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甚至,其實我還可以再多說些什麼?
本來,這部小說之中,竣揚面對自己的病,乃至於他留給涵涵的札記本裡的一字一句,並不是這麼樂觀、充滿生命力的。因為我一開始只是很變態地想把這部小說寫得愈悲愈好,所以竣揚札記裡的文字都充滿了對「有一天會離開」的感傷。而琦琦一直以來因為發現她會愛上的是女孩而不是男孩,這樣的生命型態讓她有一種內斂的憂傷,並且隱藏起來不為人知。她選擇靜靜守候、陪在所愛的涵涵身邊,但是這樣的她卻時時感到自己的生命因此充滿矛盾。她習慣一個人讓憂傷在抽菸的時候暫時釋放,但,這種充滿封閉的釋放,並不能真的釋放琦琦壓抑的心情。所以琦琦一直有離開臺灣換個地方放逐自己的念頭。直到她真的意外去世為止,她是帶著完完全全的憂傷離開的。她也並沒有打算把自己的心完全留在札記本而讓阿茂、涵涵等人知道。但,最後你們在小說中看到的竣揚跟琦琦,都已經不是我剛剛說的那樣了。你們所看到的竣揚是一個為了活下去而始終勇敢面對病魔的人;而琦琦,在竣揚再一次住進醫院以後,她看到了竣揚對生命的努力,感受到竣揚一直為了「好好活下去才能感受更多」而努力著,慢慢地,她也在竣揚這樣的態度之下,學著釋放自己、更真實地去感受活著的自己。琦琦開始用札記本紀錄心情,是竣揚建議的。她因為竣揚的建議而做這樣的嘗試,用文字記錄自己最真實的心。並且一開始的文字非常憂傷,但是到最後出國前寫的那一篇,你們會發現琦琦寫札記的心情有微妙轉變了。小說之中,有幾頁是涵涵沒有看完的部份,阿茂大哥直接翻到了最後一頁,涵涵直接先看了琦琦寫的最後一頁。中間那幾頁我沒有寫出來琦琦到底寫了什麼。但是,那幾頁其實就已經是琦琦寫在札記的心情正慢慢轉變為認真感受自己、感受「活著」的過程。原本不輕易將真實的自己示人的琦琦,最後因為札記本的心情書寫,逐步找到完整的自我。如果讀到最後,你一定也會跟我一樣確信:琦琦已經不再是個獨自用菸的憂傷來釋放自己的女孩了。而因為琦琦跟竣揚同時愛著涵涵,所以,竣揚選擇將札記本裡的東西與琦琦分享。因為就像阿茂大哥後來對涵涵說的,竣揚愛涵涵的心情,只有琦琦會懂。竣揚跟琦琦在那段時間就像是在寫交換日記一樣,彼此是知心的密友。最後,竣揚雖然離開了,而琦琦也在不久之後車禍去世,但是,僅管他們都已經離開,我相信你們也會跟我一樣同意:他們在離開之時,都已經曾努力去面對自己真實的生命,更真實地感受「活著」。
為什麼會有上述的這些轉變?這是因為寫作到最後,我因為一個偶然所見,而影響了我筆下的竣揚、琦琦看待自己的生命。
我要謝謝台大PTT Anti-Cancer板之前的板主clessa。
關於clessa,其實在《天堂裡的候鳥》一開頭以及竣揚所寫的札記裡,都有提到過,clessa的本名是均瀅。她是一個我不認識的女生,但看過她的文章以後,卻會被她充滿生命力的文字深深打動。均瀅是一個始終不放棄活下去的信念及希望而努力的堅強女孩。我之所以會知道均瀅,是因為有一天寫這部小說已到尾聲的時候,我上網搜尋癌症相關資訊,不經意逛到台大PTT BBS的抗癌板,也不經意看了抗癌板精華區的一些文章,其中,一個ID是clessa的網友,也是抗癌板之前的板主,她寫了很多的心情,讓我瀏覽了之後覺得她很特別而且很堅強。讀了幾篇之後我知道clessa的年紀已經跟癌症拔河了五年之久,她的文章中透露著對化療的害怕及厭煩,但卻又以想要活下去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克服著這些巨大的害怕與厭煩。看著看著,我不禁連到她在無名小站的網誌連結,才知道她在二○○七年五月已經去世了。並且,在她生命的最後半年裡,縱使醫生已經宣判安寧療護,她仍然不認輸,決定再做一次化療一搏。即使她知道再一次忍受化療帶來的龐大痛苦,奇蹟能眷顧自己的機率依然渺茫,但,或許就像她曾在自己文章中這麼說自己:「我沒有完全的自信感,也沒有完全的自卑感;……我沒有絕對的樂觀積極,也沒有絕對的悲觀喪志;我沒有真正的坦白,但也做不到完全的隱瞞;我也沒有勇氣,但我做不到退縮;我做不到好,但是我也做不到壞;一直以來就是這樣,但是,這就是我吧!」所以,她努力到最後也不願意因為一個宣判就這麼放棄了活下去的希望,因為這就是她。
