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09 07:25:18| 人氣4,0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蚩尤(苗人始祖)-東方九黎族的領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蚩尤- 蚩尤村


山西運城鹽湖區東郭鎮蚩尤村

蚩尤雖然沒被後人尊為五帝之一,完全是受“成侯敗寇”的思想所致,只說炎黃,不說蚩尤,無疑不能全部代表中華大家庭的全部。
九龍山位於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中條山腹地,鹽湖南畔,它原名九黎山,因為蚩尤故里而命名,山前有一九六二年運城縣人委立“磨河村新石器遺址”石碑,記載此地為七千年前人類集居地;一山坡陶窯遺址為五千年前人類集居地遺址;被稱為天下第一路的“虞坂古鹽道”,被列為第四批山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蚩尤墓塚,北魏摩崖石刻、宋代城牆、古烽火台、元、明、清古廟等遺跡遍地。
2010年8月9日,蚩尤部落遺址所在地鹽湖區東郭鎮從善村彩旗飄揚、鑼鼓喧天,運城市部分領導、學者和鹽湖區近千名幹部群眾本著尊重歷史、正本清源的態度為蚩尤正名,客觀正確地評價蚩尤及其對歷史的重要貢獻。從善村在當日恢復蚩尤村名,鹽湖區委、區政府也將把蚩尤文化看作為中華民族的根祖文化之一。

運城蚩尤村梁海燕攝運城蚩尤村梁海燕攝

 
其實,一部歷史就是一部成功史,就是一部為成功者主宰寫下的傳記。當然,也就少不了給成功者塗脂抹粉,至於醜化失敗者那也是必然的。
蚩尤揮戈而起。何況,他擁有一個鹽池,絕不甘心乖乖讓出這塊寶地。因此,又是一場大戰、惡戰,戰敗者是蚩尤。蚩尤被殺死,部落人眾受到管制,只許規規矩矩,不許亂說亂動。明顯的表現是不准再叫蚩尤部落。  
叫什麼?明朝叫服善,清朝叫從善。棄惡從善,這就是對蚩尤部落的專制。善的標準是不要再對抗勝利者,否則就沒有好果子吃。  

河北涿鹿縣礬山鎮龍王塘 蚩尤城舊址

涿鹿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縣南,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莊子.盜跖》:“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涿鹿縣隸屬河北省張家口市,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永定河上游。北與張家口市下花園區交界,西北隔黃羊山與宣化縣相望,西南與蔚縣毗鄰,東南與北京市郊區和保定市淶水縣接壤,東北與懷來縣相鄰。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礬山鎮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

河北涿鹿礬山鎮蚩尤舊城龍泉寺梁海燕攝河北涿鹿礬山鎮蚩尤舊城龍泉寺梁海燕攝

 

龍泉寺外蚩尤泉梁海燕攝龍泉寺外蚩尤泉梁海燕攝

 

 

 

 

 

 

 

蚩尤- 歷史形象

蚩尤是中國古史神話中的重要人物,因與軒轅黃帝進行歷史性的大戰而赫赫有名。但是,在古代文獻的記載中,蚩尤的形像是非常複雜紊亂的,其中有諸多矛盾之處,使人產生不少疑問。諸如:蚩尤究竟是一個古代的歷史人物,還是一個神話人物?他是一個英武的戰神還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或是一個“好兵而喜怒”的“貪欲者”、“亂賊”?

漢族古代主要是把蚩尤作為英武的戰神加以崇拜的。

古人往往把勞動發明的文化英雄崇拜為神,這是對超常的勞動創造能力的崇拜之人格化。大約因為蚩尤部落最先使用金屬武器,在戰爭中大顯神威,所以經神話思維的作用,蚩尤就被幻想為“銅頭鐵額”的神化人物,而且還“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神通廣大。《尸子》:“造治者,蚩尤也。”(御覽833引)《世本·作篇》“蚩尤以金作兵器”。金即銅,《管子·地數》、《山海經》均說蚩尤鑄金為“劍鎧矛戟”等“利器”。

秦始皇漢高祖都立祠祭奉蚩尤,把他作為戰神、“兵主”,加以崇敬,以利戰事。《史記》 “封禪公”:“秦始皇遂東游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其禮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畜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

