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教育專刊有一篇文章,非常值得"心直口快"、"口無遮攔"的父母細讀。在此分享並在文後自我檢討。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8937&type=Blog
2017.01.26
沒有口德的媽媽一樣可恥!許常德:鐵血教育的後遺症,最後常會回到父母身上
言教
妳可以有更好的說法,但前提是「不要以為是對他好的事,就要他一定做到。」
「說話是藝術」這是什麼廢話?
說話是讓人感受的事,藝術有太多想像空間。更何況這說話還要帶著教育功能。所以,言教要的說話,功能要放第一。
聽的人不管是誰,或者是說給自己聽的,感受是說的人在主導。
妳可以決定這話要說得猛烈,還是娓娓道來;想要讓對方難受,還是滿心溫暖;是隨意說說,還是懷著目的...但我要提醒妳一件事:孩子長期和妳生活在一起,妳最好不要前後矛盾失去做人該有的立場。
有話好好說
這真的是最難做到的,因為孩子會讓人抓狂的地方實在太多。不好好在桌上吃飯、打電腦打到六親不認、總是在出門後才發現什麼東西沒帶、忽然接到學校老師的通知孩子闖禍了...
不管妳有多生氣,不管妳媽媽以前也是暴怒對妳,不管所有的媽媽都是這樣對抗這事,請妳想想,妳這樣做是不是效果越來越不好。
人說話的口氣和修為也是一日一日養成的,不能好好說的結果,就會演變成常常沒法好好說。 家裡的氣氛就會時時充滿煙硝味,尤其是說道理的時候,一旦配上恐怖的音效,再有價值的好處都會焦點模糊,孩子可能會傻在原地腦袋淨空,可能會從此痛恨這個道理,可能只會看見媽媽情緒化的一面,可能再也不敢跟妳說原因,於是沒法讓妳知道真相,可能妳會說出跟這事無干,而捲在一起開罵,可能妳會越講越氣口無遮攔:「跟你爸爸一個德性!」妳的言語透露的是妳的個人家教。
慢 軟
這二字訣大家來試試看,以音樂的例子來看:慢就會比較緩和一點,軟就會接受度高一點。
沒要刪改妳說話的詞彙,妳仍可一針見血要他立刻警惕,或者等妳情緒平穩以後再開口。
鐵的教育帶來的後遺症不會只有發生在孩子身上,可能也會禍延至妳。
他會以為他以後也能用這麼激烈的口吻讓人聽話,妳可能不知不覺嘴裡淨是三字經並把其他拉來一起罵,他會感受到妳並不是平等的態度跟他說問題所在,妳將會只說結論、只是懲罰而沒有解決方法。沒解決問題又製造新的問題,語言成了多餘的最佳範本。
將心比心
妳若不希望往後老是在同一件事上生氣,最好就是好好想想怎樣讓他明白妳的道理,並從此改善。
想想妳在他這年紀可能的反應?
想想他和妳最大的距離是什麼?
想想妳是想解決問題還是發洩情緒?
想想妳的身高、妳的身分,他還能多說什麼?
想想妳想灌輸給他的觀念會不會因為情緒而導致反效果?
想想我們可能只是在為我們毫無準備才激起萬丈海嘯?
想想我們在這年紀時,是不是也很不喜歡媽媽這樣的嘶吼?
想想這個家可能還有別的人在?
想想,多想想,把和孩子以平等之心的表情找回來。
跟他說:「你會一直犯同樣的錯,就表示你很難做到,對我可簡單對你就很難,有時候你會讓我急到發火,因為你不知道,你這習慣不改以後會受到什麼傷害,但我曾經也常是你這樣,好像少一根筋、好像就是智障、好像就是要判我無期徒刑,也不能讓我改變,既然事實是這樣我們就好好面對,來討論一下消滅它的方法,你有什麼好建議呢?」
妳可以有更好的說法,但前提是,不要以為是對他好的事就要他一定做到!多體諒他做不到的難處,這樣方能找出問題的所在。
沒有口德的媽媽一樣可恥
妳會不注意就說幹嗎?
妳會氣到爆時就操三字經嗎?
妳會在孩子面前罵公公、婆婆或丈夫嗎?
妳會拐著彎酸人嗎?
妳會說一些不實的謊來讓自己更有立場嗎?
妳會說一套做一套嗎?
妳會說妳自己都不認同的話嗎?
妳有說過你去死你出門給車撞死的話嗎?
