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08 17:39:39| 人氣3,09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蕭斯塔高維契百年誕3】第12號交響曲「1917年」

綜觀蕭斯塔高維契的15首交響曲,可略分成兩大系統,一個系統是像《第1、5、10號交響曲》屬沒有標題的絕對音樂,另一個系統則是像《第9、11、12號交響曲》屬於設定敘述劇情的標題音樂。

《第11、12號交響曲》除了同屬標題音樂外,他們還與《第13號交響曲》同屬「革命三部曲」。這套三部曲的創作前因,是因1953年史達林死後,接手領導的赫魯雪夫興起一陣批史的鞭屍風氣,使得在史達林時代被禁演的蕭氏音樂,得以獲致平反,藝術創作嗅到一絲自由氣息。

四年之後,蕭斯塔高維契創作《第11號交響曲》,以俄國第一次革命的「1905年」為標題。1961年秋天再以緬懷偉大的革命領袖列寧為由,創作《第12號交響曲》「1917年」,將樂曲獻給列寧,透過音樂傳達他偉大的形象。


●長期被低估的交響曲

事實上,這首完成於1961年的《第12號交響曲》,一直被拿來與《第11號交響曲》比較,也長期地被低估。

跟《第11號交響曲》相同,《第12號交響曲》一樣走守舊風,不過這首作品的音樂性非常好,四個樂章連續演奏不中斷,而且各樂章有預設的標題。或許是強調彰顯列寧的「偉大」,因此音樂性格相當光明正派,情緒直接明顯,並沒有太多隱晦涵義。

不過也有人嘲諷,《第12號交響曲》比起《第11號交響曲》笨拙(clumsy)許多,四十分鐘的描寫性交響曲,完全欠缺張力、悲劇壓力、情感,只剩一個巨大空洞的軀殼,就像某些好萊塢的大爛片,漫無目的地演奏四十分鐘。這樣的評論或許有欠公允,但也某種程度說明了,為什麼《第12號交響曲》長期受到低估。

其實,《第12號交響曲》內涵上與《第11號交響曲》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沒有在每個樂章都採用革命歌曲(《第11號》用了6首)為素材,而是透過管絃語法把列寧的形象、共黨的精神、革命的熱情形象化,成為一首強調「精神力」而非「劇情描述」的戲劇交響曲。


●獻給革命家列寧

《第12號交響曲》標題上的「1917年」,其實就是帝俄垮台,列寧領導社會主義革命之年,也是全人類文明首度的社會主義革命,俄羅斯人民獲得解放,事件震撼全球。因此,對於蕭斯塔高維契來說,格外有意義。因為該年4月,當時只有10歲的蕭斯塔高維契,曾經親眼目睹列寧到達Petrorad知名的「芬蘭車站」,從此列寧「人民解放者,偉大革命家」的形象就深深烙在作曲家的心靈。

蕭斯塔高維契在《第12號交響曲》總譜上寫有「紀念列寧」(To the memory of Vladimir llyich Lenin)字眼。列寧的人格特質,或許對我們來說陌生,但在當時卻深受俄國人愛戴,尤其他充滿個性的、十足煽動的革命情操,儼然成為俄國民眾的血液DNA。而身為國家級的作曲家,蕭斯塔高維契以革命家列寧、引領人類進入新生活領域為題創作交響曲,也就不足為奇。

其實,早在蕭斯塔高維契寫《第5、6號交響曲》期間,就打算用馬亞可夫斯基(Mayakovsky)的詩作「列寧」,寫一首帶有合唱的交響曲,但由於德蘇戰爭爆發,讓他無法繼續創作,所以這個構想一直停留於草稿階段,直到多年後才在《第12號交響曲》上,完成描繪列寧的創作意志。

這首大型管絃編制的交響曲,作曲家建議弦樂群至少需要64位演出者,同時敲擊樂器也在樂曲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須以恢弘的管絃效果與張力,才得以最完美地呈現終樂章的高潮。