蚩尤蚩尤
曰月主,祠之萊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時主,祠琅邪。琅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珪幣雜異焉。”這裡說蚩尤為“兵主”,主管戰爭大事,處第三位,非常重要,其地位在陰陽日明四時之上,歲首祭祀用鷺的祭品,非常隆重。這種祭祀“自古而有之”“絕莫知起時”,可見其古老。大約黃帝時已端倪,前引《龍魚河圖》曰:“制服蚩尤,(黃)帝因使之主兵,以製四方”後又畫蚩尤形象。直到宋太宗徵河東出征前一日,還“用少牢一祭蚩尤,禡牙。”(宋史·禮志)

蚩尤的大墓在東平,這是古代黎人聚居的地方,當地的老百姓始終崇拜蚩尤,他們很可能是蚩尤九黎部族的後代子孫:

蚩尤塚,在東平郡壽張縣(今山東陽谷縣境內)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亙天,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 。肩髀塚,在山陽鉅野縣(今濟寧縣)重聚,大小與闞塚等。(引自:《經史答問》八。)

這一記載與《史記》是一致的。東平在魯西,不僅有高七丈的蚩尤塚,而且還有同樣大小的“肩髀塚”,可見人民對戰死的英雄的崇敬,而天空巨大的紫霞赤氣“蚩尤旗”,更是神奇想像的產物,人們把蚩尤神化了。天上的星星,是神聖之象徵,蚩尤在神話中也是耀眼的星星。“司兵之星名蚩尤”,[13]天上的慧星被說成是“蚩尤之旗”。《史記·天官書》:“蚩尤之旗,類慧而後曲,象旗,見則王者征伐四方。”對戰爭是有利的。所以在戰爭開始起兵時,要祭蚩尤。漢高祖劉邦也不例外。《史記·高祖本紀》:

(眾)乃立季(劉邦之宇)為沛公。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而釁(興)鼓旗,幟皆赤。……於是少年豪吏如蕭曹攀哈等皆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方與。(引自《越絕書》卷四“計倪內經”,記謀士計倪言。)
在這裡,劉邦是把黃帝與蚩尤放在一起祭祀的,《史記·封禪書》則說:“高祖初起,禱豐[]榆社,徇沛,為沛公,則祠蚩尤,釁旗鼓。遂以十月至灞上,與諸侯平咸陽,立為漢王。”這裡只提“祠蚩尤”,而且保佑漢王打了勝仗。待“天下已定”統一中國以後,漢高祖又“令祝官立蚩尤之祠於長安。長安置祠祝官、女巫。”

蚩尤- 大戰黃帝

黃帝打敗炎帝之後,許多諸侯都想擁戴他當天子。可是炎帝的子孫不甘心向黃帝臣服,幾次三番挑起戰爭,尤以蚩尤為甚。

蚩尤是炎帝的孫子。據說,蚩尤生性殘暴好戰,他有八十一個兄弟,都是能說人話的野獸,一個個銅頭鐵額,用石頭鐵塊當飯吃。蚩尤原來臣屬於黃帝,可是炎帝戰敗後,蚩尤在廬山腳下發現了銅礦,他們把這些銅製成了等兵器,軍威大振,便起野心要為炎帝報仇了。蚩尤聯合了風伯、雨師和夸父部族的人,氣勢洶洶地來向黃帝挑戰。

黃帝生性愛民,不想戰伐,一直想勸蚩尤休戰。可是蚩尤不聽勸告,屢犯邊界。黃帝不得已,嘆息道:“我若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養虎為患了。現在他不行仁義,一味侵犯,我只有懲罰不義!”於是黃帝親自帶兵出征,與蚩尤對陣。

黃帝先派大將應龍出戰。應龍能飛,能從口中噴水,它一上陣,就飛上天空,居高臨下地向蚩尤陣中噴水。剎那間,大水洶湧,波濤直向蚩尤衝去。蚩尤忙命風伯雨師上陣。風伯和雨師,一個刮起滿天狂風,一個把應龍噴的水收集起來,反過來兩人又施出神威,刮風下雨,把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應龍只會噴水,不會收水,結果,黃帝大敗而歸。

