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23 12:19:51| 人氣2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雪山下行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幽暗中醒來,天色未明。

床前明月光,月光映照著雪山,白雪反射的銀輝流瀉進窗內,把斗室照得一派銀亮。

我悄然起身,至盥洗室梳洗一番,便背著相機出門,向天幕微暈處探尋。

天際仍是一片靜謐的幽藍,大地沉寂,彷若酣夢未醒。

獨自向雪山下那一簇綠林行去。

在旱地,綠色植物是上天珍貴的贈禮,唯靠著雨水、雪水才得以滋潤、生長。奇妙的是,這一帶樹林竟長得如此翠綠、修長,彷彿飽涵天地靈氣,吐納著透淨的清芬。

天色漸亮,綠林間開始有些躁動,薄霧中傳來幾聲吱啾鳥鳴,大地頓時甦醒過來。

沉渾深遠的晨鐘自漠地傳來。遠眺鐘亭,煙塵渺渺上有一點人影。我越過沙丘石礫,走向鐘聲來處,只見叩鐘人一襲黃衫飄飄,一叩鐘,一俯首。原來是法師早起叩鐘。

沙丘上這座「和平鐘」,重達數百公斤,來自台灣信眾的捐贈。就佛經上記載,一切眾生聞鐘聲得以獲片刻清涼,出離苦境。鐘聲在曠野鐘響起,心中的無明、塵埃亦隨之剝落,煩惱化菩提,身心皆清涼。

「噹!」每一響,都是叩鐘人的心念,了了分明,震破幽冥﹔旱地甘露、火焰紅蓮。那是何等的慈悲,何等的宏願啊!那鐘聲,令人身心收攝,內心感動莫名,熱淚盈眶。不禁,俯身,頂禮叩拜。

叩鐘畢。我朝一處繪有密勒日巴尊者畫像的巨岩走去。

據當地人告知,那幅畫像是一位畫家,以粗繩繫住腰際,兩位青年爬至岩頂拉住粗繩,將畫家懸空於岩壁間,費時十五天繪成。這塊數丈高的岩壁凹凸不平、陡峭猙獰,卻因為彩繪著一尊數公尺高的佛像,使整塊巨岩頓時成了一處莊嚴道場。

岩壁間,高高低低築了八間關房,供人閉關靜修。白牆紅簷的關房錯落在黃褐的石壁上,格外顯眼。我好奇那關房,於是,沿著岩壁攀爬而上。

山壁陡斜難行,爬到半壁才知「上天難、下地亦難」。礫粗石滑,又無岩生植物可以攀著,每一步都顛顛危危,恐失足墜落。

「怎麼辦?進退兩難。」我內心生畏,猶豫不決。「此刻的模樣真像一隻壁虎,攀附在半山腰的石壁上。如果被人看見,那實在是糗大了。」

再抬頭看那關房,據說有幾位來自西方的行禪者目前就在關房裡禪修,他們是如何爬上去的?他們能上,我為何不能?

我倚坐在石壁上,仰望雪山。雪山靜靜聳立,銀白的山頭與天際相接,彷彿來自天庭,俯視著地表蒼茫的眾生,給予一種靜定的力量。那力量,是生命的原始能源,在每一個有情眾生的生命底層醞釀,生命越接近本性,越接近自然,這份能量便越強烈。

沉默的大山給我安定的力量,驚慌的心緒慢慢平靜下來。

修行者專修一念,一念至空,因為空,所以罣礙不起、恐懼不生。

而我,怕別人見我「黏」在石壁上的窘況,怕身上貴重的相機在攀爬時撞壞了,怕一失足跌得頭破血流,……,怕,怕的念頭佔滿胸臆,蔓延到全身的每一條神經,因此,心慌意亂,手腳更加沉重、笨拙。

文明改造了世界,改變了自然,同時,也削弱了人們生命中這份原始的能量。人們不再單純、樸質、堅強而充滿韌性。反而變得複雜、貪婪、怯弱而徬徨迷惘。

習慣於物質文明的人,心緒雜亂,意念紛飛,做任何事情都得先經過價值判斷。當「我執」越來越重,也就越來越不認識自己的本來面貌。我,不正是那五官模糊的芸芸眾生?

穿透的自己的恐懼。我把相機卸下,暫擱一旁。屏息、靜念、持咒,慢慢站起,專注腳下,一步步攀岩而上,終於踩上了較平緩的岩石。

這錯落山壁間的關房,寬一米,長二米。關房內別無長物,只有一個坐墊供坐禪之用。每一間關房都有一個小窗,窗口向著雪山,閉關者可以遠眺雪山,在蒼茫天地間體悟生命的真義。

佇立在關房前,我臆測:「靜夜裡,獨坐關房內,在無邊無際的黑夜裡,山風颼颼,蟲虺唧唧。當恐懼在黑暗中升起時,修行者如何克服的種種無明、妄念?如何驅逐心中的魔形魅影?如何面對孤獨與無助?」

是否,當認清生命的本質非有非空,趣入禪定,一切的恐懼便能消除,而化入無比的禪悅之中?

雪山靜默,剔淨的雪亮拂去我心底的層層塵埃。須臾間,沉默的智者,已給予了最明澈的答案。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懼,遠離顛倒夢想……」

你若不怕黑,則心底明亮﹔你若不怕鬼,則鬼魔不侵﹔你若不怕死,則死地不生﹔你若不怕孤獨,則能享受涅槃寂靜。

萬法唯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獨坐在拉達克山區的關房前,我雖無緣在此閉關靜修,卻也獲得了片刻的寂靜之樂。

霎時,一朵喜悅燦爛的雲朵自心底升起,身心皆沐浴在無言的法喜之中……。

台長: 默言
人氣(2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