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敘事散文——《國語‧勾踐滅吳》:
勾踐滅吳(《越語上》)
〈勾踐滅吳〉一文的主題思想:
全文著重記述越王勾踐發憤圖強,完成滅吳復國大業的事情。
〈勾踐滅吳〉一文的深究分析:
(一)多種不同的文本紀錄和事實的相對性:
《國語》記載本文(〈越語上〉)事情的文本紀錄有三:〈吳語〉、〈越語上〉、〈越語下〉。
〈吳語〉所載是著重從吳國角度看的。本文(〈越語上〉)與〈越語.下〉所記事情有重複處,所記述角度亦有所不同:〈越語.下〉著重文種大夫角度描述事件,一般學者多認為所述較符合史實;本文(〈越語上〉)則著重越王勾踐角度來加以描述,與史述事件稍有違異處。
(二)全文對人物描寫,都表現得各適其性,各有特色:
甲、全文細致刻劃越王勾踐為人行事的性格特徵,茲析列如下:
1臨危不亂:當兵敗而退守會稽山上,卻不慌忙,仍能求賢才重用以解困。
2善用人材:善用文種大夫向吳國求和。
3善用利誘:「願以金玉子女、越國之寶器、越國之眾」等等利益,用來賄賂吳國君臣。
4忍辱負重:一、當兵敗時,文種大夫嘲諷求材太晚,仍能忍而重用文種大夫;
二、以利誘求存,以圖伺機報復;
三、「其身親為夫差前馬」,以求復國生機。
5收買民心:一、認錯肯改及對國民執行「葬、問、養、弔、賀、送、迎、去、補」;
二、勵行獎賞婚、育,又多方求士;用以憤發圖強,勵精圖治;
6善用士氣:一、收買民心以勵精圖治,使人民知所報國;
二、婉拒人民復國求戰,用以激勵越國軍民上下一心滅吳死戰;
三、當再有民求報君父復國滅仇時,便分析上下一心死戰即能勝利。
7順應時機:當吳王夫差兵敗求和時,即以順應天命,便滅掉吳國。
8報仇復國:當兵敗時,自知求才解困;又能親身忍辱負重,以圖復國生機;又知錯肯改,獎治人民,以求生聚教訓,儲蓄軍備應戰;又善用民心士氣,掌握時機,切底滅吳,報仇復國。
乙、文種求和:
1說服勾踐議和:勾踐兵敗退守會稽山上,原議臨時徵才退敵,結果被文種大夫說服向吳議和——
一、育才需時:文種說勾踐道:「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檡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
二、議和為先:文種說勾踐道:「夫今君王既棲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
2誘導勾踐使使:勾踐被文種說服後,「執其手而與之謀,遂使之行成於吳。」
3計獻和約:文種說吳王——
一、謙卑下禮:「寡君勾踐之無所使使其下臣種……徒不足以辱君矣。」
二、利誘:「願以金玉子女……越國之寶器……越國之眾……」
三、恐嚇:「將焚宗廟、係妻孥,沈金玉於江,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
四、剖析利弊:「……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
4賄賂吳臣,促成和議:「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
丙、伍子胥拒和:
1吳越兩國勢不兩立:「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矣。將不可改於是矣。」
一、吳越世仇:「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之國也。」
二、地勢對恃:「三江環之民,無所移。」
2不謀中原:「夫上黨之國,我攻而勝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
3當取近越:「夫越國,吾攻而勝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4滅越機不可失:「君必滅之,此其利也;雖悔之,必無及已。」
丁、夫差作為君主昏庸的表現,全文可謂一貫:
1先被文種的利誘、恐嚇所說服,又被伍子胥諫止,後又被越所收買的吳臣伯嚭左右說動;夫差的昏庸——無主見、無定見的性格表現,透過這樣的襯托寫法,仍可活靈活現的展示在文字行間。
2當越敗吳後,夫差欲想求和,先以利誘不成,又以「禮先一飯」和藉周室關係求免;夫差的昏庸——不曉形勢得失、昏昧無知的表現,透過夫差自己說話的展示,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
3在夫差最後求和的說話裡,竟以無面目對天下為由,藉死迫免禍害;夫差的昏庸——驕傲自視的為人性格,透過夫差自己說話的展示,亦是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
4綜合全文來看:先是夫差誤失滅越的先機;又容活勾踐及越國有私下發展復興的機會;後來輕率地親領大軍離吳赴黃池盟會,好讓勾踐有隙侵吳;最後兵敗被俘,不曉大勢已去,冒失求和。全文醜化夫差的昏庸,是貫徹一致的。
(三)本文文意發展頗重戲劇性:
既「其身親為夫差前馬」,即又接述越王勾踐「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及下君「令」;中間未加述越王勾踐怎樣返國,使上下文倍顯突兀無接。
(四)雖然本文既富戲劇性,但行文結構,仍有可述者:
1全文皆圍繞越王勾踐來加述說,此則能突顯主題結構思想:越王勾踐圖強復國過程。
2文首「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中間「二三子」,文末「國之父兄」等,相互呼應。
3由越王勾踐兵敗,即述重用賢臣文種,並以金玉子女及越國之眾以賂吳求存,繼親為夫差前馬,後又令生聚教訓,再由臣民兩番請戰,而終勝吳國。全文看來層次分明。
4章法、情節有序:本文在結構段的運用上,多展示出層次井然的特色。既具「起、承、轉、合」的章法層次,又具「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情節結構的特色。茲表列簡述如下:
段落 | 章法 | 情節 |
「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執其手而與之謀。」 | 起 | 開端 |
「遂使之行成於吳,……其孰利乎?」 | 承 | 發展1 |
「夫差將欲聽,與之成。……『……必無及已!』」 | 轉1 | 發展2 |
「越人飾美女八人,……夫差與之成而去之。」 | 轉2 | 發展3 |
「勾踐說於國人,……其身親為夫差前馬。」 | 轉3 | 發展4 |
「勾踐之地,……民俱有三年之食。」 | 轉4 | 發展5 |
「國之父兄請曰:……又郊敗之。」 | 轉5 | 發展6 |
「夫差行成,……遂滅吳。」 | 合 | 高潮+結局 |
文章定位:
人氣(10,411)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