不久,黃帝重整軍隊,重振軍威,再次與蚩尤對陣。黃帝一馬當先,領兵衝入蚩尤陣中。蚩尤這次施展法術,噴煙吐霧,把黃帝和他的軍隊團團罩住。黃帝的軍隊辨不清方向,看不清敵人,被圍困在煙霧中,殺不出重圍。就在這危急關頭,黃帝靈機一動,猛然抬頭看到了天上的北斗星,斗柄轉動而鬥頭始終不動,他便根據這個原理髮明了指南車,認定了一個方向,黃帝這才帶領軍隊沖出了重圍。

這樣,黃帝和蚩尤一來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結果是黃帝勝少敗多,黃帝心中非常焦慮不安。這一天,黃帝苦苦思索打敗蚩尤的方法,不知不覺昏然睡去,夢見九天玄女交給他一部兵書,說:“帶回去把兵符熟記在心,戰必克敵!”,說罷,飄然而去。黃帝醒後,發現手中果真有一本《陽符經》。打開一看,只見上面畫著幾個像形文字“天一在前,太乙在後。”黃帝頓然悟解,於是按照玄女兵法設九陣,置八門,陣內佈置三奇六儀,制陰陽二遁,演習變化,成為一千八百陣,名叫“天一遁甲”陣。黃帝演練熟悉,重新率兵與蚩尤決戰。

為了振奮軍威,黃帝決定用軍鼓來鼓舞士氣。他打聽到東海中有一座流波山,山上住著一頭慢獸,叫“  ”,它吼叫的聲音就像打雷一樣。黃帝派人把夔捉來,把它的皮剝下來做鼓面,聲音震天響。黃帝又派人將雷澤中的雷獸捉來,從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頭當鼓槌。傳說這夔牛鼓一敲,能震響五百里,連敲幾下,能連震三千八百里。黃帝又用牛皮做了八十面鼓,使得軍威大振。

為了徹底打敗蚩尤,黃帝特意召來女兒女魃助戰。女魃是個旱神,專會收雲息雨。平時住在遙遠的崑崙山上。

蚩尤蚩尤
黃帝布好陣容,再次跟蚩尤決戰。兩軍對陣,黃帝下令擂起戰鼓,那八十面牛皮鼓和夔牛皮鼓一響,聲音震天動地。黃帝的兵聽到鼓聲勇氣倍增;蚩尤的兵聽見鼓聲喪魂失魄。蚩尤看見自己要敗,便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施起神威,凶悍勇猛地殺上前來。兩軍殺在一起,直殺得山搖地動,日抖星墜,難解難分。

黃帝見蚩尤確實不好對付,就令應龍噴水。應龍張開巨口,江河般的水流從上至下噴射而出,蚩尤沒有防備,被沖了個人仰馬翻。他也急令風伯雨師掀起狂風暴雨向黃帝陣中打去,只見地面上洪水暴漲,波浪滔天,情況很緊急。這時,女魃上陣了,她施起神施,剎那間從她身上放射出滾滾的熱浪,她走到哪裡,哪裡就風停雨消,烈日當頭。風伯和雨師無計可施,慌忙敗走了。黃帝率軍追上前去,大殺一陣,蚩尤大敗而逃。

蚩尤的頭跟銅鑄的一樣硬,以鐵石為飯,還能在空中飛行,在懸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黃帝怎麼也捉不住他。追到冀州中部時,黃帝靈感突現,命人把夔牛皮鼓使勁連擂九下,這一下,蚩尤頓時魂喪魄散,不能行​​走,被黃帝捉住了。黃帝命人給蚩尤戴上枷栲,把他殺了。害怕他死後還作怪,便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兩個地方。蚩尤死之後,他身上的枷栲才被取下來拋擲在荒山上,變成了一片楓樹林,那每一片楓葉,都是蚩尤枷栲上的斑斑血跡。

