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29 21:03:22| 人氣2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南農改場提醒農友慎防柑桔類病害蔓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民正新聞記者:蔡永源台南報導】近來氣候不穩定,時有降雨,柑桔類病害包括黑星病、黑點病、潰瘍病及疫病等之病原菌均會隨雨水飛濺傳播,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果農確實做好雨季果園的防範工作,儘早排除積水,以降低病害發生機會。

  黑星病病原菌於幼果期侵入,至果實轉色後果皮上初呈現紅褐色圓形小斑,後轉黑色,上著生小黑點為本菌之柄子殼,柄子殼內產生分生胞子,隨雨水傳播。黑點病危害葉片、嫩枝、果實,形成突出小黑點,密度高時在果皮上形成淚斑或赤褐色泥塊狀病斑,而降雨為此等病害最易發生之環境條件,雨後須加強防治。

  潰瘍病發生於葉片,枝條及果實等部位,在葉片上最初發生於幼葉上,呈細小透明水浸狀暗綠色斑點,逐漸擴展,最後表皮破裂,呈現鮮褐色木栓化病斑,果實感染則呈突起木栓化病斑,影響外觀品質。病斑內有無數病原細菌,如遇雨露即溢出,以水滴濺散傳染為主,或藉昆蟲或其他因子傳播危害。因此雨季務必注意防治,施藥前罹病葉片、枝條及果實無論掉落地面或掛在樹上,均需徹底清除,減少田間病原菌密度是最積極的防治對策。

  疫病為真菌性病害,好發於高溫高濕環境下,可感染糼苗葉芽為芽疫病,感染根部為根腐病,感染樹幹基部引起裾腐病,若感染果實則為果實褐腐病,常造成嚴重損失,病原菌主要來自土壤,藉雨水飛濺將病原菌帶上植株及果實侵入危害,尤以每年夏季多豪雨時最容易發生果實褐腐病,常由近地面果實開始發生,且較易出現在果實下半部位,罹病果實表面初呈水浸狀,隨病勢進展,患病部位腐爛、褐化,甚至落果。高濕度環境下,患部產生白色菌絲體及孢子囊,藉由雨水飛濺,再次往上感染健康果實。
草生栽培是防治果實褐腐病發生及蔓延的理想栽培方式,防止雨水直接沖擊到土面,而將土中病原菌飛濺帶上果實,若無草生栽培之果園,雨季時可將塑膠布或厚紙板覆蓋於土表,尤其是結實果位較低的果樹下。清除罹病果為病害防治的首要工作,清園工作完成後再配合施藥防治,此外可配製1000倍亞磷酸再以1000倍氫氧化鉀中和之溶液,於雨季前每7-10天施用一次,連續3~4次,可提高植株對病害之抵抗力,惟需發病前施用才有效。

  上述病害之防治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http://www.tactri.gov.tw/wSite/ct?xItem=3691&ctNode=333&mp=11)或該場網站農作物登記藥劑項下之柑橘類病蟲害防治藥劑資料(http://www.tndais.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tndais/2566/citrus-1050422.pdf),果農可自行上網查詢。藥劑應輪流施用以避免抗藥性產生,施藥時請依農藥標示使用,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

台長: 蔡永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