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與守成, 孰難?
開創初期, 蓽路藍縷, 物力維艱, 既難且苦. 走前人少走之路, 任披荊斬棘之責, 一路的尖石銳角, 無非是以一己血肉去磨平. 等打出一片天, 累累傷痕的殘軀卻不知還能撐幾年? 但相對地, 那種完全發揮自己, 和心愛的人或披肝瀝膽的兄弟一起打拚努力的過程卻又何嘗不是意氣風發的令人欣羨?
守成中期, 承先啟後. 有前人打好的基礎, 這是幸福的. 但既要繼承前人的志業, 開創自己的事業, 還要培訓下一代. 亦可謂責任重大. 表現的好, 人家說是前人庇蔭. 表現平平, 永遠活在前人陰影. 表現欠佳, 會被批敗家. 棄祖宗基業另行突破, 會被說是數典忘祖. 明明已賠錢了卻還是得撐下去, 綁手綁腳不能像前人一樣說幹就幹. 而且好日子過慣了, 要過苦日子是萬萬不能. 在令人羨慕的第二代金湯匙光環下, 好像總會有些心酸無奈.
台灣以前的十大建設是在刻苦舉債的情況下建起來的. 我們的那些前輩打拚的結果才有經濟奇蹟. 而之後的各任政府亦無不推出新的建設以求國家更發展. 建設向來是最可看出政績的. 政客的政見就是建設, 經費來源也來自建設. 於是我們看到高架道路橫跨天空通往各處. 和各式新工程如火如荼的進行.
但, 有沒有人想過. 那些建設能用多久? 百年? 十年? 一年? 它們可不是永遠不會壞的. 像台鐵是自日據時代留下來的. 一路修補加掛, 到今天還能跑. 雖然大家都知道它很老舊很爛了, 但是有人願意將它全面翻新嗎? 國人又能容忍這段翻新期間的不便嗎? 再說, 全國各地各處的橋樑. 多少座是危橋了. 高屏大橋現在還在, 還算有名的關渡大橋也列名其中. 好像是名單公佈了, 我們才驚覺到它們也已經有些年歲了. 水庫也有同樣的問題, 鯉魚潭是日據建的, 從建好到現在就是這樣了. 德基水庫歷經多次土石流也等於廢了. 其他已淤積的水庫也是不可能靠疏濬復活的. 以時間來講, 現役的水庫早晚都會因為淤積而失去功能. 到時, 問題不是靠建新水庫就能解決的. 因為已經剩下沒幾個合適建水庫的地點了.
建設要錢, 維護要錢, 重建也同樣要錢. 但大家都比較看重建設, 動土, 剪綵, 都有一大票人到. 建好後的維護則是默默的進行, 像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 直到車子顛簸了才教人大罵這路是誰修的. 而重建更是別提, 還能用就儘量用, 要重建就要錢, 政府財政已經短絀了哪還有錢來重建這些前人的建設? 誰又敢在還能用的時候就把它給拆了. 於是只好鞠躬盡瘁了, 沒倒之前是不可能重建的.
如果現在全面翻新台鐵和當年的十大建設, 恐怕我們的政府會破產亡國.
苗栗的龜山大橋就這麼倒了. 舊的不去, 新的不來. 只希望去舊的時候, 能像這次一樣幸運, 沒有人剛好在橋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