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字是誰發明的?相信都會說”倉頡造字”的故事你我耳熟能詳,不就是倉頡那還有誰!但要論真起來,總其成是他此位代表人物,但所有全部的中國字並不完全是老人家一人發明的,對吧?
11世紀時期,中國有以淡水之雙殼貝特別是在褶紋冠蚌的貝殼裡側,將板狀帶有圖案的鉛製凹凸佛像給黏貼其上,等物體表面覆上厚厚一層的珍珠質,再把它鋸下作成佛具或裝飾品來使用。此等情事,被記載於1167年出版的《文昌雜錄》「禮部侍郎謝公曰,有一養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擇光瑩圓潤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飼其開口,急以珠投之,頻(瀕)換清水,夜置月中,蚌蛤來玩月華,此經兩秋即成珠矣。」
往後將此技術給改良,13世紀時在太湖湖畔的周圍小村落,專門從事此以貝殼為基材再貼黏經雕刻過的玉、錫或鉛板之珍珠佛像的製作,開始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珍珠養殖,換言之,算是半圓珍珠的前身由此發軔。
這種珍珠佛像,直到1734年被曾來中國傳教的法國神父所報導,隔年法國和英國同時出版的一本水產有關書籍,向歐洲完整報導了中國關於此的養殖珍珠。結果,引發18世紀歐洲許多學者以此為摹本,開啟研究養殖珍珠風潮,此舉幾個比較有名的案例供大家參考。
(圖片摘錄自:「樂」---貝類與人類休閒娛樂的結合,撰文、巫文隆,圖片、張文誠)
瑞典科學家卡爾•馮•林奈(瑞典語:Carl von Linné )於1748年寄給瑞士解剖學家阿爾布雷希特•馮•哈勒(Albrecht von Haller)信中提到:「我已構思從貝殼製出珍珠的方法,想必五、六年內即可養出蠶豆般的珍珠來。」另外,1761年他也拿附近河川裡的雙殼蚌,然後將牠給穿個小洞,接著將有柄的T字銀線穿過貝殼預先打好的小孔,再把球狀的石灰或石膏固定在T字的前端,置於蚌殼內和外套膜間進行珍珠的養殖。
林奈的實驗原理,其實是模仿中國早期的方式,差別在於中國是將有柄的銀線給90度彎曲成L字形,從蚌殼開口處伸入至殼體內好比固定器,另一是直接從外殼給打穿個洞,然後將T字形的前端直接插入至殼體內,後端則靠在貝殼外邊像似固定器。
林奈的實驗原理與中國方式相類似,但卻又不同於直角彎曲銀線和附殼佛像的做法。為要結出珍珠,T字金屬架前端於貝殼內側露出多餘的銀線,接著在端部插上球核置於蚌殼裡邊與外套膜之間,如此才不會從殼內脫離,T字金屬架後平端則靠在貝殼外側,起到穩固整只金屬架的作用。林奈當年所製的珍珠,現仍保存於倫敦的林奈學會。
1884年寶詩龍・布莱德利(Boucheon-Brandely)在大溪地於珍珠貝殼上頭鑽幾個半英寸直徑的孔,通過軟管把貝殼或玻璃製的圓球固定在黃銅線上,接著放入海中,經測試,一個月後球體被珍珠層所覆蓋。有關黑蝶貝的珍珠養殖,1914年御木本曾在沖繩石垣島進行過此,可大溪地方面聲稱寶詩龍・布莱德利,才是世界首位進行黑蝶貝養殖的人。
法國的路易斯・布丹(Louis Boutan)則在鮑魚貝上打了小孔,將小球核給置入外套膜和貝殼後塞住小孔,接著放入海中飼養,6個月後得到珠層相當厚的珍珠。由於有過此經驗,後來御木本養殖珍珠出現真假珍珠爭議時,路易斯・布丹被傳喚作為珍珠審判的證人。1924年養殖珍珠被判定為真的珍珠,路易斯・布丹時任波爾多大學的教授,學識經驗具長,法官自然採信做出公平判決。
而早於路易斯・布丹提出此學理前,另外一位任教於牛津大學的利斯特•詹姆森(Lister Jameson)教授,於1921年5月號的《自然》雜誌上投稿,就曾提及御木本珍珠的表面與天然珍珠無異,為同樣之構造。同年11月路易斯・布丹在巴黎科學院也提出「日本的養殖珍珠為真品」這樣的報告書。結果,此個珍珠騷動最終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束,倒也十足宣傳了日本的養殖珍珠。