黃帝打敗蚩尤後,諸侯都尊奉他為天子,這就是軒轅(黃帝的名字)黃帝。軒轅黃帝帶領百姓,開墾農田,定居中原,奠定了華夏民族的根基。

蚩尤- 人物評價

歷史是現實的基礎和前提,現實是未來發展的起點。中國近現代文明是從中國古代文明發展而來的,是繼承和發展中國古代文明的結果。在黃帝時期的古代中國,黃帝、炎帝為了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蚩尤也為中國古代文明作了重要貢獻,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之一。
第一、蚩尤為物質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
當時,蚩尤統率的九黎部落聯盟,生活在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是一個面對海河而生長起來的部落,是當時三大部落聯盟中最強大的部落聯盟,物質文明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藉助當地的地理、氣候、水源等優越條件,發明了穀物種植,已經開始由採集、漁牧、游牧向農業發展,這是歷史和文明的一大進步,是對古代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而穀物種植就需要育苗、移苗、壯苗等等。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後來人們就用“苗”字來給蚩尤的子孫命名為“苗族”。與此同時,他們還能創制較精美的陶器,手工業也開始發展起來。這也是對中國文明的一個重大貢獻。
第二、蚩尤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
《世木·作篇》說蚩尤“以金作兵器”。翦伯讚寫道:“據說蚩尤'以金作兵器',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我認為,蚩尤不令是金屬冶煉的最早發明者,而且也是金屬兵器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管子 ·地數》說:蚩尤能以金為兵,製作“劍鎧矛戟”。《史記·五帝本記》正義引《龍魚河圖》說:“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銅頭鐵額”,“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 。史書還說,蚩尤能製造的最早發明者,為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冶煉業的出現具有劃進代意義,從此,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它標誌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新的飛躍。

第三、蚩尤是建立法規、實行法制的最早創造者和施行者。

蚩尤蚩尤
在古代中國,蚩尤首創法規,實施刑事法,以肅綱紀。《周書·呂刑》說:“蚩尤對民制以刑”,就是一個有力的佐證。《路史·後紀四·蚩尤傳》在記述蚩尤被擒殺後說:“後代聖人著其尊彝,以為貪戎。”羅萍注曰:“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我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戎”。《太平御覽》卷七九引《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复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狀。”這也說明蚩尤嚴格實行法製而樹立了威嚴的形象和產生了濃遠影響。同時,鄭玄注曰:“苗民,謂九黎裔也。”“上效蚩尤重刑以變九黎言苗民者。”這也同樣說明,蚩尤是刑法的首創者和施行者。有的史料還說,兵器和刑法是蚩尤發明的,後來被黃帝部落集團效法。可見,蚩尤乃是中國古代法制的締造者。

以上事實說明,蚩尤的確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

蚩尤- 參考資料

一、蚩尤是中華民族的三個偉大始祖之一       
由於原始社會階段,沒有文字記載,所以自春秋戰國以來以致如今,中國的歷史典籍,都只是根據歷史傳說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父系氏族公社階段的黃帝時期。然而,在黃帝時,中華民族就有三個著名的偉大始祖,即黃帝、炎帝、蚩尤。但是,在中國歷來的官方正統史中,一直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始君,後來炎帝也逐漸被確認。所以,這裡我們著重談談蚩尤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之一的問題。       
首先,應當指出,蚩尤是中國苗族的先祖。因為如今的中國苗族的族屬淵源,和遠古時代的“九黎”、“三

蚩尤蚩尤

苗”、“南蠻”有著密切的一脈相承的關係。在原始社會末期,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下游一帶,遠古的時候就生活著很多原始人類;他們經過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過艱苦的勞動,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漸形成了部落聯盟。這個部落聯盟叫做“九黎”,以蚩尤為乎領。《國語·夢語》注中說:“九黎,蚩尤之徒也”。《書呂刑釋文》、《呂氏春秋·盪兵》、《戰國策·秦》高誘注,都說蚩尤是九黎之君。他們藉助優越的地理條件,不斷地辛勤開拓,使生產力不斷提高,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一躍而成為雄踞東方的強大部落,並且最早進入中原。我 ​​黨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同志寫道:傳說中的中國遠古居民,“居住在南方的人統被稱為'蠻族'。其中九黎族最早進入中部地區。九黎當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又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酋長。……是以猛獸為圖騰,勇悍善鬥的強大部落。” 
在九黎部落進入中原之後,炎帝族也自西方牧進入中部地區,與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的衝突。九黎族驅逐炎帝族,直至涿鹿。後業,炎帝族聯合黃帝族與九黎族在涿鹿展開了原始社會末期規模空前的部落大戰——涿鹿大戰。在戰爭初期,黃帝由於兵力不足,又對地形氣候不了解和不習慣,因而“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

