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01 14:39:18| 人氣1,109|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寧靜致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
惰慢則不能精研,險燥則不能理性。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遂成枯落,悲歎窮盧。
將復何及也!
~~【諸葛武侯戒子書】


日前,商業週刊雜誌邀請了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擔任客座總編輯,並以「競爭、野心、快樂秘方」為題,由達賴向企業菁英們提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建議。其中,在「健心行動,讓獲利三年增加五倍」一文中,達賴認為,藉由心靈教育提昇正面情緒,是他認為舉世人類最急切的要務;且在報導中引述許多國際專家學者的論述,說明企業如何可以透過心靈訓練,積極面可激發創新能量,消極面可減少員工無預期病假損失,並可提升企業獲利成長。

文中提到,當今全球所有企業主共同的焦慮,為尋找下一階段的成長方向和動能,然而,「所有專家都說下一波獲利的關鍵非創意和創新莫屬,但身心困頓的員工們,何來創新的能量?」因此,現今企業無不從「心」思考、從「心」出發,期望透過「健心行動」,尋找下一波成長的契機。

以國內企業為例,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先生透過定期打坐調整心靈資本,智邦、奧美廣告、聯強國際、曼都美髮等企業都有相關課程與空間供員工放鬆。而靜坐等心靈訓練也成為全球知名企業重要的「充電課程」,並經過實際研究對照而證實其神效。

情緒、精神、心靈,的確有方法可以訓練,正如名劇場導演賴聲川在「賴聲川的創意學」書中提到的訓練方式一般,創意是可以經由訓練而學習到的;同樣地,穩定的情緒、高層次的EQ,平靜的心靈,都可以藉由某些課程如靜坐、瑜珈…等得以調整並提昇。且根據文中所言,定期、少量、持續,重複的訓練模式,效果最佳,而大多數人們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上班」,因此,「還有什麼比企業更適合做這件事(指推動心靈訓練)的呢?」

仔細閱讀相關的報導後,不禁讓我聯想起,早在三國時代,大智謀家諸葛亮在他教育兒子的「戒子書」中就提到過「非寧靜無以致遠」的觀念,他告誡自己的兒子:「心不能靜、前途就走不了多遠;要廣泛學習一切知識智能、培養自己的才學,還是要靜心才能成功,一旦怠惰焦躁,不能鎮定理智,等到年華老去、歲月消逝後,到頭來將會一事無成。」與當今企業所追求的「健心行動」不謀而合!誠然,寧靜方能致遠,在企業乃至個人追求突破創新、積極成長之際,健康平靜的心靈與穩定慎思的情緒,將成為決定性的要素!

台長: 大師兄
人氣(1,109)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柳藏經公爵
記得高中時
曾經與一個女同學聊天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提到&quot休息是走長遠的路&quot
已忘記當時說話的內容是什麼
但是我永遠沒辦法忘記
她突然回我一句&quot休息是為了把路走好&quot
誠哉斯言
卻成了我的座右銘
與你的&quot寧靜致遠&quot
有相同的意涵
&quot定靜安慮得&quot
也許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2007-06-02 17:36:19
大師兄
公爵兄:

您在高中時期對異性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意思應該沒那麼深遠吧?

應該是:「我想跟妳走『更長遠的路』,所以現在我們去『休息』吧!」的意思吧?

哈!

開個玩笑!
2007-06-03 13:00:10
柳藏經公爵
哈哈哈~
謝謝你的摩頂授記

讓我更覺得自己是佛印和尚
你是人見人愛大文豪蘇東坡

2007-06-03 14:34:33
瑋經理
恩~學起來了=ˇ=@
2007-06-06 04:31:52
大師兄
小瑋兄:

可別拿著上頭的玩笑去「招搖撞騙」啊,到時候「一槍出了條人命」我可是罪過罪過啊!哈!
2007-06-06 17:19: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