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想過
流動 其實是很重要的
不流動的水 久了會發臭
不流動的空氣 是窒悶
不流動的心靈 會在自己的世界裡面打轉鑽牛角尖
像是音樂一樣
音樂也需要有流動的旋律才能緊獲人心
無論是抑揚頓挫的音符聲調
或是輕柔的吉他撥弦
或是深夜的大提琴詠嘆
那種流動的靈魂樂章
總能輕觸到你耳朵深處 在心底盪出美麗的漣漪
有天沿著康河走到 Granchester
發現這條河也有發臭的地方
不過觀光客很少踏足到此就是了
在國王學院前面 依然是人聲喧嘩
撐蒿的船影在水面上顯得擁擠忙碌
要能夠好好正視自己的心 自我整理
需要多少時間和流動的力量呢?
不流動的地方
像是自我的積習,還有慣性的想法反應
很多東西 得重新審視 重新思考
才能再度製造出清澈的溪流
有了這樣的領悟
再如何的忙碌
我也努力的抽出一點時間
每天慢慢釐清自己的心靈 做點掃除的工作
也更仔細的去檢視,遇到同一件事情時候別人的反應和我的反應,哪裡不同
跳脫出來客觀的比較和探索
為什麼遇到事情 我會這樣想這樣反應
當自我開始發問的時候
會開始慢慢的會心一笑
這些 都是自己的個性使然 不是嗎?
而這些個性呢?
來自於成長的家庭 父母的態度還有周遭環境等
深入觀察,我們會發現
其實我們遇到事情處理的態度或是一些反應,跟我們的父母有相似的模式
有了這樣的理解
你可以決定是否要更改這樣的模式或是習慣
創造出不同的流動旋律
聽起來很抽象,做起來不容易
因為習慣畢竟跟了我們許久
甚麼時候養成的? 你或許會聳著肩說:好久了耶,我也不知道。。。
然而當你有開始觀察自己習慣的一個念頭
你會發現這樣的觀察是有趣的
很多反應我們都是出自於習慣,很少再去思索為什麼
有了這樣的觀察念頭
生命的清流也能更加活躍澄澈
不妨試試看囉 :)
(圖一攝於倫敦 piccadilly Circle 2008.2; 圖二攝於法國凡爾賽宮 2008.5)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