首演,此曲完成之後,先於1961年9月,先由莫斯科作曲家同盟的兩位青年作曲家:莫賽.華英貝格以及波利斯.柴可夫斯基,以雙鋼琴聯彈試奏演出。之後,同年10月1日,在列寧格勒由穆拉汶斯基指揮列寧格勒愛樂演出。


●第一樂章:革命的聖彼得堡Revolutionary Petrograd,中板Moderato--快板Allegro,奏鳴曲式

描寫革命時期的聖彼德堡,以昏暗的俄國情緒展開。作曲家原始的意圖,是想透過音符抽象地回憶列寧的年輕經歷。第一主題由大提琴以及低音大提琴強烈地演奏出來,隱約透露革命熱情的氣氛,也成為貫穿全曲的旋律。之後經過3/4、5/4、4/4等令人印象深刻、充滿變化的拍子發展後,在整個管絃強奏下,音樂進入快板,開始奏鳴曲式的呈示部。

呈示部的第一主題由低音管奏出,變形自樂章剛開頭的中板導入部主題,之後轉為弦樂群與木管開展後,革命歌曲「憎恨的坩鍋」由雙簧管與法國號吹奏出,並與第一主題交織發展,純粹以器樂表現列寧的革命情懷,令人惻目。

之後依然是由低音管導出第二主題,跟第一主題一樣象徵人民大眾的掙扎痛苦,數個樂念相互輝映,更加彰顯革命的熱火,音樂也進入令人興奮、血脈奔張的發展部。之後第一主題再現,「憎恨的坩鍋」也以原型出現,進入奏鳴曲式的再現部,其中由銅管吹奏出來的中心主題,令人印象最為深刻,音樂隨即不停止地進入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拉斯利夫Razliv,慢板Adagio,三段體

「拉斯利夫」是靠近聖彼得堡四十英哩左右的一個美麗湖泊,列寧於1917這個革命之年,藏身於此指揮反對運動。因此作曲家透過這個樂章,暗喻列寧是十月革命的領袖。

簡短鼓聲導出這個慢樂章,彷彿是列寧在十月革命之前的黑夜靈魂,第一、二主題都是由法國號所吹奏,帶有濃郁的俄羅斯牧歌情愫,讓這個慢板成為寧靜且充滿質感的樂章。不久後,法國號吹奏的第二主題,與熟悉的俄羅民謠混合發展,成為三段體的中段。之後長號再現第一主題,弦樂、銅管、敲擊樂器一同呈現幽默灑脫的語言。在弦樂群的顫音、撥奏之下,樂曲直接進入了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奧羅拉Aurora,快板Allegro,自由的三段體

「奧羅拉」是十月勞工革命時,在尼瓦河上砲擊冬宮窗戶,打響革命第一炮的巡洋艦的名字,作曲家用此象徵革命行動的展開,同時紀念列寧的過世。

開始弦樂群的撥奏,節奏自由充滿律動感,悄悄開始的定音鼓,簡直就是的宣戰的前奏進行曲,隨後的擂擊鼓聲更充滿爭戰氣氛。

蕭斯塔高維契把第二樂章中段的樂念變形,拿來當作象徵「奧羅拉」的主題,並用這個主題在進入三段體的中段時,展開自由的發展,並與新樂念不斷重組。進入第三段「奧羅拉」主題再現,管絃整體呈現爆發性的合奏,強勁地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人類的黎明Down of Humanity,快板Allegro--稍快板Allegretto,奏鳴曲式

形容經過革命之後煥然一新的俄羅斯,人民因而有了重獲新生的黎明之感,指的當然是列寧革命之後的新生活、新景象。

一開始是第三樂章終了的強勁合奏延續著,不久法國號歡樂明亮的吹出第一主題,之後管樂整體重覆強調這個第一主題。隨即,第一、二小提琴演奏出優美、宛如童話般的第二主題,發展部便是這兩個主題與前三樂章的主題糾結發展,全曲的中心主題也浮現。第一樂章那首革命歌曲「憎恨的坩鍋」主題也在此重現,象徵人民對勝利的歡呼,人類開展了生活新頁。

台長: 歐頭

celia
想請問您有較推薦之演奏版本嗎?
2011-06-09 14:40: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