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最近少言。
這禮拜都在幹嘛?讀書。
上禮拜呢?上上禮拜呢?這說來話長。
【話說】
兩個禮拜以前,老大拿回了學校檢查的視力表,她的左眼維持在0.9,可是右眼一下子從1.0掉到了0.7。這幅度之大把我跟她爸爸都嚇了一跳。雖然我們夫妻倆遺傳給她的,肯定是近視高危險群的基因,不過想到她的視力,在未滿七歲的小一年紀,在算得上繁重的功課量之下,還有在我們不限電視的照顧之下,就這麼惡化了,一時之間還真的讓我不知如何面對。
我上網查了一些朋友們對於孩子近視的處理態度,還有住家附近的眼科,請爸爸抽空帶她去就醫。結果如預期,正是當作假性近視的一般處置,點散瞳劑再觀察。這玩意兒我小時候點過,超級不舒服的,加上朋友們對於這種治療看法不一,有的反對它的副作用,尤其是容易讓孩子的眼睛受紫外線傷害,我已經心存抗拒。
我的老大向來不愛點眼藥,連著幾天搞這個,讓我們都吃盡苦頭,包括出門帶帽遮掩仍然刺眼難當,她愛的電視節目突然間變成罪惡之源(雖然我心裡真正氣的,是學校多到不行的功課),寫功課也變成姿勢糾正訓練時間,還有再加上我與爸爸的憂心忡忡,並沒有在孩子面前稍做掩飾,老大顯然已經無法承受。
那幾天,她每逢寫功課、出門遮眼、上床點藥,就要傷心的哭個好幾回,連小日記也連續幾天寫著:「我今天心情不好,因為我不想要我近視........我會乖乖聽話,努力的不讓自己近視.......」為娘的我看了這日記,也心酸的跟她抱著哭了一場。當然,我一直拿自己與爸爸都戴眼鏡,也沒有怎樣的理由,可是顯然都沒辦法安撫她,因為他們班上至今戴眼鏡的人,只有兩個,其中有一個還是矯正散光,將來有機會復原的。
直到有一天,我去學校門口接她下課,看到兩個五年級的糾察隊姐姐,都是戴了眼鏡的小美人,熊熊想到也許女兒將來就這副模樣。接到女兒以後,我跟她說剛才看到兩個姐姐,戴了眼鏡仍然很漂亮,她馬上問我說:「是哪個?媽媽妳帶我回去門口看一下!」好奇心溢於言表,從那之後,感覺上她才放下心中一顆大石。
事情還沒結束,接近月考了,她開始更緊張,焦慮起來的時候,哭哭啼啼的說她的英文不好,她怕自己考不好,說她同學都很厲害。這個嘛!我比較有概念怎麼處理,先跟她說,同學有補習的,時間花下去當然有效果。我們從沒補過英文,想要厲害,得重頭來過。媽媽我不但幫她做了字卡,連爸爸也加入幫她複習英文的行列。
就這樣,她焦慮我也焦慮,焦慮讓我不敢鬆懈,為了孩子的身體、學業,我排出了更多的時間,每天多一兩次去公園的機會,假日我們還去了野柳呢!順便也當起了家教老師,身兼數職.........外加兩個正是時候的小搗蛋鬧起來,這般全職媽真不是人幹的!
