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個人嗜好如果成癮,往往會隨之帶來一些偏激。』尤其是使用刺激精神的藥物一旦成癮,總會使明知道這種行為會危害健康的人們,仍不願意停止。
就拿抽煙來說,像老師明知道抽煙對身體的確不好,還有像我一個高中同學也知道買煙的錢省下來也為數不少,但是對已經抽煙上癮的人---如同柏若茲所說---是掉進了以快感為餌的陷阱。
既然是為了感覺舒服而吸食,上癮者就恐怕停止使用後會感覺不舒服;如此來看,上癮形同劫持人體自然的強化鼓勵繼續再使用機制,而戒癮時的痛苦就是抵住上癮者腦袋的那把槍。
因此藥物上癮可以視為是一種慢性的、容易復發的腦部疾病。(註1)我想把這類藥物上癮的腦部疾病,概稱為『癮疾』,嘗試著討論一下【合法性的藥物產品】發展的成因、帶來的危機與背後蘊含的商業資本主義。
有沒有可能服用吸食精神刺激性的藥物而不上癮呢?我認為絕對是有其可能性的。以我個人為例,其實我也會抽煙,而且高中時期也常在人手一支煙的撞球場流連,但是我對香煙卻沒有上癮;我的想法與皮爾(Stanton Peele)一派的論調不謀而合,他認為藥物上癮的問題是人的問題,不是藥物的問題,藥物本身並沒有原罪!這個論點訴說的是指,上癮者基本上是能力不濟或誤入歧途的人,他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服食藥物,為的就是要『安然沈湎於一種把一切人生難題的意識都泯除的感受』,是受到個人的價值觀影響,而決定要不要服用、是否持續服用、該不該戒除。(註2)
很好的一個例子,就是這學期初所看的【猜火車】,當主角價值觀轉移時,就真的順利戒除毒癮,離開所謂的次文化族群;當他再次把持不住時,我認為也不是藥物的問題,反而認為這是藉毒品之名來解釋他自己的偏差化行為。
現代人肯定個人的自主權及享樂主義,而且多方面鼓勵個人善加利用。而經由電視媒體傳遞給大眾的『文化符碼』,經常會對帶著『癮疾』效能的藥物有推波助瀾的功用,尤其是消費習慣仍大有可塑性的年輕人;現今常見於電視電影或廣告中,將吸食香煙或飲用香醇美酒披上時尚及高階社會地位的面紗,此媒體塑造出來的意識型態,著實容易讓年輕、單身、人際活動偏少、欠缺體質上或文化背景上的防衛機制的族群,嘗試消費使用新的『癮疾』性產品,而造成上癮隨之而來的一些後遺症。
最顯而易見的後遺症就是為之所付出的金錢,這也就是這些藥物會持續販賣的最主要原因-『有利可圖』。再拿香煙為例,一旦上了癮成了煙槍後,對於購買香煙的需求量就會固定而不可少,加上人類對使用藥物會產生『耐受性』(註3),這種固有的利潤促進機制還會造成人們需求的增加,因此如同香煙這類型的癮疾型藥物就被許多企業視為最理想的商品:刺激精神的作用短暫但又快又強,即使生產過剩導致售價下降,也不必擔心需求會突然消失,因為,這類易使人們上癮的產品,本質上就會促使消費者不斷掏錢出來購買。
從事投資而成為傳奇人物的伯費特(Warren Buffet)曾說:『告訴你我為什麼喜歡香煙業?製造只用一分錢,賣出去可以賣一塊錢。抽煙的人會上癮,而且有非常強的品牌忠誠度。』(註4)這樣的說法不只適用於香煙,也包括烈酒、咖啡等會造成使用者成癮的產品。
其實以休閒學的觀點來看,此類化學成癮產品可以造成anytime、anywhere的休閒感;在生物學上有記載,1960年某生物學家誤打誤撞下,發現了大腦有一區掌管愉悅快樂休閒感的部分(註5),此區在人類從事運動休閒活動時會產生所謂的『腦內啡』,產生的效果如同施打輕量的嗎啡一樣,會令人有飄飄然的感覺;而使用癮疾性產品時,便可以隨時隨地產生此種興奮的感覺。
有一項針對護士們喝咖啡的習慣所做的嚴謹研究發現,每天喝二到三杯咖啡的人自殺率僅有完全不喝咖啡者的三分之一。這是個極有意思的發現,足以證明適當的使用合宜數量的藥物,的確可以幫助人們更有效率的應付生活。
但是,凡是刺激精神的藥物產品,一旦養成經常服用的習慣,斷癮時就會出現一些心裡以及生理的副作用,即使是連含咖啡因飲品這類不那麼強效的藥物也不例外。所以回到我前面所說過的,在使用藥物的取捨之間,端看個人的價值觀考量,若使用類產品的因素所帶來的優點大過於癮疾,我也樂見其成。只是在現代生活中,不論是個人或社會,想要提升生活素質,不能不同時重視物質及精神的水準;而休閒活動所引起的『腦內啡』,正好是可以取代『癮疾』性產品的良藥,我們得仔細觀察使用這類藥物產品必要性,不能在媒體涵化(註6)下給牽著鼻子走,倘若迷失在藥物之中,役於藥而非役藥,恐將成為機械的延伸,變成機械中微不足道的螺絲釘;感受、思想及品味都可能被媒體所塑造出來的癮疾性產品所操縱,實在不可不慎!
