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7. 14
問世間 憂鬱症是何物 直教痛不欲生
前言: 本文係應幾位家中有罹患憂鬱症病人的朋友之請而寫。
據報導,台灣目前罹患憂鬱症或燥鬱症,且有案可稽的人數,已超過兩百萬人,幾乎佔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唯實際恐不止此數,因尚有少數同胞,或由於無知或由於諱疾忌醫,而遲未就醫,故未列入統計。
據目前有關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憂鬱或燥鬱症的病因,約有基因遺傳、生活壓力、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等幾種。少數報告則以為,食物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我非專家,對上述的結論,不敢妄加評語。 這些年雖因於較早時,曾兩度罹患憂鬱症,而多少涉獵了一點相關的知識,但仍不敢對此疾病的成因,有所論斷。本文擬僅以個人的經驗,就表面的現象及個人於生病期間所做的因應措施,做一點說明。
最後則是個人,未經證實的一些 “揣測”,這些 “揣測” 乃基於個人特殊的經驗所得,並無學理的根據,故僅寫來做參考之用
我二十七歲,首度得憂鬱症的肇因,是經驗、歷練皆不足以擔任彼時公司所賦予的工作任務,卻因面子關係,未及時放棄該工作,專心就醫和轉換環境所致。
我當時以二十七歲的年紀,只具備三年多的工作經驗,就獲聘為一規模巨大的美商電子公司的人事主管。 剛開始,我把家眷暫時留在台南,一人獨自在台北市租屋而居。
每天必須搭乘公司交通車,花兩個多小時,來往於台北市和位於土城的工廠之間,而因欠缺經驗的關係,我幾乎每天都得將工作帶回住處加班處理, 如果僅是工作量大,情況也許不至於演變成後來的那場夢靨。問題出在囿於經驗,很多問題不知如何處理,又無人可以諮詢或請教。 如此日積月累,我開始失眠,且症狀日益加劇。
最後不得不去就醫,唯醫生能做的,不外勸我 “心情放輕鬆、不要太緊張、不要自尋煩惱 ” 等等無關痛癢的道理勸說, 外加一些安眠藥。
唯服用安眠藥後,隔日精神總是萎靡不振,無法應付忙碌的工作。於是開始了憂慮 -- 失眠 -- 更加憂慮 -- 更加失眠的惡性循環,憂鬱症終於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在病發後約半年,我被迫自請辭職 (因身心的情況皆已無法繼續工作),返家休息並全心全意就醫及休養。
老天垂憐,不久之後,我從以前服務公司的台北辦事處,獲得一頗為輕鬆的職務。 如此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終於平安的走出憂鬱症的陰霾。
二十二年之後,因自行經商失敗,不但賠罄畢生的積蓄和僅有的一棟房屋,且背負了多年後始還清的債務,此一打擊再度將我推入憂鬱症的深淵裡。
兩次發病,起因不同,但過程卻極相似。開始時,都是起於失眠,接著精神恍惚,食慾不振,無法專注,對一切的人、事、物均失去興趣,最後,自信心徹底崩潰,甚至數度產生厭世的強烈意念。
由於食慾不振,營養便失衡,而因營養不良,生理的毛病,接二連三的出現, 例如無來由的心悸和顫抖, 五臟六腑無一處舒適。 唯每回就醫,不論做過多少檢查,醫生對我和內人的說詞, 千遍一律都是, 我的“身體”,看不出有何問題和毛病。
每次聽醫生如此的診斷,我心中就產生難以言宣的罪惡感。那難不成我身上這些錐心的痛楚,是我故意為博得同情而偽裝出來的? 大部分尋短見的憂鬱症患者, 一定都有過類似的,刻骨銘心的感受。
當時若不是內人的愛和體諒, 還有家人及摯友的支持陪伴, 後果實難想像.
我一生罹患兩次憂鬱症,其中是否有遺傳基因的因素不得而知,但我的病,始於持續不斷的憂慮、煩惱,而因不懂如何排遣,且於病症初顯之際,未及時就醫,以至病情一發不可收拾,則是我如今回顧反省時,所得的一點教訓。
就我自身的經驗, 和某些書籍的啟示, 我現在深信 (雖無法證實), 人一但開始憂慮和煩惱 (不論原因為何), 身體就會產生某種連現代最先進的儀器都無法偵測得到的內分泌, 這種內分泌累積到某種程度時, 若無法適時予以化解或降低, 就會產生類似毒素的物質,對人的某部分腦細胞, 造成影響.
而就是這種影響, 使得我們的心身,皆受到無法言喻的磨難.而到目前為止, 醫藥最多僅能抑制此種內分泌的持續產生, 卻尚無法於短期內將之徹底清除.
為防憂鬱症再度“光顧”, 我從五十歲起,開始接觸佛學、練氣功,並復習物理學和天文學。 當我熟讀並領會 “心經” 的意理,以及再度於無數的深夜,仰望無垠的宇宙,想像時間和空間的無盡,反省人類的渺小之後,我現在確信,我不但對憂鬱症,已完全免疫,對於死亡,也已能坦然接受。當我們連死亡都無所懼時, 即可無憂無慮過一生.
我的這些領悟,在稍早的一些文章中已有論及,此處不再贅述。
總之, 除了患者本身的自覺自救和及時尋求專業醫療之外, 家人和好友的愛, 理解, 耐心陪伴是憂鬱症患者, 最需要和有效的治療良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