被植物吸收,釋放到空氣中,成為雲氣,再飄到高山,成為嵐霧或溪流,之後再潺潺流入大海,或向北極與南極移動,凍成冰山。維持這樣水循環的奧秘是什麼?答案就是太陽,也就是火。
因為吸收陽光的能量的增多或減少,就導致了水的型態與位置的變化,如此從冰、水、雲、霧、氣、海,週而復始,循環不已。天地就彷彿一個巨大的循環壓縮機或蒸氣引擎,不斷地運轉,不斷地調節天地萬物的環境溫度,不斷地供應能量給萬物。
整個地球萬物,之所以欣欣向榮,正是因為水火既濟,互助合作的成果。在大自然巨觀的眼中,水與火,陰與陽,並非互斥,而是互融。
「水火既濟」的觀念應用在現實人生,就要知道,所有向上的、向理想勇猛前進的積極力量,與向下的、滋潤適應現實的靈活彈性,彼此要能相輔相成,互相為用。如同太極拳高手,柔若無骨,看似嬰兒般的肌肉,出拳時卻勁道強悍。體內陰陽調和,腎水與心火完美合作,可以百歲而鶴髮童顏。
圖:奧運聖火
http://www.btv.org/img/2003-07/10/0510061.jpg◎◎◎●
火,這詞彙從來都與光、熱放在一起。或可說,火就是光,火就是熱。
在看到太陽那光耀萬丈的熱能之後,地面上所有的生物都會感到自己的渺小。這渺小的感覺,是因為自知光度與熱度,永遠比不上太陽的緣故。
但我要說,別小看任何一道小小的光明;哪怕只是一支小小的燭光,已經足夠照亮整個原本漆黑一片的密閉暗室。
對於原本漆黑一片的暗室來說,一支小小的燭光,已經是光明與黑暗,天堂與地獄的分野。
一個有限空間的世界,如密閉的暗室,你所看到的一道小小光明,就已如同是世界上最亮的光,唯一的太陽。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顆足以照亮全世界的太陽。每一個人內在的“全世界”,就像一個有限空間的房間,只需要一點點的光亮,就能照亮屬於他的整個生命,整個世界。
「生命的光和熱」指的不就是那顆太陽?
「燃燒生命」指的不就是那勇於投身向火的淬煉?
剛開始學習游泳的人,必須勇於投身向水,才有學會游泳的可能;而這需要勇氣;
對於生命亦如是,提起這樣的勇氣,便能開始燃燒生命,便能開始在生命的火海當中,學會游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