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29 15:33:22| 人氣5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異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文原名:アトポス
偵探:御手洗 潔
職業:占星師+ ”瘋子”
作者: 島田莊司
出版社: 皇冠文化‧出版日:2008.06.17
 

個人書評 (2008-08-05)

        吸血鬼傳說,可以說是貫穿這次整個事件的核心。小說家被殘忍殺害,兇手切下了他的頭顱,盛放在銀盤中;女演員行蹤不明!五名嬰兒更在兩週內連續遭到綁架,而所有的目擊者都說,是被一個滿臉鮮血、頭顱光禿的怪物搶走的?!這滿臉鮮血、頭顱光禿的怪物,是另一種與我們一般所認知,由蝙蝠變身的不同的吸血鬼形象。為了說明這種形象的吸血鬼,島田桑在本書一開頭就用了約兩百頁出頭的篇幅(可以直接當成一本書了),向我們講述傳說中吸血鬼「德古拉」的原型,羅馬尼亞瓦拉幾亞公國的威拉德採佩什公爵的遠房親戚--伊莉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的故事。

        伊莉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Erzsébet Báthory,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的人物。這位夫人是那達斯地伯爵的遺孀,由於伯爵常年在外征戰,伯爵夫人無聊之間,在僕人托爾科的慫恿下,學習妖術,在1600年伯爵去世以後更加肆無忌憚,經常挾持附近村莊里的少女,並加以折磨,據相關編年史記載,伯爵夫人在喝受害者的血時非常快樂,甚至把血裝滿浴盆用來沐浴,使自己永葆青春。其奶媽尤奧,管家烏依瓦里,女巫達爾維拉亦有參與此事。1610年12月30日,她的表兄圖爾索伯爵率兵攻克城堡救出一些受害者,伯爵夫人被判終生監禁,共犯一律處以極刑,城堡也由此荒蕪。巴托里伯爵夫人的畫像現藏於布達佩斯AndrasDabasi國立博物館,歷史畫廊。
(以上資料出自維基百科)
        島田桑將其以說故事的方式將其呈現出來,先讓人感受到其之所以成為吸血鬼的嗜血心理,這已不是本人可以控制的行為,而是一種病態的精神疾病了。看到書中描述巴托里伯爵夫人為了維持青春美貌而產生的歇斯底里反應,著實讓人替其感到悲哀,一個無知所帶來的悲劇。

另一個與本案有密切關係的傳說故事是--莎樂美。
        莎樂美(Salomé)是《聖經》中的人物,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是基督教世界文藝作品的一個主題,有用她故事的題材編寫的歌劇、電影和大量的繪畫作品,但在《聖經》中這個人物並沒有名字,是來源於猶太歷史學家的著作。
根據《聖經·新約》記載:
那時,分封的王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就對臣僕說:「這是施洗的約翰從死里復活,所以這些異能從他裡面發出來。」起先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拿住鎖在監里。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歡喜。希律就起誓,應許隨她所求的給她。女兒被母親所使,就說:「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里,拿來給我。」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給她。於是打發人去,在監里斬了約翰,把頭放在盤子里,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新約·馬太福音》14:1-12,和合本)

比亞茲萊在1894年為王爾德劇作《莎樂美》英譯版創作的插畫「孔雀裙」


        後來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著名的作家、詩人、劇作家。將其於1893年寫成戲劇,1897年上演。王爾德筆下的沙樂美,是美艷、性感、危險、頹廢的。王爾德的莎樂美顛覆了以往基督教傳統文化中的莎樂美形象,從此莎樂美成為現代藝術中經常出現的人物形象。《莎樂美》一劇也成為唯美主義藝術的代表作。1905年,理察·施特勞斯改編的歌劇版本首演。《莎樂美》(德語:»Salome«,作品號五十四)是理察·施特勞斯作曲並作詞一套單幕德語歌劇。該劇腳本是基於奧斯卡·王爾德同名法語戲劇的赫德維希·拉赫曼(Hedwig Lachmann)德語譯本改編而成的。1905年12月9日首演於德勒斯登的宮廷歌劇院。
        該劇最為世人熟悉的段落,也是上演初年最為臭名昭著的,便是女主角莎樂美的「七層紗之舞(Tanz der sieben Schleier)」。而當今更著名便是更為驚人的最後一幕,呈現莎樂美戀屍癖發作,竟熱情地親吻起施洗者約翰斷頭上的嘴唇。