上個月才在鐵齒說,自己不可能是直昇機父母,這下子螺旋槳馬上毫不猶豫的轉起來。
【速讀】
原本一直要跟gin借「教養的迷思」來看,我看過ㄋㄟ國的讀書心得討論,對於這書有著模糊的認知,在受到教養的焦慮折磨的此刻,剛好在圖書館看到,等不及就先借回來了。很興奮的跟火星人說,我要來看這本書,因為它是講「父母怎麼做對孩子影響不大的」、「可以讓自己不要太緊張的」、「教你做個壞媽媽的」一本書,哇哈哈,顯然我迫不及待的想幫自己脫離焦慮的苦海。
然後我每天帶著拋夫棄女的心情狂嗑,以每天100頁的進度,五天就把它看完了。歐,這確實是我當全職媽以來,看書最快的一次了!不過如果你們因此想買來看,我會請你多考慮,因為有人覺得這本書蠻沉悶的,因為它有著許多正反邏輯、因果辨證,編排與內容是很像我以前寫計畫報告,程度甚至有點逼近論文的嚴謹模式,所以對了我的胃口,如果沒有這些繁雜的內容,想要輕易的說服主觀很強的我,似乎是很不可能的事。其實我蠻討厭沉悶的書,所以不敢推薦你買。
進入正題啦,以下是我的讀書心得:
【演化與歷史】
作者花了很多篇幅,來講人類的演化與歷史,包含了黑猩猩等靈長類的成長模式、還有狩獵時代的生活,乃至於近代人類的文明。幾乎都沒有證據顯示,孩子的人格養成,絕對是靠父母不可。
有一段描寫母黑猩猩,在產下幼子之後,把全副心力放在出生嬰兒身上,較長的那隻小猩猩,就被迫脫離母親的關注,加入了大孩子的團體。這時小猩猩的成長,是靠著較大猩猩的帶領,也就是大哥哥大姐姐的照顧,如果做了別人不爽的事情,較大猩猩就會毆打小猩猩,相反的,較大猩猩也會一肩扛起保護小猩猩安全的責任,小猩猩則在此一情境中習得他應該遵守的規則。
這段說的超有意思,大意是說,小的出生本來就是排擠大的,不過在自然界裡,大的有管小的權利,這是一體兩面,失去了關愛卻賺得了權力。不過人類世界的文明改變了這種地位,小的出生不但攬去了大部分父母的注意力,父母還要命令大的兄姐謹遵「公平原則」,將所有孩子放在平等地位。因此手足之間的妒意與紛爭很明顯。
【心理學發展中統計的迷思】
裡面比較嚴肅的是研究的蒐集與分析。最主要是在反駁佛洛伊德那套把成年不幸,歸溯於幼年受到父母不當對待,以及幼兒對於父母的認同與性幻想的學說。還有就是行為主義開端華生學派的:「所有嬰兒皆可以塑造」也被詳細的理由給推翻。
其中對於社會學家與心理學家做研究的方式,雖然冗長,可是卻讓人可以深刻的了解,原來我們仰望的、相信的所謂:「專家說法」,其實都是怎麼來的?!尤其很多專家在發表理論的時候,連父母親都沒當過,而卻要來告訴我們,該如何當父母,真的會讓人嚇出一身冷汗的感嘆:喔,原來偉大的育兒理論是這樣來的,那那那.........還是相信自己就好。
針對大部分在機能障礙的家庭成長的孩子,總是有著不堪的人生,這個統計結果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導致這個結果有很多的原因,遺傳、整體環境、還有同儕影響。最重要的是,這個統計判別式,並不是一個可逆的判別式。它並不代表,如果有著不堪的人生,一定是從機能障礙家庭的父母手中培養出來的。
【創新的理論:團體社會化】
作者在推翻「孩子人格由父母造成」這個大家認為再正常也不過的理論後,創了自己的一套:團體社會化理論。內容還蠻複雜的,大致上就是,孩子是透過他認同的同儕團體,學習他的社會化,塑造他的外在性格。
在家中習得的行為,他們會在同儕團體中看情況使用,反之亦然。通常把在外行為帶回家的比例,遠大於把家中行為帶出去。若遇上家庭與外在的文化不同的情況,對於孩子來講,外在的同化力量大於家庭。孩子在家中與在外面的表現,是非常不同的,有的人差異大、有的人差異小,但是都比父母預期的大。
這點在女兒上小學之後,我有比較深刻的體認。這次事件尤其如此,「老媽戴眼鏡如此美麗」,竟然不如「同校學姊戴眼鏡好美麗」,來得有影響力???(淚奔.......)