後來黃帝族創制了指南車以識別方向;並大大增添實力,才轉敗為勝。最後雙方決戰於涿鹿,九黎被 ​​打敗,其首領蚩尤也被擒殺,九黎戰敗以後,其勢大衰,但他們還據有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廣闊地區。到堯、舜、禹時期,他們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聯盟。這就是史書上說的“三苗”,又稱為“有苗”或“苗民”三苗這種部落群體的發展,最後形成了部落酋長國。範文瀾寫道:“苗族被禹戰敗後,退出黃河流域,據戰國時人說,三苗曾在長江中下游建立起一上大國。這個大國當是一個大的部落聯盟,是許多部落的集合體,其中較大的是荊楚。”所以,到商、週時期,“三苗”又被稱為“荊楚”,有時也被稱為“南蠻”後來,荊楚的社會經濟日益發展,其中較先進的楚人,又被稱為“荊蠻”。其後,荊蠻日漸強盛,發展成為春秋戰國的“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國的主體居民和主體民族。可見,九黎、三苗、南蠻、荊蠻、苗族之間有著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而且都包括苗族先民,後者是前者的苗裔,《周書·呂刑》的“蚩尤對苗民制以刑”,《國語·鄭注》的“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九黎之後也”,等記載,就已經顯出“九黎”和“三苗”的親緣關係。 《禮記·衣疏·引甫刑·鄭注》說,“有苗、九黎之後……居於西裔者三苗”等語,也直接指出“三苗”是九黎的後裔。“南蠻”則是被驅逐到長江以南地區的部分“三苗”的別稱,而“荊蠻”則是商、週時期對兩湖地區這部分“南蠻”的稱謂。許多只書都認為,苗族和三苗有親緣關係,例如:“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苗者,三苗之裔”;“考紅苗蟠據楚、蜀、黔三省之界,即古三苗遺種也”。這就使我們清楚看到了苗族族源的線索,九黎——三苗——南蠻(荊蠻)——苗族。就是說苗的先民是九黎,而蚩尤是九黎的首領,所以,苗族人民普遍地將蚩尤視為自己的先祖。       
其次,蚩尤也是中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祖先。五千年前,與黃帝同時代的九黎部落聯盟,據史書記載,其成員中除了苗族以外,還有黎族、瑤族、畬族等少數民族。如果按照過去史書的稱謂,把遠古時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統稱為“蠻族”,或稱“南蠻”、“荊蠻”,那麼就把我國在南方許多少數民族都包括在內了。這就是說九黎、三苗、南蠻,不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瑤族、畬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僅是苗族的先祖,同時也是黎族、瑤族、畬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先民。同時我們還應當看到,苗族在古 ​​代多次遷徙過程中,包括南遷和西遷的過程中,逐漸演化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著苗族的稱