劇情:
時間:公元一世紀某個月夜
地點:希律王在猶大加利利海徬提比里亞宮殿內的一個露臺
        宮廷侍衛長納拉博特自露臺凝視著正在宴會中的美麗公主──莎樂美。被囚禁的先知,施洗者約翰的聲音,自監牢中傳出,希律王打心底裡懼怕著先知。
        疲倦於持續不斷的宴會和應酬,莎樂美逃到露臺。當她聽到約翰在詛咒自己的母親希羅底,好奇心大起。宮廷侍衛皆不敢把約翰帶到公主的跟前,莎樂美於是通過揶揄納拉博特,以達到目的。雖有希律王下達的禁令,在莎樂美會回報自己的承諾,納拉博特將約翰帶來。
一見到約翰,莎樂美腦海中頓時產生了勢不可當的慾望,欲與約翰行肌膚之親,但遭約翰拒絕。莎樂美轉而只求一吻,納拉博特無法忍受所見所聞,拔劍自刎。回到牢房,約翰繼續自己的佈道。
        希律王進場,緊隨其後是王后和侍從。希律王突然滑倒在納拉博特的鮮血上,並產生聽到翅膀拍動聲音的幻覺。無視希羅底的反對,希律王慾火焚身地注視著拒絕自己的莎樂美。在牢房的約翰突然大聲咒罵希羅底和希律王不道德的婚姻。希羅底要希律王命令約翰閉嘴,希律王拒絕,希羅底嘲笑丈夫的懦弱。五位猶太人就神的本質展開辯論,兩名拿撒勒人則在講述基督所施的奇蹟;還說到基督能將死去的拿撒勒人復活。希律王聽到不寒而慄。
希律王要求莎樂美和他同吃共喝,皆被怠惰地拒絕了,謂自己既不餓也不渴。希律王不顧妻子反對,轉而求莎樂美為他跳一支舞:「Tanz für mich, Salome」,更承諾給予任何莎樂美想要的東西──就連半壁江山也在所不辭。
當莎樂美質疑他的承諾,希律王發誓確認,莎樂美便去準備她的「七層紗之舞」。這支舞蹈,在富有濃厚東方特色的配樂下,莎樂美緩緩地逐層逐層地脫去身上的七層紗布,最後全身赤裸地伏在希律王腳下。舞跳過後,莎樂美向父王要求先知約翰的斷頭,盛在銀碟上呈給她。希羅底咯咯發笑,希律王則極力勸阻,不斷提出替代品:奇珠異鳥,甚至聖殿裡的聖巾。但莎樂美立場堅定,要希律王一定履行承諾。一段間奏曲過後,先知約翰的斷頭自牢房呈上,如同莎樂美要求般,以銀盤盛載。
        莎樂美接下來便開始對著施洗者約翰被砍下來的頭顱,談情說愛,繼而更熱情如火地親吻斷頭上的嘴唇。在旁窺看的希律王越看越看不下去,在滿腦惶恐和疑惑中,下令自己的士兵殺死莎樂美。
(以上莎樂美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島田桑所撰之莎樂美劇本,應該是以李查使特勞斯的版本為來源所改寫的,這段可以說是為了將玲王奈被莎樂美附身的的形象更加鮮明(再加上吸血鬼傳說),所以先讓讀者了解莎樂美的故事,以進入該故事的情境。



書中莎樂美的主要場景是在以色列,島田也藉此表達自己的宗教觀。

耶路撒冷--哭牆

        在目前以色列這塊土地誕生了目前世界上戰亂來源的三大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

        依舊約聖經記載,諾亞方舟傳到了第十代,傳到了亞伯拉罕,上帝將迦南地,也就是現今的巴勒斯坦,賜給了他。之後迦南地因遭受肌饑荒,亞伯拉罕的子孫雅各即帶領族人逃到埃及。但卻在那成為埃及人的奴隸。後來因摩西的出現才又回到了巴勒斯坦。在舊約聖經上的這個故事,象徵了猶太教的誕生。

        阿拉伯人從亞伯拉罕時代就住在巴勒斯坦,猶太人被羅馬人趕走後,阿拉伯人即成了此地的主要居民。而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亦在此隨天使昇天,此處也成為伊斯蘭教的聖地。
        基督教的始祖耶穌基督亦誕生在這塊土地上。他在成年後開始了他的傳教生涯,並宣稱自己是救世主,上帝之子。但此事為猶太教所不容,耶穌也因此而在此死於十字架上,此地亦成為基督徒無可退讓的聖地。

        也正因為該地的不可退讓性,使此地一直處於戰亂的態勢下,並使伊斯蘭教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的敵對關係擴及至全球,成為世界不安的來源。

        島田在書中的一段話說的很好:「聖人的出現是為了救人,聖人說的教諭也是為了救人。但是當我們審視上述的事實時,也發現這個教諭本身,就是導致兩個民族互相殘殺至今的堅定信念。」事實上就我個人而言,是不太喜歡基督教的,每每看到路上的電線桿上貼也寫著:「信我者得永生,不信者下地獄」的標語就讓人感到反感。當宗教本身的排他性過強時,這世界就沒有和平可言。基督教開始時受到猶太教迫害,但當其成立權力的來源後,卻迫害提出學術理論的人,只因其違反基督教義。這似乎不是一個強調「愛」的宗教所應有舉止。或者是說,基督教的愛只是狹隘的只愛「自己人、與自己相同想法的人」的愛。

        這本應該最近所看的島田作品中最好看的一部。明明五百多頁的篇幅,卻比看魔神的遊戲的天數還要少。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明智小五郎
人氣(5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推理文學 |
此分類下一篇:龍臥亭幻想(上)(下)
此分類上一篇:水晶金字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