無論是PTT或是網誌裡的文章,均瀅都真實紀錄了她長期患病治療的心路歷程與點點滴滴,讓看過她文章的人都會對她印象深刻,深深感受到她是多麼勇敢堅強並且積極地熱愛生命的女孩。我看了她網誌裡其他抗癌的心路歷程,還有她擺在相本裡的照片,看到她努力感受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只因為她還能活著、還能呼吸。其中,有一個相本讓我印象很深,那是她住院化療時拍的照片,雖然滿臉病容,依然看起來一派樂觀開朗,甚至還跟她文章中一直嚷著很怕很抗拒的化療機器一起合照,還在旁邊比出YA的手勢。我想,看到這樣的照片,我真的很佩服她能拿出這麼多勇氣與堅強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病與漫無止盡的療程,並且即使再痛苦、再難受也不會放棄想要好好活下去的信念。她的文章中有一段寫到長期在抗癌板瀏覽文章並且在板上書寫的心情:「可以看到有人一起在努力的話還是覺得有力氣多了,總比老是看到那些不重視生命不珍惜生命的氣好多了,最討厭那種什麼都不懂自以為是全世界最悲慘的人,然後自以為看破人生的人,吼~~!!本姑娘就是看不爽這樣。」
這段話真可以說是一記當頭棒喝,會讓人覺得還能好好地活著、還能去做很多事的人如我,真的不應該對生命有太多的抱怨。只要健健康康,就可以做好多好多事,這已經是上天給予我們最大的禮物。
均瀅一直不斷寫到她很努力想要活下去的信念,其中,有一段給我的印象最深:
「那天晚上改了化療的藥,重新開始了另一個療程。隔了兩三天,不知道為什麼,開始發燒疼痛,……我的骨頭好痛,我哭著要求幫我止痛,好不容易止了痛,我血壓卻低得嚇人,無法下床不說,我一直很想睡很想睡,血壓降低到了一個極限,我開始陷入半昏迷狀態,醫生說是休克,護士醫生們來來去去,抽血驗尿想找出血壓低的原因,懷疑感染但細菌培養卻一點異樣都沒有。
我不敢睡著,但我卻疲倦得連呼吸都快撐不住,我覺得我一睡著,我就會忘記呼吸了,我努力試著跟我媽說話,因為我知道她很擔心很擔心,我很努力的撐著,一度我好想就這樣睡著就好了,就這樣一直睡著,什麼都沒關係了,可是我做不到,我很努力的打起微笑,撐著撐著,隔一下昏過去又會嚇醒,我才知道,原來我多想活下去。」
看到文章中那句「我才知道,原來我多想活下去。」我真的無法形容這些微弱卻又堅強的字句裡,有著多麼令人無法想像的龐大信念:「活下去」。讀完《天堂裡的候鳥》的讀者看到這邊或許也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竣揚其實有一些均瀅的影子(我後來甚至想到一個有點牽強但總覺得像是冥冥之中的巧合:「竣揚」跟「均瀅」這兩個名字有一點諧音關係~笑)。當初我是在小說已經快寫完的時候閱讀到均瀅的文章,而後這部小說經過一修、二修,在這之中我不時重看均瀅的文章。而後我發現我有種欲望,想把均瀅那令人感動、堅持要努力活下去的信念與精神融進小說裡。在小說經過一修之後我的後記尚未寫出來,二修前夕我透過網路,在均瀅朋友的部落格上留言尋求協助,經過她們的幫忙轉達,我與均瀅媽媽聯絡上。我向劉媽媽(均瀅媽媽)表達想把均瀅的精神寫進小說裡的事,以及向她徵求同意能否徵引一些均瀅文章中的話在這篇小說後記之中,劉媽媽欣然同意,在此我要謝謝劉媽媽,以及幫忙我聯絡上劉媽媽並鼓勵我在小說裡寫進均瀅的均瀅友人(對不起因為不認識妳們,不知道妳們的名字,但是真的很感謝)。劉媽媽說均瀅生前就想過要把寫過的文章出成書,這樣大家就不會忘記她,她說均瀅生前最怕的事就是別人會忘記她。劉媽媽也說,由於均瀅生前的最後半年身體狀況很差,所以幾乎已經沒辦法打字,很多文章都還沒完成,她想幫均瀅繼續完成,但是短時間之內還沒有辦法沉澱心情進行這件事。然而,若我想引用她的文字,讓更多人知道均瀅的勇敢,她是十分樂見的。(劉媽媽當時是怎麼說的我已經記不清楚了,不過大意大概是這樣。)所以,取得同意之後,我邊二修《天堂裡的候鳥》的小說稿邊寫後記。