蚩尤蚩尤
謂。由此可見,這些演化出來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後裔,蚩尤亦當是他們的先祖。       
再次,蚩尤也是我國羌族的先祖。《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 ”這就是說,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後裔是姜姓的別支。據史料記載,姜姓就是西北一帶原來的薑族,後來稱為羌,以後逐漸南遷和西遷。所以,北至現在的青海,西至現在的西藏,南至現在的四川、貴州、雲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遷到西藏的人自稱為“烏斯藏”,烏斯就是烏氏,就是羌,烏斯藏就是烏氏羌的統稱。他們又稱為“西藏”,實際上西藏就是西羌。這就可以證明,現在的藏族,也是羌族和烏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遷的,到四川的與當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羌族向南遷的,到四川的與當地的青族融合後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遷到貴州、雲南。現在貴州西部的羌族,他們的公開族號為羌,而族人間仍自稱為苗。雲南的羌族,其來源與貴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開的族號為羌,族人間仍自稱為苗。由此可見,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後裔,作為九黎之君的蚩尤亦當是羌族的先祖。       
又再次,蚩尤也是漢族的先祖。範文瀾同志寫道:“遠古時代,在中國領域內,居住著許多不同祖先的氏族和部落。它們彼此間經長時期的相互影響和相互鬥爭,有些逐漸融合了,有些發展起來”。“黃帝族與炎帝族,又與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春秋時期稱為華族、漢以後稱為漢族的初步基礎。”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棄播百穀以養黎民,實際是用刑法強迫苗民黎民耕種來養活受教化的百姓。”又如:陸次雲《峒溪纖志》說:或者人捕獲馮人妝奴隸,給他著上木靴再加木鎖,一輩子也不得逃走。這就是說,把俘獲對方民族的人當奴隸,以後便逐漸地融合在本民族中了。而且到春秋戰國時期,“華族與居住在中國內部和四方的諸族因文化不同經常發生鬥爭,鬥爭的結果,華夏文化擴大了,中國也擴大了,到東周末年,凡接受華夏文化的各族,大體上融合成一個華族。”顯而易見,這次民族融合自然也包括著一部分苗族。既然苗族的一部分融合於華族,成為漢族的初步基礎,以後又不斷有一部分苗族融合於漢族之中,那麼,九黎也應當是漢族的先民,九黎之君蚩尤亦應當是漢族的先祖,而不應把他排斥在黃帝、炎帝之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蚩尤不僅是苗族黎民族和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祖先,而且也是漢族等其它民族的祖先,因而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黃帝時期,黃帝、炎帝、蚩尤是同時代的三個偉大人物,是原始社會階段部落聯盟解體前黃帝時期的古代中國三大部落聯盟的三個首領(即大酋長)和傑出代表,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
二、蚩尤是中國人民長期懷念的偉大歷史人物之一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是人民創造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時,承認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傑出人物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許許多多歷史人物。但是,根據史書記載和歷史傳說,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個偉大歷史人物當是黃帝、炎帝、蚩尤。而且,可以說黃帝、炎帝、蚩尤是中國人民長期懷念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三個偉大的歷史人物。關於中國人民懷念黃帝、炎帝的情況,已有許多論、著的文章作了闡述,而對中國人民懷念蚩尤的情況則論述得很少。因此,我們在這裡著重談談中國人民長期懷念蚩尤的情況。
首先,在蚩尤死後,黃帝及其後代帝王都把蚩尤奉為“兵主”,視為“戰神”來崇敬和緬懷,《路史·後紀四·蚩尤傳》說“後世聖人著其'像於尊彝,以為貪戎'。”'羅萍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著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戎”。《龍魚河圖》說:“靈尤沒後,天下复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狀。”由此可見,蚩尤在九黎部落聯盟戰略被擒殺而死以後,黃帝及其族人們就將蚩尤的形像用來威嚇天下八方,從而將蚩尤變成了自己的保護神,並對蚩尤加以崇敬和緬懷。        
其次,苗族人民較普遍地將蚩尤視為自己的先祖,長期地懷念和祭祀。湘西 
蚩尤蚩尤
