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08 16:33:43| 人氣3,9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蕭斯塔高維契百年誕6】A大調第15號交響曲

雖說,蕭斯塔高維契的健康情況自1969年就開始變差,他也以配上男、女聲獨唱、談論死亡的《第14號交響曲》「亡靈之歌」,準備為自己的交響曲「蓋棺論定」。選擇像馬勒《第9號交響曲》一樣的議題,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合唱」一樣的人聲加器樂,來當作自己交響創作的墓誌銘!

但是,上帝卻願意給他更多時間,讓他有機會透過《第15號交響曲》,用另一種方式訴說自己的「交響曲完結篇」。因此,《第15號交響曲》有著濃厚的告別氣氛,而且內涵技法豐富,充滿各種明顯的挖苦元素,彷彿是蕭斯塔高維契對於自己的人生、創作形式的一種懷念與再會。

《第15號交響曲》寫作於1971年夏天,當時65歲的蕭士塔高維契,僅花兩個月的時間就譜寫完成,甚至住院時也振筆疾書,他曾表示:「這首曲子吸引我持續譜寫的程度,真是破天荒的頭一遭。」這是一首標準四個樂章的純器樂交響曲,全曲演奏時間約40分鐘,作曲家對此曲唯一完整的闡述是:「包含大型敲擊樂器群的管弦樂曲」。


●描繪自己的一生

先前提到:「蕭斯塔高維契在此,用另一種方式訴說自己的『交響曲完結篇』。」所謂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借用」!蕭士塔高維契的傳記作者艾瑞克.羅斯伯利(Eric Roseberry)認為,作曲家深切渴望,在此曲描繪一幅從童年到入土的音樂自畫像。

因此,就像他獻給列寧的《第12號交響曲》一樣,透過管絃語法把列寧的精神形象化。在《第15號交響曲》中蕭斯塔高維契把自己的音樂生涯形象化,他借用對他影響深遠的作曲家的作品段落,像是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華格納《尼貝龍根指環》的命運動機、葛令卡以及自己舊作主題,把這些素材通通交織到樂譜中。

因此,從四個樂章的標題看來,此曲一點「花樣」也沒有,但音樂內涵卻可說是蕭氏語法「傾巢而出」!他自己多首交響曲的主題與音型,也都在本曲中被大量的引用與發展。全曲形式與面貌回歸純粹的器樂曲,包括創作手法的本質,及呈現的透明音響效果,也都彷彿回到《第1號交響曲》,有點走向海頓、莫札特的古典制約風,尤其配器不若前面幾首交響曲厚重。

此曲編制是完整的交響樂團,加上大規模的敲擊樂器,包括管鐘、木琴、鐘琴以及鋼片琴等等。首演於1972年,由作曲家的兒子馬辛‧蕭斯塔高維契(Maxim Shostakovich),在老爸親自監督排練之後,於莫斯科音樂院的大音樂廳指揮莫斯科廣播交響樂團首演。


●第一樂章:稍快板Allegretto

第一樂章象徵蕭斯塔高維契的純真童年,他回憶自己在玩具店景象,曲中借用許多音樂,其中最知名的當屬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中最終部分的主題,這個主題一共出現五次,其中木管演奏一次、銅管演奏四次。連蕭士塔高維契之子、此曲首演者馬辛也表示,「這是老爸幼時,最先喜歡的旋律,他對羅西尼的音樂曾深深著迷。」

樂章由長笛獨奏生氣勃勃、另人興奮的開始,隨後跟著低音管,緊接著是精力旺盛的低音弦。全曲自始至終都以相同速度前進,幾乎都是2/4拍,僅10小節變換成3/4拍。蕭斯塔高維契在此捨去傳統奏鳴曲式的呈示、發展、再現,改用他自己獨創的樂曲結構法,有點像是奏鳴曲式+循環曲式+變奏曲,而且運用得十分精妙洗鍊。


●第二樂章:慢板Adagio

由銅管莊嚴的平行三度聖詠(Choral)合音展開,之後大提琴奏出悲傷的宣敘調旋律,情緒持續在多愁善感中冥想,這樣的對話持續三次之多,然後節奏轉為四拍,並且進入送葬進行曲,轉由長號主訴著旋律。

此第二樂章扮演全曲最重要的徐緩情緒,自始至終強調作曲家常用的哀傷《送葬進行曲》,此類曲子用在交響曲中,可說從貝多芬一脈傳到馬勒,再由蕭斯塔高維契承接,蕭氏《第1號》第三樂章、《第4號》終樂章、《第11號》第三樂章也都採用,鍾愛程度可見一班。