在修稿的過程中,我又把均瀅寫過的文章來來回回地看了兩、三遍。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啟示。我想雖然我不認識均瀅,但是在寫作到近尾聲時,能夠因緣際會拜讀到她充滿生命力的文章,也讓我在寫作這部小說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對生命的啟示,這對我來說是很奇妙的際遇。真的很謝謝她。而在這篇後記到了三修的時候,我也與均瀅的妹妹千瀅聯繫上,千瀅提及一個讓我很感動的事,所以也想在這篇後記當中寫出來。千瀅說她姊姊在數年前其實就已經被別的醫院宣判幾乎是癌末了,但是她姊姊卻不想就這樣輕易放棄,於是在轉院治療時,於林口長庚幸運地遇到願意支持她活下去的信念的王醫師,王醫師被均瀅感動之後,始終不放棄她的態度,均瀅及其家人一直充滿感謝,均瀅在生前最後一個聖誕節裡,做了一張手工卡片給王醫師,在她去世以後,王醫師也很難過,而後,那張卡片就掛在他的診療間,紀念他跟均瀅一起合作,與生命搏鬥的種種回憶。
此外,均瀅的朋友也說:「均瀅生前最害怕的事,就是別人忘記她;她最執著的事,就是希望大家都知道她很勇敢!」我想,在天堂的均瀅並不需要去擔心這些的,因為她為了活下去而始終努力、始終勇敢的精神,不管多久都會讓所有認識她或不認識她的人感動。至少,一個不認識她的網路小說寫手,就想在自己的小說裡紀錄她這樣的精神,並且用文字讓自己記得她的字裡行間所傳達給人們的撼動。所以,我讓竣揚感染均瀅生前對抗癌症的樂觀堅強、以及始終不放棄活下去的希望的努力態度。也因此,本來一開頭有點消極的文字,寫到最後也就全改了。我重新思考了生命該在最後變成什麼樣子,才能讓「死亡」帶來的離開,充滿更多意義。就像均瀅在自己文章中曾這麼寫道:「人到最後都避不了走上這條路,只是早晚而已。這件事情大家好像都知道,只是真的要面對的時候卻都怪怪的。」我希望竣揚可以帶給還活著的涵涵等人真正的天堂:某些關於生命、關於「活著」的思考,以及努力感受當下、活在當下的啟示;還有,在免不了要面對「死亡」的時候,也能試著學習去面對會讓人不習慣而充滿感傷的變遷,並且要從回憶的感傷裡走出來,並帶著新生的心情繼續好好過生活。若是能夠瞭解這些,那就會發現竣揚最後真正飛翔的天堂所在。因此,最後我把竣揚的留言重新做了修正。我想,讓竣揚以「努力活著」的態度離開,並且讓他人心中關於他的回憶也能重新起飛,將是對還活著的人最好的禮物與啟示。
而劉媽媽在看完這篇小說後記初稿後,回信給我:「我感謝妳對均瀅的讚美及敘述,她真的是一個善良又可愛聰明的女孩,自從生病後,她常常對我說,對不起,因為她的生活起居一切都要我照顧,她不會怨恨媽媽沒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正值青春的生命,當同年紀的同學正忙著讀書、約會、享受生活的時候,她已經被病痛苦的折磨著,無法自理一般人視為簡單的基本生活,她一直是樂觀、堅忍地對待身邊的人,但是,內心的孤獨,無法言喻,她曾經哭著告訴我,『媽媽,雖然這個世界對我這麼不公平,但是,我還是很愛這個世界,如果有一天我不在這個世界時,您不要恨這個世界,您還是要好好的生活,繼續愛這個世界』。」從劉媽媽信裡這段話,我想均瀅的生命告訴了所有認識她或不認識她的人,很重要的一件事:不管遭遇到什麼事,都要好好堅強,好好愛這個世界。
這是關於「活著」最重要的一件事。
若是妳看見了候鳥,記得問牠:
哪裡有不是白色的天堂?
因為,那裡才會是我最後真正想要飛翔、並且恆久棲身的地方。
妳會在這樣的地方找到我的。
故事到這裡結束了,希望看到這裡的你,若也曾是一隻對生命、對某些回憶徬徨的候鳥,但願你也能夠體會竣揚的天堂,並且找到它。也謹在故事末以這篇堪稱是商周網路小說出版史上最長的後記,獻給在天堂飛翔的天使均瀅,以及均瀅的家人、朋友們,還有閱讀完這部小說的你。
2007/10/28 Vela(海揚)寫於政大宿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