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2-15 22:29:38| 人氣2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去、樓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樂山文教基金會於12/14晚間在台北市政府舉辦都市保存系列市民論壇,題目是「如果我的校園裡有古蹟」。

會中有白啟峰先生介紹蓬萊國小內面臨陳德星堂古蹟的案例,以及徐裕健先生講解目前老松國小內剝皮寮如何融入校園規劃的簡報。一場論壇,隱隱約約論及「校園」與「古蹟」的衝突,但著墨多在於留下來的「物」如何融入教育,以為保存下來的古蹟與校園產生土地競爭,卻忘記在一開始便應該好好重新看待原來住在裡面的「人」與「生活」。

文化資產保存的思路與腳步其實早就不停的前進,經過許多不同觀念與操作上的轉換。如果「古蹟」存在於校園的意義仍然停留「物」的保存,以為”樣式”與”風格”是唯一可供後人憑弔的永恆資產,這樣忽略了人文地景動態保存的方式不停複製,實在可以預期將產生更多無限的遺憾。

論壇第二階段公開發言時,大家都非常熱烈的討論著「如果校園裡有古蹟」。思考的脈絡已然將校園視為不可侵犯的主體,學校用地既然劃定就是非蓋成學校不可,裡面的既存物都是為了「學校」,不是操場就該是教室;至於古蹟,像是不小心「闖進」學校用地的外來者。

令人感慨的,思考再多該如何在「鄉土教材」中活用現有的資產、找出歷史的故事,在「再利用」的建築裡-也就是被規劃成為教室使用的古蹟中做好教育的工作,都不過只是教育者自以為可以用虛擬的教學過程「教」給學生過去的歷史,而非在原來唾手可得的實際場域中「體驗」你想教授的主題。

剝皮寮是台灣少見自清代至今的活化街屋博物館,原來就應以歷史風貌區的方式保存。剝皮寮是台灣少數居民也支持保存的歷史街區,不但不應拆除建物,更應在當時掌握契機讓舊有居民與產業繼續生存,達到所謂的「動態保存」的結果;如此不但存續了既有的都市紋理,也能在今日呈現給現代社會最佳實際體驗的「教材」。

剝皮寮,其實是剝福州杉的皮。一百五十年前,那時帆船還可以沿淡水河開到艋舺,從大陸來的福州杉,經過台灣海峽運來這裡卸貨,剝皮寮就是因此而得名。整條街道的產業與人文脈絡若是保存正可以真實的反映歷史,用活的見證作最好的體驗園區。

如今這條老街因為人去樓空,產權歸於學校而將被規劃為鄉土教材的教室。北面的店屋在規劃B案中甚至可能被拆掉後面一半,僅留第一進為了與南面店屋共同存續中間街道的樣貌。

未來很多老師將在這些鄉土教室裡,用力的講授剝皮寮的歷史,跟學生們說「這裡本來是剝皮寮」。老師們要花很多力氣引導學生想像,想像這裡本來是人來人往有強烈人際網絡關係的街區。這些東西都要用「教」的,不再是用「體驗」的了!

如果我的校園裡有古蹟,是滿載人文地景資產的場域,不是僅供瞻仰建築樣式的古蹟,一定要變成教室嗎?

下一次,可不可以不要再讓人去、樓空……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daviddu

台長: 幫泥兔
人氣(2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