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日報上線以來,許多評論家偏重於觀察這一份網路原生報的「生存」。彷彿在這個第四波革命的交接時期,網站上的一舉一動,最為人所關心的通常總是集中在資金的流動、網站的存續。然而,除了資金與平台,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期間,另一個質得重視的課題,是透過虛擬的網絡社群,逐漸形塑出另一個真實社會結構的方式,重新組構出互動式的社會。明日報的歷史,不只創造了另一種新聞學,記錄一段網路平台經營的經驗,也營造了一種新的資訊傳遞、社會結構的方式。
這一年來明日報可說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的摸索中求進步,尋求並創造最適切的網路平台。毫無疑問的,它是網路上的一次社會運動;一群喜歡新聞、關心時事的人們,其熱中文字發表,加速訊息傳遞的社會運動。這個社會運動,不僅顛覆網路生態,也顛覆真實生活的價值與模式。人們不再只是透過平面報紙吸收方塊裡的文章訊息,進一步地透過網路超連結,一個新聞事件可以無限延伸的探究相關資訊,可以即時的評論並交換意見。
透過明日報的經營,創造了台灣網絡社會中近來最精采的大眾互動過程。明日報的存在,不僅對於網路經營生態具有特殊的指標與經驗價值,不僅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產生變化,對於真實社會,同樣也將發生影響,產生了意義。
明日報自宣布停刊以來,搶救「個人新聞台」的浪潮由擁有自主權的「台長」-也就是訊息的生產、傳遞者自發性的提出。這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是印證了網際網路對人類社群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新聞台社群裡的朋友,建構起網絡相互連結的關係,彼此交換訊息流通資訊,透過對虛擬社群的認同建立自我的認同,進而改變了人們在真實社會中的生活方式,更重新形塑人類彼此的關係模式。
原來傳統平面報紙所面對的社會就是多元的價值觀,網路平台除了提供傳統上輿論執筆的「記者」以另一種平台發布新聞外,更進一步提供所有近用網路平台的各個使用者多元表達的空間。透過近用,民眾被賦權,開始擁有發出聲音的管道,發出聲音的工具。傳統的大眾傳播媒體標示著訊息提供者-傳遞者與接收者之間的不對等關係,而網路傳播相當程度改寫了傳統媒體強勢傳播的方式。網路傳播中的閱聽人同時就是資訊的消費者與產製者。
這個網路原生報的誕生,正逢台灣市民社會崛起的時期。以台北市為例,包括都市發展局、民政局所推動的許多政策,都致力鼓勵市民參與,讓民眾充分享有意見發表與環境改造決策的權力。這是真實社會中新崛起的網絡連結關係,市民參與決策、市民接近公共議題的賦權,正與明日報平台中強調的互動特性相互呼應。如同明日報所提供的「網路議會」、「個人新聞台」一般,真實社會結構與虛擬網路空間中都凝聚出「參與」的概念與共識。明日報總編輯陳裕鑫說:我們要讓「讀者」變成「參與者」。真實的市民社會亦是如此,所有的市民都是參與者。
參與,使得明日報的角色比起傳統媒體多元,使得網路原生報肩負更多社會結構的意義。明日報的定位顛覆了傳統思維,它是一個電子報,也是一個新聞的入口網站,也是一個ICP,光是它的定位就很難用一個名詞來概括解釋。不過對於網友來說,它的功能倒是十分清楚:因為網路,過去的讀者,變成了現在的參與者。過去只能單向吸收訊息的油印報紙功能被吸收了,在網路平台中有更多的延展性,而真實的社會中,市民意識也藉此更加抬頭,更懂得享用公眾群體的力量,過去對環境規劃由政府單向政策執行的模式被顛覆了,在市民的社會裡,在民眾參與的機制中,環境規劃擁有更多可能性,民眾得以發出自己的聲音來營造自己的空間。
而我們所關心的正是,當明日報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的嘗試中創造更多網路媒體的可能性的同時,整個真實社會結構方式已經隨其變遷,而明日報的存續,創造並同步紀錄這段歷史。民眾在網路媒體的近用,展現真實社會市民參與的精神;互動的特性,是市民社會強調社區裡沒有專家的表現。明日報已經反應了真實社會的結構與變遷;並且隱然引領真實社會結構深層轉化。縱然明日報的經營暫告一段落,其對真實空間結構的影響,非「網路泡沫化」一詞所能將其抹滅。沒有明日報上線的明日,台灣的虛擬網絡空間,仍然將持續促使台灣社會結構改變,不可輕忽其網絡化的力量。
=轉載請來信告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