、黔東北的苗族祭祀時,須殺豬供奉“剖尤”,並傳說“剖尤”是遠古時代一位勇敢善戰的領袖。“剖”,按湘西苗語意為公公,“尤”是名字,“剖尤”就是“尤公”之意。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的苗族人民有祭“楓神”為病人驅除“鬼疫”的習俗,裝扮“楓神”的人打扮得十分威武;這位令人敬畏的“楓神”就是蚩尤的化身,這與《山海經 ·大荒南經》所記載的“蚩尤所棄其桎梏進為楓木”的傳說有關。黔東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楓木歌》,歌中唱詞的含義也是把蚩作為苗族的始祖來看待和懷念。川南、黔西北一帶還有“蚩尤廟”,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再次,漢族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程度不同地長期懷念著蚩尤。民間傳說,一直在說蚩尤是一位長期受人懷念的歷史人物。《蘇氏演義》說:“冀州人把蚩尤稱為神,民間人常作戲;齊魏之間,太原村落中祭蚩尤神;漢武帝時,太原人還為蚩尤立祠;。現在,河北省涿鹿縣仍有蚩尤墓、蚩尤碑蚩尤祠蚩尤廟等,深綬當地人民的懷念和祭祀。此外,瑤族、黎族、畬族、羌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數民族的人不同程度地長期懷念著蚩尤,把他用為偉大的歷史人物傳頌著、紀念著。        
可見,蚩尤是中國人民長期懷念的偉大歷史人物。
三、摒除錯誤的思想觀點,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確認蚩尤的歷史地位      
從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蚩尤的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與黃帝同時代的偉大歷史人物,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然而,幾千年來,蚩尤的偉大形象和地位卻被嚴重地歪曲了,貶損了。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我們應當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確認蚩尤的歷史地位,以增強中國歷史的科學性,促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但是,多年來有幾種錯誤的思想觀點,嚴重地阻礙了對蚩尤問題的撥亂反正。為了摒除錯誤的思想觀點,以便能較順利地給蚩尤正名,我們有必要在這裡對這幾種錯誤的思想觀點加以辯析。     
有一種觀點是,以勝敗論英雄,或曰“勝敗英雄論”。持這種觀點的人,因襲著“勝者為王,敗者寇”的老觀點。他們認為在涿鹿之戰中蚩尤是敗者,所以,應該納入“判逆者”之列,而不應該作為我們的始祖。很顯然,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是站不住腳的。歷史唯物主義者是不能唯勝敗論英雄的。如果我們的史書只寫勝乾,而把敗者從史書中抹去,那麼,這種史書將是殘缺的,不科學的。歷史應是對過去時代的歷史事實的記載和評價。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科學的任務,在於發現和說明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闡述歷史發展的過程,用歷史知識和歷史經驗提高人們認識社會改造的水平。黃帝、炎帝、蚩尤是古代中國三大部落聯膃的三個大酋長,這是歷史事實,是不能抹殺的。如果說對敗者就一概從史書中抹去,不予承認,那麼,對炎帝將如何對待呢?因為“炎黃兩族在阪泉(據說,阪泉在河北懷來縣)發生了三次大衝突,黃帝族統率以熊、羆、貌、貅、虎為圖騰的各族打敗炎帝。”可見,炎帝在古代部落戰爭中也是敗者。難道我們能因為炎帝是失敗者而不承認他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嗎?顯然不能。所以,同樣也不能因為蚩尤是敗者而不承認他是我們的始祖。同時,我們還應當指出,如果按照以勝地敗論英雄的觀點來寫歷史,來取捨人物,那麼,從秦朝的陳勝、吳廣,漢朝的張角,隋朝的李密、竇建德,唐朝的黃巢,宋朝的宋江、方臘,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洪秀全、楊秀清等,便能不能稱為歷史人物,都不能寫進歷史。這豈不是與歷史唯物主義背道而馳嗎?!現在,我們的《中國通史》,既然已經把上述人物作為歷史人物寫進了歷史,那麼,為什麼不承認蚩尤是歷史人物並寫進歷史呢?     
又一種觀點是,強調以正史為依據,或曰“唯正史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中國的正統史書上沒有寫蚩尤,沒有肯定。其實,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因為中國過去的所謂正統史,實際上就是官方史,不僅真偽混淆。而且常常以偽造的壓倒真實的,很需要重新寫過。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學問,待整理者甚多,既如歷史,就須另編一部。所以,現在我們編寫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古代史,就不能強調只以所謂的正史為依據,而應注意運用野史史料和歷史傳說。華崗同志在《中國通史的翻案》一書中說:“在進行中國歷史的翻案工作時,除了端正自己的立場與思想方法以外,還應特別注意運用野史史料。因為正像魯迅先生所說:'歷史上都寫著中國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只因為塗飾太厚,廢話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細來。正如通過密葉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的碎影。但如看野史雜記,可就容易了然了,因為他們窨不必太擺史官的架子。'”可見,不論野史或雜記,其真實性,都遠非正史所能及。因此,我們不應輕視野史、雜記和歷史傳說、文集詞等史料史實,不慶持唯正史論的態度。同進,在中國史學問題上,在不唯正史論,不唯正上,不唯書,要唯實,並對中國歷史進行某些部分的翻案工作方面,郭沫若同誌已 
蚩尤蚩尤
經為我們帶頭了,他所著的《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屈原研究》、《十批判書》等就是證明。所以,那種只強調以正史為依據的觀點是片面的,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示的,因而慶當予以糾正。至於蚩尤問題,其實正史、野史、雜記、詩歌、歷史傳說等都有記載和論述。《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和《史記正義》,都談論到蚩尤。      