直到小提琴獨奏引領出管絃的濃烈爆發之聲,在全樂章271小節中,管絃強烈齊奏其實僅有13小節,可說驚鴻一瞥。不久,音樂又回歸平穩深沉的慢板,在鋼片琴與鐘琴引進低音大提琴獨奏,銅管聖詠再度出現,加上弱音器以平行五度和定音鼓再度奏出送葬風,預告了音樂將逐漸接近尾聲。

此樂章另一精采之處,是調性與非調性的漂亮混用,一開始充滿調性的對話,充分調和之後的非調性元素,蕭斯塔高維契證明自己過人的創作技法。


●第三樂章:稍快板Allegretto

第二樂章沒有停止直接進入此段,帶著野性、滑稽、詭異、諷刺的風格,是蕭氏得以「笑傲江湖」特有的詼諧曲風,

豎笛吹奏著前後樂章呼應的正反音型所構成的第一主題,帶點苦澀、諷刺味道,第二主題則由小提琴獨奏,充滿附點的活力與跳躍的斷奏。蕭斯塔高維契名字開始的四個字母D S C H (象徵D -E flat -C –B四個音),可以不時聽到出現。

再現部由弦樂擔綱,與開頭的木管形成對比,中段仍由小提琴主奏,並且進入宛如小提琴協奏曲 的後半樂章,最後五小節結束由鈴鼓、響板、木魚、木琴演奏,十分具有特色。或許,蕭斯塔高維契藉著這個樂章,嘲諷著自己的一生。


●第四樂章:慢板Adagio—稍快板Allegretto

這首兩管編制的交響曲,卻用了十四種打擊樂器,尤其在這個第四樂章表現最吃重,呈現豐富有趣的音色組合,在慢板轉稍快板之後更顯活躍。此樂章還可聽到類似他《第7號交響曲》著名的節奏型態,以及《第4號交響曲》的音型。

樂章一開始就可以聽到華格納《指環》中的命運動機被「借用」,在整個樂章可以聽到八次之多。其實如果仔細用耳朵找,甚至可以聽出華格納「諸神的黃昏」中的《齊格菲送葬音樂》的節奏,以及《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開頭音型。接著命運動機之後出現小提琴優雅的旋律,這是取材自葛令卡的歌曲。

中間部是以大規模的頑固低音帕薩喀里亞(Passacaglia)舞曲形式寫成,再加上14小節的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音型的低音弦撥奏,構成七段變奏。蕭氏在此所用的頑固低音配上變奏的手法,與布拉姆斯《第4號交響曲》的終樂章有異曲同工之妙。

音樂第七段變奏時,管絃合奏形成高潮,管絃總奏只佔全樂章381小節中的8小節,運用得相當節制。蕭氏將14項打擊樂器作了系統、專業的分類,包括高音不確定的9種,分別是金屬3種:三角鐵、鈸、鑼,木質3種:響板、木魚、鞭子,有皮膜3種:大鼓、小鼓、高音長筒鼓,另外3種有律的:木琴、管鐘、鐵琴,再加上鍵盤的鋼片琴以及定音鼓。

尾奏後回到稍快板,命運動機、帕薩喀里亞均再現,鋼片琴、短笛狂飆、快速弦樂強奏,最後弦樂持續和絃的拉奏對抗敲擊樂器,構成這個交響曲的最後一幕,情緒與其說是勝利不如說是沮喪。


●很難不成交響曲大師

在蕭斯塔高維契生命最後的四年裡,他不再提筆寫任何的交響曲。換言之,他已用《第15號交響曲》為自己的交響生涯,劃下完美句點。

隨著《第15號交響曲》於1971年問世,他的最後一首四重奏《第15號弦樂四重奏》於1974問世,最後作品《中提琴奏鳴曲》於1975年7月問世,他則死於8月9日。自此,交響曲創作淡出樂史主流,之後的作曲大家們,在這個題材上顯得欲辯無言。

在蕭士塔高維契俄國故鄉之外的聽眾,也對他的交響曲興趣最高,總是把他看做是「交響曲作曲家」。1974年2月BBC一位製作人遠赴莫斯科製作節目,向他提問:「為何您偏好交響曲式?」。蕭斯塔高維契答覆此無厘頭問題: 「我想閣下的問題不太恰當。其實,我寫了非常多不同作品,編號已至143號,只有15首是交響曲,我寫的樂種變化無窮。」

誠哉斯言,蕭老說得沒錯。但他這15首交響曲,卻像15座聳立天際的大山般,擋在樂迷眼前,幾乎蒙蔽了他其他作品的能見度……。

台長: 歐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