英國人薩維爾・肯特(Saville-Kent) 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州政府之邀請前往該地除調查漁業,並進行過珍珠養殖的研究。1890至1891年間,他曾以白蝶貝為親貝養出極大顆的半球型珍珠,還賣得未曾想像過的高價,不過收支無法打平遂才打住。御木本幸吉以阿古屋貝養出5顆半圓形珍珠的是1893年,而薩維爾・肯特早此2~3年成功養殖出半圓形珍珠來,所以薩維爾・肯特後來在真圓珍珠發明者之爭中,別人將他抬了出來於珍珠之父的爭奪給摻上一腳。
(圖片摘錄自網頁)
起初,許多人雖以佛像珍珠為範本努力不懈,極為可惜的是,都從佛像珍珠此線索延續下來,卻沒能養出與天然珍珠足以匹敵的產品!蚌貝的外套膜之外側上皮細胞小片不知為何會剝落,且剛好又落在貝體內導致形成珍珠袋,結果此袋遂形成了天然珍珠。換言之,若無珍珠袋的形成即沒有珍珠的產生。至於佛像珍珠嚴格來說,它也只是貼於蚌殼內側產生同珍珠一般珍珠層的薄片,僅為一種貝殼珍珠層的塊狀物而已。
對於日本成功養殖出世界首一的真圓珍珠,1978年澳大利亞的丹尼斯・喬治 (Dennis George)則有異議。在他發表的論文中提到,真圓珍珠理應是薩維爾・肯特此人發明的,至於西川藤吉與見瀨辰平所開發的技術,其實是西川及見瀨的養父見瀨弥助此兩人,各因工作之關係往澳大利亞考察,一口咬定他們的技術都得自於薩維爾・肯特,所以日本方面才可能直接跳過佛像珍珠,立馬進入到珍珠袋的研究。確實如前述,薩維爾・肯特也是成功養殖出半圓珍珠的人,可有關於真圓珍珠養殖成功的資料付諸闕如,若要證明丹尼斯・喬治的說法都屬單方面個人之臆測。
假如薩維爾・肯特真有此樣發明,那麼西川藤吉過世後,西川的兒子西川真吉1914年拿著真圓珍珠的養殖法,向澳大利亞政府有關單位提出申請,隔年專利即通過,換言之,澳大利亞當局沒有類似此樣技術的存在,因此才獲得認可的不是嗎?
另外,德國科學家的西奧多・馮・賀斯林(Theodor von Hessling)從母貝的體內取出珍珠時,發現到珍珠周圍,有著一層細胞構成像是個包囊的東西,內側細胞具有分泌作用,始才明白此法方得以形成珍珠。
換句話說,珍珠宛若胎兒的樣子被胎衣包在貝體內,當打開蚌貝後珍珠不會馬上滾落出來,如果蚌貝裡頭有所謂的珍珠,就像果實的種子給果皮、果肉、果核包住根本沒能看到那顆種子,想必此與珍珠也有若干相似的原理才對。
要取出珍珠,必須用刀子劃一裂口方行,當珍珠給拿出後只剩沒留下任何東西的空間,此個的空巢即是珍珠囊。事實上,白蝶貝的珍珠養殖可不用殺死母貝,僅需從母貝的空隙單獨將珍珠小心地取出,殘留的該空間馬上可將另一株核給殖入,來進行二次收甚至三次收這樣的養殖。中國三角帆蚌的珍珠養殖亦用此種技術,能進行多產次的收穫。
(圖片摘錄自網頁)
前不久,日本NHK電視台剛播完泡麵王”まんぷく” (萬福)劇集,故事根據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嘉義朴子人)與日清食品長年所說的,二戰後安藤經商破產待在家裡研究拉麵,從妻子炸天婦羅獲得靈感,終於研究出目前在世界各地年銷1000億包的泡麵。
發明泡麵說法好像塵埃落定,但果真是如此嗎?即冲即食的泡麵源頭應該是台灣的雞絲麵,另外,日本台僑界普遍知道泡麵並非吳百幅發明的,當時主張此發明權益的即有三位台籍人士,吳百幅商才幹練,發明人之一的張國文後才將此專利,以當時幣值2300萬的日幣轉讓給他。
歷史,有時候是越辯越明,有時候是越辯越濁,但大多是給勝利者做背書的!眾味難調,適口者珍,總之讓大家知道有過這樣的故事,點到眼沒下到胃的小菜一碟,看看無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