再一種觀點是,漠視蚩尤問題,或曰“漠視論”。持此種觀佔為的人認為,提出蚩尤問題,為蚩尤平反正名是小題大做,因而對蚩尤問題抱著冷漠的態度。我們認為,這咱態度是很不妥當的、很不可取的。應當提出,蚩尤問題決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一個大問題,是關係到中華民族的三大始祖的問題,是一個重大的民族問題和政治問題,我們決不可以淡漠視之。為了說明蚩尤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我們不得在這裡談談近期發生的一些有關的情況。
其一,據悉,1995年3月,在全國人大八屆三次會議上,陸鎮藩龍明伍等代表,提出關於“請中史通知有關部門,不要再用'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一詞取代憲法規定的'中國各民族'一詞的提法,以利民族團結”的建議案。1995年6月,中共中內宣傳部辦公廳函復說:“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民族傳統。我部歷來按照憲法的規定,要求宣傳系統單位正確地使用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國家繁榮的規範用語。受中內委託,由我部召開的乎都主要新聞單位通氣會上,部領導曾多次向新聞單位提出,不要使用'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海內外的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等類似的不規範用語。”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為什麼我國少數民族不贊成使用“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的提法呢?這難道不是與沒有承認蚩尤的始祖地位有關嗎?
其二,據《人民日報》報導,全國首屆炎黃蚩三始祖文化研討會,1995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涿鹿縣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48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共收到論文28篇。此次研討會由中國先秦史學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涿鹿縣政府等共同主辦。“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涿鹿縣是眾多史籍記載炎帝、黃帝、蚩尤相征戰的汲涿鹿、阪泉所在地,蚩尤應同炎黃一樣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兩岸學者共同認為,應加強三祖研究和涿鹿考古,促進中國文化發展和中華民族團結。” 
其三,據《揚子晚報》 1995年7月25日報導,《南博發掘阜寧陸莊遺址,首次解開蚩尤部族良渚文化消失的千古之謎》,報導說:“我國古代最發達、文明程度最高的良渚文化4200年前突然在太湖地區消失,成為考古學界的“千古之謎”,南京博物館在阜寧縣進行考古發掘,首次在江淮地區發展良渚語文化遺存,探明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區消失後由南向北遷徙,從而解開了這一“千古之謎”。報導還說,這一發現還“對研究文明的起源,國家的產生具有重要的意義。據《史記》記載,在公元前21世紀之前,良渚文化部族首領蚩尤曾與軒轅黃帝發生一場大戰——'涿鹿'之戰。……這一發掘,印片了蚩尤部族的北上,使考古學界對江淮東部地區古文化類型有了新的認識。”以上情況說明,提出蚩尤問題,為蚩尤平反正名,是有根據的、有道理的、有意義的,決不是什麼小題大做。所以,我們蚩尤問題不應採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冷漠態度。據悉,正因為如此,老紅軍、部隊作家陳靖將軍,曾於1994年11月和1995年2月,分別緻信上級同志,建議為蚩尤平反正名。遺憾的是,這一問題至今仍無大的進展。      
總之,蚩尤是中華民族的三個偉大始祖之一,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偉大締造者,是中國人民長期懷念的偉大歷史人物。我們應當確認蚩尤的歷史地位,以增進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團結,促進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蚩尤是傳說東方九黎族(屬東夷集團)的首領。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銅頭鐵額,神通廣大,能呼風喚雨,以金屬製造兵器。在與黃帝大戰於涿鹿之野時,蚩尤作法,使雲霧四起,黃帝軍士分辨不清方向。後來黃帝製造了指南車以指示方向,致使蚩尤大敗而被擒殺。涿鹿之戰終以黃帝勝利而告終

台長: 土伯
人氣(4,0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談天說地 |
此分類下一篇:勵精圖治的明君-漢武帝(一)
此分類上一篇:Google 快訊 - 中草藥-野菜-考古- 品茶2013/08/16增訂版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