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關的樂生療養院、湳仔溝高架橋與溪洲部落?
—社會運動的行動策略與工具初步探討」
最近大台北地區有兩個不同的「社會運動團體」正在運作或成長。一個是為了要拒絕板橋湳仔溝上方要蓋特二號道路,另一個則是要阻擋新店溪畔原住民自主營造的溪洲部落;前者是不希望建設,後者則是要抗拒拆除。
這兩個團體的運作可以觀察到幾個現象。第一,運動團體的策略、角色與位置,第二,運動中所使用的工具、決策與調性。以下這些文字是簡單的觀察,並未針對理論或歷史上的運動進行嚴謹比對與驗證。
在策略、角色與位置的面向,兩個團體採取了不同的路徑。
湳仔溝拒絕特二號高架橋的運動,成員與台北縣政府其實是有對話窗口的(參見該運動所設blog:
http://www.wretch.cc/blog/nanzaigou),這群人與副縣長、工務局等都有「溝通管道」,甚至我們可以說,目前特二號道路直到今日(97.02.20)尚未發包,其實這群人以及過去一段時間與公部門的互動中,已經拖延了時日,這是其一。另外,在網站中我們看到運動核心人物陳先生多次陳述,他們不是要與政府對立,而是希望不斷地與政府對話,希望等待政府把民眾參與及溝通的平台做出來;因此在工作坊當中,陳先生也會「適時」的也站在公部門的角色說幾句話。簡單的說,這不是一個「全然對立」的運動、運動團體。
而溪洲部落運動的成員則是採用了對立於台北縣政府的角色與位置。他們蒐集台北縣政府對於溪洲部落該地區的規劃方案,指認出背後可能的利益糾葛,然後開始試圖從這些不同的關鍵點各個擊破,甚至在台北縣政府執政政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出席現場,給予語言與行動上的干擾與表態對抗。這群人到今日為止,提出「就地居住」的訴求,但是不與政府討論其他替選方案。
這些策略與立場,可能來自運動成員背景與性格。湳仔溝的運動團體當中主要包括老師、環境專業社會人士,他們選擇不要綁白布條抗議或進行焦土政策;另外溪洲部落目前關心的則以長期投入社會運動的相關系所學生為主,過去他們參與樂生運動,參與其他街頭運動,他們相對而言沒有「社會資本」與「社會地位」所帶來的外在壓力與思想束縛,表態抵抗社會不公義的方式顯的直接許多。
因此,在運動當中所選用的工具也正巧大相逕庭。湳仔溝的「反對運動」到目前為止已經展開多面向的網站文宣、實質宣傳DM分派等方式。這些文宣內容最大的特色是呈現了「理性分析」與「感性訴求」兼具的清楚論述,並且結合漫畫式的圖說,把特二號道路蓋好以後的景觀畫給社會大眾理解,企圖營造一個真正落實民眾教育與參與的可能性。即使最後結果尚未可知,這個過程卻已經開始一個社會大眾的環境教育,也讓主管機關體會到地方民眾對於介入本案的「專業上的決心」:民眾要跟你談特二號道路的政策內容與方向,不是與你街頭對戰。
再轉頭看看溪洲部落的抵抗拆除運動。目前部分成員指認出為何政府單位要強行拆除原住民的居住所,以政治分析掀開黑箱,他們希望搗亂這個利益糾葛,甚至讓整個拆除行動失去需要性或外來的壓力。因此到目前為止,即使大家都知道拆除以後本地要進行「河濱公園」的規劃與設置,但曇花一現的「原住民聚落公園」-結合河濱公園與聚落文化的雙贏構想,沒有獲得運動成員的認真推動,也沒有積極尋找相關專業人士參與運動,沒有組成空間規劃對案小組來構思這個形成有力抵抗的籌碼。
很粗糙的說,這兩個團體恰好是相對的策略、工具與模式。湳仔溝運動成員所採取的策略,使得理性思考與辯論似乎產生了機會,但沒有白布條的抗爭,在尚未全然成為理性思考的臺灣社會,究竟能否給予政府單位足夠的壓力,是否會讓縣政府其實再與這個理性運動團體周旋的過程中得以以時間上的拖延消磨抵抗的能量,最後終究因為沒有街頭聲浪也不致撼動政府,目前尚無定論;反觀溪洲部落的運動模式,採取了抵抗到底的模式,至今不提出「第三條路」,「不拆」-「拆除」之間的對立是最大的張力,但是彼此論點沒有交集的兩條平行線,最後強勢的推土機不知道會將這些運動成員及成果推向何方?
政府看社會運動是有其角度不斷評估反對聲浪能量的。樂生療養院的案例一開始是政府眼中一群過去不會搞運動的醫學院學生,結果走到後來,不僅分析了邊坡穩定的工程技術,還提出了保留方案的透視圖,提出地震斷層可能帶來的影響;結合傳統的街頭運動,號召更多人走上台北街頭訴求保留樂生,至今為止雖不能說已然成功,但案例發展的過程很值得參考。
透過這兩個案例交叉來看,湳仔溝的反對運動應可維持目前的運動團隊與基調,然後另外嘗試再增加一個友好團體:一個上街頭綁白布條、不與政府妥協的團體,或許可以補充各種不同策略運動的不足。而反過來,溪洲部落的抵抗拆除行動,則是除了純然的反對、不斷地找出「為什麼政府要來拆的裡由」與希望破解利益糾葛之外,應該趕緊掌握更多戰鬥的武器:對地方的看法、對環境的瞭解、對人民生活真實情形的掌握,加緊整理成為談判或是訴諸輿論民意的工具-武器。
這個時代,運動的模式、策略與工具,看來是越來越需要被「理性分析」與交叉應用了﹔或許這是社會即將成長的先兆。而我們不知道如果讓這兩個團體相互支援,是否將更有機會同時讓兩個運動都邁向「成功」呢?且讓我們都樂觀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