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解放軍積極協助2008年中國雪災與四川震災後,各種新聞媒體的解放軍畫面中,看不到資深士官在領導與指揮,只見年輕的士兵與軍官。
此事讓筆者想起多年來一直想寫而未寫的「台商廠軍事化管理的盲點:有組織無秩序」
--------------------------------------------------------------------------------
每回觀賞軍事影片時都不難發現,歐美國家的連隊中一直有一定比例 30~45歲的「資深士官」帶領部隊,而連長、排長和士兵們卻都是20幾歲上下的年輕人。反觀亞洲地區的軍隊,從連長、排長、班長 (士官) 到弟兄們全都是20幾歲上下的年輕人,簡單講就是「小孩帶小孩」。他們能有什麼經驗?這樣的軍隊會強盛嗎?能上戰場打仗嗎?
因此「鐵打的營房、流水的軍官與義務役弟兄、中間少了個支撐軍方組織與戰力的士官團」。雖有者大批「雜牌軍」組成的士官群卻無推手讓「士官團」在各級的「指揮」與「幕僚」的階層上著力。
--------------------------------------------------------------------------------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將軍在其自傳「我的美國之旅」中曾提及越戰時的美軍:
專業士官是軍隊中的骨幹,培養他們需要幾年的專業訓練,為了不需要用到後備軍人,軍方創造出速成士官,我們稱他們為「速食中士」。找個二等兵訓練兩下子,就把他升為士官,讓這些慘綠少年負起他們年紀及經驗都不堪承擔的責任,是多麼冒險的事,此種決策的確也讓我驚訝不已。這麼多不成熟的軍官與士官涉入,造成了軍紀士氣、專業判斷的崩潰。
然而,軍隊........早已變的麻木了。
--------------------------------------------------------------------------------
美國著名的軍事小說家/湯姆法蘭西在其所著述的戰爭小說「紅色風暴」也曾提及:
蘇聯陸軍中的士官並非像其他國家一樣是職業軍人,他們是被征召入伍的。他們是在服役初期因為他們的才能、行政上的責任,以及他們的領導能力,而披挑選接受訓練。他們被送去接受為期六個月的嚴格訓練課程,使他們成為一位速成的士官,然後回到他的作業單位。事實上他們幾乎和他們的屬下一樣,只有少許實際經驗。他們在戰術及武器使用上的知識,與西方軍隊中的士官有著天壤之別。
因此,在蘇聯軍隊基層編制上的尊卑次序,不完全是依據階級,而是依據服役的時間。蘇聯每年兩次征召新兵,十二月和六月,通常服役期限為兩年。我們可以看見,在蘇聯任何的編制內部有四個『等級』:最低等級是在服役期最初六個月內的人,最高等級的則是在服役期最後六個月的人。
因此在蘇聯步兵連內真正有地位的都是那些在最後六個月服役期限內的年輕人(老兵)。通常他們會要求,也會得到最好的-----或至少是大部份的-----食物、制服,以及工作。他們通常不受制於連上士官的權威。
而且,實際上,命令是直接來自上級軍官而非排長或班長,因此通常他們對於命令的執行也不像我們所認定的是以階級層次來劃分的傳統軍隊紀律,各位可以想見,這顯然會迫使一名下級軍官處於極不利的地位。
他們的軍隊編制是在有組織但無秩序的原則下制定的。
--------------------------------------------------------------------------------
看完上述論點後,在台灣服過兵役的你我,應該是「會心地一笑」,因為國軍部隊如同蘇聯般地也是架構在「有組織無秩序」的情況下,讓官兵們因人治事而非規範在組織的架構下,並導致「老兵欺負新兵」與「地下連長」的問題層出不窮!
而貴司目前的現況是否也是如此?
筆者個人所服務過的幾個台商廠,可以說是幾乎全都是犯了這個毛病,把服役時的觀念與模式帶到中國大陸與越南工廠,卻忽略了國軍「有組織無秩序」的盲點,導致台幹與陸幹們只適合打天下卻無法治天下!
因此處處可見各廠製造部的線、組、課長們也都在玩小孩帶小孩「自欺欺人」的把戲,而本應擔任「資深士官」角色的各級台籍幹部們,卻也個個成了「將軍」!
--------------------------------------------------------------------------------
2001年4月筆者曾撰文論及台商所謂的「軍事化管理」?現特摘轉於下供網友們參考:
2001.10.15中時電子報的生活情報中曾有段報導提到:飛碟電台與天下雜誌集團的合作儀式,飛碟董事長趙少康曾笑稱,許多台商告訴他,到大陸設廠,台灣什麼經驗最有用?答案是服兵役時的「排長」經驗。 對此,人資協會祕書邱煥濤並不認同。他表示,軍事化管理在過去的勞力密集型產業中,曾經成功過,但對高科技產業來說,服從就意味缺乏創意。台灣某家在上海經營辦公室設備的公司,就是軍事化管理行銷人員,因此市場一直打不開,他預測,隨著一胎化政策下成長的新世代陸續進入就業市場,五年內,軍事化管理將吃不開了。
其實,早在1993年葉子游先生在其所著述的「大陸商情探實」一書中就早已經提出該論點:「現在有不少台商在大陸設廠採用軍事化管理,短期看工人為了高工薪可以忍受。但金錢不能控制思想,時間一久這種管理方式的弊病必然暴露,其反彈往往是破壞性的。所以我認為這種模式對台商不可取,有必要早日檢討修正。」
「移民上海」的作者陳彬先生則是直言的指出:「說大陸人看不起台灣人,但台灣人又何嘗瞧得起大陸人。台商用強勢的經濟能力買人脈關係、買法令沒有明文規定的模糊地帶、買小老婆,用可貴的台灣經驗蠻橫管理大陸工人,讓男男女女往在蚊蠅亂飛的宿舍裡,我親眼目睹幾百名女工蹲坐在小板凳上縫棒球,每個人的操作空間不到八十平方公分,還美其名為軍事化管理。這樣的台商或許只是少數,卻給大陸人普遍的惡劣印象,我和朋友提到若干台資工廠的作業環境時,只見對方的大陸老婆默默地把臉別開,實在聽不下去了」。
筆者在「某台商大陸廠領導統御心得」一文中的結語曾提及:上述情事均已分別於各項會議、報告、文件中向該公司各級的台籍幹部提報並建議過。其結果都是幾句話飭回:
「大陸員工素質低落,需人治嘛!」
「別的公司午休時間外出都需要蓋五六個章才能放行,我們公司已經很人性化了!」
「就是嘛,還有工廠叫全廠員工罰跪哩!他們現在比起我們當兵的時候好太多了!」
殊不知,現今的台灣部隊絕對沒有這種不人性化的軍事管理方式,若是二十年前台灣的外商拿上述之方式與心態來對待員工,今日台灣之工商業界會如何評判他們?相對的,大陸員工將來會如何評判他(她)們生命過程中的「台商與台籍幹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