【建設性的意見】
批評一件事總是要提出理由,這是起碼的尊重,但稱不上有誠意。批評之後是否有建設性的意見,通常是說服我這個批評的最重要的一點,這才關乎誠意。作者哈里斯小姐的確做到了這一點,雖然在比例原則上,批評的份量,遠大於提出的意見,但是基於這是個叛逆有爭議性的開端,也許留待以後吧。
在最後幾章裡面,舉了些有趣的例子,如果大人能把同儕關係控制得很精準,是可以大幅度影響孩子們。裡面講到了老師凝聚學生團結向心力的故事。我不禁想到前一陣子看過的日劇「女王的教室」,現在我可以肯定推測,該劇的編劇若不是看過此書或相關論述,就一定是另一個與作者一樣天生反骨、有勇有謀的教育家或心理學家?
回來談談大家最想知道的,父母能做些什麼?父母決定了環境的穩定、童年初期同儕的性質、父母可以建立初期的自尊與地位、還有能力保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嬰兒對母親某種程度的依附,仍然影響很多。
【看完之後又如何】
也許是目前情境的交互作用使我看完本書,心裡有許多感觸。除了欣喜我當母親的本能有許多是真實而適當的,卻也想了許多有關於未知的問題。
在參與母乳推廣的過程中,我看過聽過很多媽媽們,用生物演化的角度,說明人類生下來就是跟著媽媽睡、隨時保持警覺、以便求得生存.......等等,來說明為什麼我們餵母乳,比較贊成跟孩子睡、抱孩子、隨時餵奶,聽起來非常有道理,不過我總是覺得缺了點東西。
如果用一樣的思考方式,那人類生來就會教訓孩子、大的體罰小的,用體罰糾正孩子不適當的行為也是天生的父母行為。回歸自然的我們,為何又唾棄了這種自然法則呢?如今面對打孩子,甚至牽拖到大人的品格好不好,這是否也是另一種「專家說」。(作者是贊成有條件體罰的,她反對的是虐待,這兩種定義在書中非常明確。在前者的議題上,作者認為有限的體罰不會造成永久性心理傷害,她只認為,頂多影響親子關係。)
是誰來決定,哪些東西要回歸自然,哪些東西,要按照新的規定來?又有辦法證明,這樣的選擇,真的有造就出更好的兒童、更快樂的父母嗎?
有一段激勵人心的小節:『「為人父母」不應該是「覺得這是必須努力做的工作」,就像性一樣,大自然提供我們鞭子和胡蘿蔔,大自然讓我們去做她要我們做的事,因為做這件事很有趣。假如為人父母是件苦差事的話,你認為黑猩猩會去做嗎?「父母」應該是要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享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得太過頭了。』
就在上個焦慮的禮拜的某一個晚上,我打電話給當老師的老哥,吐吐苦水尋求一點正面能量,因為我對於女兒身在這種高競爭力的、偷偷實行菁英教育的學校裡面,似乎慢慢感受到壓力這事情,有著一股莫名的恐懼。一方面害怕自己沒辦法擔保女兒學習的快樂,另一方面也怕自己沒有即時做出類似轉校、或找老師溝通這種積極行動。哥哥說了,要對自己有信心,要相信我們夫妻倆都是知識份子,有能力教好自己的孩子。我聽了眼淚差點掉下來.........。
每位父母,其實對於自己在教養上能掌握的那一部分,都不是全然的了解,但是受高等教育的我們,卻是最希望自己能發揮最大影響力的人。感謝老哥給了我那句信心喊話,而我也很高興天時地利人和的,看完了這本書,對於影響多少、能做多少,重新有一番體認。媽媽我,會繼續努力的!
補充說明:
值得一讀指數,五顆星*****,如果你:
1.常常有懷疑自己算不上是個好父母的焦慮。
2.家中有舉止令你訝異的小學生。
3.家中有思想完全不能溝通的青少年。
4.本身有點讀閒書的耐性。
5.對於媒體每天刊登的,不知真偽的親職育兒、心理研究報告感到迷惘或疲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