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餘,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下班後騎著腳踏車沿著河岸走
帶著我的簡單三明治
到一處青草地坐下後
讀著書 還有看劍橋的划船隊在康河上划著船
映著美麗的天光 這樣的景緻直可醉人
深深愛上這個小鎮 安靜又有著豐富的生命力和內涵
雖然英文還在用力跟上的階段
最近還是努力的從網站上看了些中國文學
也是一種反觀深入整理吧
覺得 要深入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之前
總是得反過來 掌握自己的文化
有了這樣的認知
才能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而有更多不同的異國文化體認
一個國家的文化是長期累積而來的
藉由歷史,語言和人文社會的演進
才能成就出這樣的層次
其實了解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了解過去、家庭和環境在他們身上產生的變化
也能更幫助我們了解對方為什麼個性如此
從文學與歷史開始,慢慢分享我所讀到東方文化的美麗
這篇對聯的小故事,很是有趣
從中間可以看出中文的對句講究
:)
【村姑巧對難蘇軾】
蘇軾任職杭州太守的時候,很喜歡到西湖遊玩。
某日黃昏,他與三五好友走到了錦帶橋邊,正好碰到一群挑湖泥的百姓~~~蘇軾瞧見他們挑擔而來,起了玩心,遂放著好好的大路不走,揀了一條狹小的田埂走。走到一半,迎面來一個唇紅齒白、膚若冰雪的挑泥村姑。由於田埂狹窄,蘇軾和她無法錯身,一瞧見村姑動人的韻致,蘇軾便想一試她的慧根,於是故意不讓路。蘇軾裝出一付老大的樣子,說:「二人爭道,當然是無名氣的讓有名氣的!」村姑聽了,回嘴道:「二人爭道,分什麼無名與有名,當然是雙手空空的人讓挑擔子的人。」蘇軾接著說:「二人爭道,分什麼空手與挑擔,當然是女人讓男人。」村姑笑笑說:「這樣吧,我出個對子讓你對,要是你對著了,我讓路;要是對不著,當然我先走。」蘇軾覺得這是個好主意,馬上答應。
村姑隨即說道:「一擔重泥攔子路。」蘇軾聽了一驚,因為上聯引了:「重泥」是當下眼前所見,「重泥」發音同「仲尼」﹝孔子的字﹞諧音,因此這七字中暗含有「仲尼」和「子路」﹝孔子的學生﹞兩個人名,實屬難對。這時,田埂兩旁的挑泥人望著蘇軾的窘態,莫不呵呵大笑。
到底蘇軾聰穎過人,見景生情,一會兒便有所悟,於是對曰:「兩行伕子笑顏回。」這個下聯也是眼前景,「伕子」同「夫子」 ﹝孔子被尊稱為夫子﹞諧音,因此七字也暗含有「夫子」和「顏回」﹝孔子的學生﹞兩個人名,實屬好對。那村姑聽了,笑說:「對得妙極了!真不愧是大名鼎鼎的蘇學士,你請先走吧!」蘇軾並沒有立刻離開,因為下聯雖說對出了,卻因眼前人才氣超拔而嚇出一身冷汗。
故事引用出處
http://www.literature.idv.tw/bbs/columns.php?action=columns
(圖攝於劍橋Hills Road街頭,爭妍的春天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