但是癮疾性藥物所帶來的危害和問題,卻是許多業者獲利的重要關鍵。藥物常可用於抵消其他藥物的作用,也就是人類開創的這個上癮的版圖也就是焦慮的版圖,書中提及一個相當有趣的例子,就是人抽煙提神,但煙抽多了導致陽痿,卻要用威而剛來治療,如此一物治療一物…。
然而這些出乎預期的效果,所產生的損失與利潤都不是藥物本身所包含的。這有些就是經濟學家所說的『外在事物』,像是在各種癮疾產品問世之後,接踵而至的:精緻的煙斗、鑲寶石的酒杯、細瓷茶杯、藝術茶匙等不勝枚舉的相關產品;而『外在事物』往往以『問題導致獲利』的型態出現,例如藥物濫用引來的問題可以轉變成為提供提供治療的業者的獲利機會。(註7)而這產業的商機是無遠弗屆、不容小覷的!
當人抽煙提神,但煙抽多了導致陽痿,卻要用威而剛來治療這種情形發生時,顯然從公共衛生的觀點來看是矛盾的近乎荒唐的。但是由資本主義的獲利最大化與充分就業的觀點來看卻很合理,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有問題才會有獲利,是成熟的資本主義的一個定義特徵。當平凡無奇的產品帶動的經濟活動量乏善可陳時,藥物卻能輻射出許多『外在事物』進而製造更多經濟活動,甚至帶給許多人工作機會,這是在排除健康及癮疾導致的偏激行為後,藥物所帶來的廣大正面益處。
藥物業者與多巴胺的關係就如同色情業者與睪丸素酮、食品業者與味蕾、整形外科醫師與異性追求美麗外表的關係。這些人都是以利益為目標,也都能藉科技的幫助啟動人體內在的獎賞系統和調節系統;但如此被圖利者利用,顯然對生理上有害,在道德上也是一種顛覆。(註8)如何面對這樣正反極端的商品,確實是業者與消費者必須正視的議題。
如同書中所提及杜克推廣香煙的商業手段,的確是業者獲利的典範,但是消費者必須明確的瞭解使用癮疾性相關產品所帶來的後遺症,包括健康的消損、金錢上的花費、以及某些族群的排斥,假使消費者有此體認,還是願意冒著尼古丁或咖啡因侵蝕體內運轉機制的危機使用這類型產品,才能算是一個理智的癮疾性產品的消費者。
因此我認為現在政府所推行的煙酒廣告內必須註明『抽煙有害身體健康』或是『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等標語是非常必須且基本的,媒體絕對得負起教育大眾的責任,而不是一味的就商業考量而推廣極其有利可圖的癮疾性產品。
就商業利益的考量下,這類型合法性藥物的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帶來的商機、工作機會和龐大經濟機制不只是影響民間,政府早在數十年前也將煙酒提升為公賣,必定有其一定時間研究的文化意涵和商業考證。這項產業隨之而來的利潤絕對是無庸置疑的,值得再三斟酌的,還是在於業者能否清楚明瞭的讓消費者體認,對這些藥物成癮後有可能造成的犧牲,以及不誇大而真實的正面效果有哪些?我相信這也是藥物相關產品業者一直鑽研的地方,就此點而言,我認為廣告媒體真的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只要將此類產品形塑成高品味高階級的象徵,很有可能不只是有利可圖,而是有暴利可圖!
所以在探討藥物產品的推廣傳播,絕對不能忽略媒介建構社會文化的能力,當然媒體有龐大的影響力,不過閱聽大眾也必須主動,養成不輕易受影響的思考態度,不隨波逐流、透視媒體為傳播癮疾性藥物背後所隱含的意識型態,是否真的抽高級煙或喝高級酒就是所謂身份地位的象徵,是很值得商榷之處。
癮疾性藥物產品的歷史在上癮五百年書中多有提及,我為文就不多做贅飾,只是它能發展到今時今日就如同書中探討那樣,成癮的過程往往不只是單純的藥效,其背後包含相當大的文化意涵和商業利潤,包括我前面所說過媒體形塑以及如同猜火車裡面那樣的小眾團體的影響,都是其發展的因素。
最後,藥物的好壞如何界定?所謂的『甲之藥,乙之毒』,真的是端視個人主觀的認定。不過就我個人而言,始終覺得不需要用金錢與健康來換取這種愉悅,畢竟我已經在運動中找到『腦內啡』,一種可以有相同興奮作用的活動,而且又沒有任何副作用,對健康又有所助益。因此對於我自己來說,著實不想要也不需要癮疾出現在我的生活當中,索性將這些藥品好好『癮藏』,不受其主宰,是我個人認知的上上之道!
2003/12/3 changyiyao
==========================================================
註1 : 【上癮五百年】David T. Courtwright著 立緒文化 第133頁
註2 : 【上癮五百年】David T. Courtwright著 立緒文化 第134頁
註3 : 持續使用相同劑量出現效用遞減的情形,或是必須增加劑量才能維持原有的效用,稱之為耐受性。【上癮五百年】David T. Courtwright著 立緒文化 第141頁
註4 : 【上癮五百年】David T. Courtwright著 立緒文化 第142頁
註5 : 此掌管愉悅感的部分位在大腦中樞系統的中間邊緣多巴胺系統(mesolimbic dopamine system),這個神經基質系統是快感的主要傳送通路,而藥物正好會刺激這個系統。
【Physi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Jack H. WilmoreDavid L. Costill著 HUMAN KINETICS 第65頁
註6 : (1)整個社會長期暴露在重複的訊息中,整個社會培養的效果。(2)意識性的媒體使用,無論個體差異,都受到媒體塑造出來的真實所影響。(3)媒體掌控、製造和提供的符號與文化環境,同時反映和涵化主流意識型態,替閱聽人建構世界觀、價值和刻版印象。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Werner J. severinJames W. Tankards Jr.著 五南出版 第325頁
註7 : 【上癮五百年】David T. Courtwright著 立緒文化 第152頁
註8 : 【上癮五百年】David T. Courtwright著 立緒文化 第157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