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586_603308299732523_1070587324_n.jpg
作者 : 鄧惠文醫生 20131123 發現心關係小筆記 《自由、束縛與代價》
※我們必須不斷的去思考跟知道自己要的東西,不然很容易在貪圖安易跟追求某種快樂舒適的時候就忘了自己的原則、忘了自己的夢想、忘了自己的思考。-Doris Lessing
※問:如何讓不好的記憶被切除(安頓),不要讓它再來侵擾?
答:
大概所有的研究跟經驗都告訴我們你愈去抵抗它的記憶,由於生理、腦部跟心靈的一些結構問題,你愈抵抗它一次,其實就是愈強化那個記憶一分。
不管是受到任何的創傷,那些記憶當然會引起很大的痛苦跟不愉快,但是在超越它的一個根本是在於我們必須先去看那個被侵犯的自己其實是在我們自己的感覺裡頭,一個很不理想的自己或者是很難被接受的自己,因為我們在經驗當中,自己的一個部份會跟當時發生的事情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被侵害的那個「我」或者小女孩時的那個「我」,事實上跟我想要的一個很安心的、很舒服的、很有自信的「我」是有衝突的。
所以在我看過的例子當中,常常會開始治療或者開始求助,都是因為被這記憶搞到快要無路可走,甚至是有了新的人生,包括結婚、生小孩,還繼續被這個記憶糾纏。
我很少看過能把這個記憶切除或者就不再想它。幾乎所有後來感覺好一點的至少都做了兩個部份的事:
1)去整理那個受傷的自己,然後去接受他,把自己跟那個傷害的人進行心理上的脫離。這有點復雜,可能必須跟心理治療師討論看看這種脫離是因為我把自己拿回來,所以那個侵害我的人記憶當中跟我綁在一起的人才可以脫勾。
2)心理強度:例如分手分不掉,真的說起來是心理強度沒有辦法達到某些東西,甚至那個憤怒沒有辦法全面的紓解。
※人要知道自己的本質。你是適合自己一個人,然後有一點點孤單但是很自由呢?還是你是需要有個伴的,然後需要割捨掉一點點自由??
※為了保有不想結婚就不結婚的「自由」,所以付出的「代價」是別人的閒言閒語。
要結婚、不結婚是自己去決定,這是你的「自由」。而你要心甘情願付出的「代價」是別人因為不了解你的閒言閒語。
※做自己的時候與要付出的東西之間的一種掙扎,這裡頭同樣一個困擾是我們很想做某些事情,可是伴隨而來的東西又非常的討厭。有沒有可能做某些事,但是不要伴隨而來的東西呢?我想這可能就是所有生命跟生活當中要討價還價的地方。
※最後一通call in ,高小姐,設計師
自由,不是一件無止境、無限制、沒有邊界的事,更自由的情況是相對於有限制的情況、條件下,它有某種基礎或架構。
不要求完全的掙脫、創新、完全的不一樣,因為當這樣想的時候其實是綁手綁腳,其實是很不自由的,就讓自由與限制之間慢慢轉變成一種合作關係。
很多人其實都在追求毫無束縛的自由(我要做跟你不一樣的事情,可是你不能感到難過或有其他情緒、想法),一種全然沒有束縛的自由。
跟身邊的人有連結不是一種束縛,大家心裡都想對別人好,別人對自己好只是方式不一樣,那些連結其實都很棒、很漂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