妳有注意說話要公道嗎?
妳會不會連妳要他做的事都沒想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比如妳不許他玩電腦遊戲,妳又想過為什麼不許他打呢?
是怕視力減退,還是影響功課?
是因為大家都這麼說,所以妳也就這麼做?
妳若沒看他打過電腦遊戲,又怎知孩子可能是個高手,要孩子照妳的計畫長大,妳沒有將心比心,他就會覺得妳只會說大話,根本不了解這話的意思。
尤其當他還看到妳常常沉迷網路麻將的時候。
如果妳肯跟他分享妳的祕密,比如跟他說:我也覺得有點難度!跟他一起想辦法站在同一陣營 ,不要在孩子面前當完人,跟他一起成長重新學習,會把背彎下來的媽媽最慈祥。
辭彙練習之必要
請大家在家裡提倡一個活動,每天跟家人說一句真誠的好話:
「媽媽,妳衣服這麼配就對了!」
「哇,效率很好喔!」
「妳氣色不錯喔!」
「妳對他說話很有耐性喔!」
「妳肯原諒他,我很佩服啊。」
說話是要練習的,不然妳連簡單的表達都會困難。
真誠的好話就需要貼心的感受,感受對方對妳真正的好的那一面。這樣的鼓勵是最好的言教 ,真實又充滿感情,會讓人忍不住要做得更好。
但千萬不能為了說好話而說好話。
XXX
應該都是在孩子還可塑造時期,也就是小學三四年級前的情境吧!
1. 言教
可能是太嚴肅看待言教、身教這回事了,我常"講道理",在孩子做錯事時還會"沙盤推演",告訴孩子這麼做可能會有甚麼負面影響或後果。立場從來沒變過,我有自己的道德標準和原則,但我從不要求孩子和我一樣或達到我所設定的標準;當然心中是會有期望的,達不到時,就是笑笑,跟姊妹說下次努力,或檢討檢討這次為何未達標的原因。
2. 有話好好說
我承認,在她倆成長過程中我和孩子的爸爸爭吵不斷,而在爭吵時或爭吵後,我經常無法很快平復,有時甚至要花一段時間才能從不平、憤怒、委屈、質疑自己等情緒中走出。這些情緒當然會影響孩子,任何人都看得出來我有情緒,無法做到溫言細語。還記得那幾年,離婚協議書我都印出、準備好,並且貼在電視後方;現在想起來,當時應該決斷的,拖到現在,只有更糟。
3. 慢、軟
的確,當時夫妻吵架的言語模式早就被雙胞胎學會,來對付我,她倆面對經濟弱勢、家中權力弱勢的我,言語刻薄、非常沒有禮貌,絲毫不認為我是"母親"、是"長輩"。他們對我說話的模式,就是夫妻吵架時針鋒相對、或不顧一切全力攻擊對方的語言;聽在耳裡著實刺痛,字字句句像利刃般劃過早已破碎的心。
4. 將心比心
後來,我改了,儘量保持言語平和。常常想著,那個她倆牙牙學語時講故事的媽咪,那個喜歡看著寶貝睡著時的蘋果臉的媽咪,那個想和孩子一起快樂度過放學後時光,不想讓孩子唯一的童年留在補習班的媽咪....;想著自己的初心,言語就平和了。
5. 沒有口德
我從不說髒話,也很不會吵架,吵架時就是那幾個說詞,所以當然說不過那位經過外商公司專門話術訓練的;我很直,藏不住話,所以當然玩不過那位陰沉的;我是學科學的,凡事講求實證、有根據...,這些原本的優點,在這個屋簷下成了弱勢,所以孩子當然不站在我這邊,學著跟爸爸一樣地講話,一樣的話術,一樣的氣焰,一樣的語氣...。為什麼? 因為這是強者的象徵,向強者學習是理所當然的。
6. 詞彙練習
是真的,孩子高一時參加了某大學系所舉辦的營隊,是關於幼兒發展與教育的學程,給他們玩了小遊戲,測試個人成長過程中缺乏了甚麼?或是需要甚麼? 兩位一位需要的是身體的接觸,一位需要的是正向言語。這兩者,我都給,我都會給。而他,自從孩子四歲後,甚至更早,就很少給孩子正面言語支持或鼓勵了。我們面對的,是他對著電腦螢幕上放映不盡的影片的冰冷的背,那冰冷的背倒是會根據劇情或悲或喜;只是,那與我們完全無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