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1 07:56:39| 人氣2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歸去來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暇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辭》東晉‧陶淵明

在范李彬的七弦琴曲中,陶淵明罷官歸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獷放瀟灑,彷彿就在眼前。一邊聽著琴曲,一邊回想著去年二月春節時與福州友人的對話,在這年關將近的前夕,有時,還不免羨慕了起來。

去年,在福州友人的熱情招待下,度過了一個別開生面、又熱情洋溢的春節假期,小阿姨在福州的朋友張大哥,帶著我們一家吃過一家、一家喝過一家,每個親朋好友,不論熟的不熟的,甚至初次見面的,都熱情款待我們,縱使一盆一盆的水煮肉、燙針菇並不見得合我的胃口,縱使一瓶瓶惠泉啤酒、雪津啤酒喝得並不怎地過癮,然而,那份熱情,卻怎麼也令人難忘。

席間,在座的長輩不免要向我這個「台灣來的」、「搞雜誌的」後生晚輩打聽一下台灣的現況,我說:「別羨慕台灣人,並不是每個台灣來的人個個都是大款,以我們這種領薪水過日子的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換算人民幣大約是8、9千塊,看起來非常高,實際上,在台北都會區過日子,每天早上一覺醒來就是要錢:房租要錢、水電要錢,在外頭吃早餐、午餐、晚餐要錢,車子要加油、出門要開銷,拉裡拉雜加起來都差不多這個數了,哪像你們啊!說實在的,我反而羨慕你們呢!有老家鄉下可以住,一斤白米一塊錢人民幣吃一家子一個月沒問題,菜可以自己種、雞鴨可以自己養、失業不見得有多大壓力,還能回家吃自己,哪像我們,失業是會鬧自殺的,會死人的。」

當時,大過年的,講這些不免煞風景,不過,長輩親友聽我這番說詞,倒也低迴了好一會;我也藉此澄清一些台灣人在大陸的形象,與我們真實的生活層面,算是以一種比較對等的角度來交換生活心得吧!

所以,陶淵明的「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還可以發生在中國大陸的部分城鄉,卻不太可能在我們身上找到這份自在:「哪還有鄉下可以回去倚老終身呢?」我不禁喟然。

陶淵明的瀟灑,於今看來似乎是一種社會適應不良的症狀反映。曹啟泰在「一堂一億六千萬的課」裡曾提到:「在我看來,這句話(「不為五斗米折腰」,p220~p221)應該這麼解釋:「一、它絕對沒有教你不要折腰,只是不要『只是』為五斗米折腰,如果是七斗、八斗或十斗時就可以考慮折腰;二、當妳連一斗都沒有,五斗都已經要折好幾次腰的時候,請不要因為這句話而錯過折腰的機會,要掂掂自己的份量……,『有腰堪折直須折,莫待無米空折腰』。」

這句話說得動人心魄!瀟灑,總是要有條件的,有田園將蕪的人的確可以說一句「歸去來兮」,家無恆產的人、甚至需要借錢周轉的人呢?可能就得把這四個字用閩南語來念了(讀起來像是「ㄍㄨ一 ㄎ一 來 夕」,乾脆去死的意思)!豈不悲哀?!

最近感觸太多了,唉!「歸去來兮」吧!

台長: 大師兄
人氣(2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