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10 15:48:40| 人氣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三乘菩提概說第16集─五蘊概說+色蘊

引用出處: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6/16

三乘菩提概說第16集~~由 正緯老師開示:五蘊概說+色蘊

三乘菩提概說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概說」系列。我們今天在上一次跟大家談八正道之後,今天要繼續跟大家談五蘊。

五蘊另外一個說法是五陰。爲什麼有時用「蘊」,有時候用「陰」呢?蘊這個字主要談的,指 的是說這個五項的內容,其實每一項都是聚集而成;它並不是一 個完整不變的實體,它是聚集而成,並且在聚集之中,會有許多的變化,這個叫作蘊。那之所以用到陰這個字,陰就是遮蓋的意思,這個意思就表示,當我們提到五 陰這件事情的時候,必然指的是說,這個五項內容會在不同的程度上面,遮障了我們認識這個世界乃至於說認識我們自己真實的樣貌,所以我們說這個是五陰。所 以,在不同的場合,我們會用到說這個是五蘊,這個是五陰,但是就是爲了要指出它們的特性的時候,比方說偏於聚集的特性的時候,我們會說它是五蘊;但是如果 偏於遮蓋的特性的時候,我們說它是五陰。

那五蘊或五陰呢,我們說它的內容總共有五項,也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項內容。那這五項內容,各位觀衆您也許覺得:這五項內容,不知道跟我們現在所覺知的這個狀態有沒有什麼連結?我們也嘗試著用舉例的方式讓大家瞭解。

比方說,各位觀衆現在正在看電視節目,正在聽我在說法,各位觀衆在電視機前面,不管您是 正是坐著聽,還是站着聽,還是怎麼樣的方式,您必然都可以覺 知到,現在在聽、在看這個電視節目的同時,您的色身其實都是有一定的程度的、跟這件事情相應的,一個姿勢或者是舉措在裏面。所以我們說,這個五陰裏面的 「色」,各位可以把它,很簡單的、最簡單的、最直接的理解的方式就是我們的色身。

接下來,所謂的「受」。受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感受。比方說我們現在談到了五陰的內容,如果您前一陣子剛好在一些場合上面,剛好有看到一些佛教的書籍,上面有談到所謂的感受的種種的時候;您聽到今天剛好要說到五蘊裏面的受,那你必然會有一個,心裏面會有一個感受起來說「啊!剛剛好這個就是我想聽的內容。」或者您聽了今天講的內容之後,或者您心有同感的話,心裏面生起了歡喜的心,那也是感受。

再過來是「想」。想就是思想,想像,想念的想。實際上想這個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 比例非常非常地高。但是回歸到我們現在所談的例子來說,各位 觀衆在看現在這個電視節目的時候,一邊在聽的時候,其實一邊也在跟著我舉的例子在設想情境,想辦法要理解我現在說的內容;所以在您的腦海中,其實已經有許 許多多的想像、許許多多的思惟在進行,這個我們都可以把它簡單地把它劃歸在「想」這個部分。

那接下來是「行」,也就是行動的行。一般我們說行這件事情的時候,當然指的就是在——就 是說它是一個多時刻地連續的一件事情叫行。比方說,我們說, 當我們持續在看現在這個節目的時候,這是一種行。因爲我們不管是色身也好——我們的色身現在因爲正在看節目,而維持目前的狀態;或者是說我們正在想辦法理 解這部分的內容的時候,我們的腦袋裏面的思惟正在持續地進行,這個部分我們都可以把它劃歸作行這個部分。

那最後呢,五蘊的最後一個蘊呢叫作識蘊。「識」這個字就是,最簡單的界定就是了別。所以 我們看到任何的事情,嘗試去了別的時候,這個裏面的作用就叫 作識。所以這個識蘊的本身,對於我們觀衆們現在在看電視節目的這個例子來說,識蘊它的作用是什麼呢?其實我們如果回頭來看,五蘊裏面的色、受、想、行、 識,可以很清楚地發現:色,指的就是我們的身體的這種偏向於物質的這類型的組成;而受、想、行、識,談的全部都是我們的心理的作用。受、想、行、識雖然都 指的是心理的作用,可是這個心理的作用,所有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源,都是在於了別、分別的作用;如果沒有了別、分別的作用的話,我們一切的心理作用,都沒有 辦法繼續的。

比方說,我們現在看到了一件事情覺得歡喜了,有了喜的感受,有了樂的感受的時候,這個時 候我們就要問:爲什麼我們能夠分辨這個事情?當然裏面就一定 有識的作用。並且這個識的作用還能夠了別,目前這個境界到底對我們來講,是順應我們的意思,還是違逆我們的意思,所以這裏面牽涉到的也是有所謂的了別。又 譬如說,我們也許碰到了一些事情之後,往往覺得隨著歲月的變遷,我們覺得說,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景物全非,不禁觸景傷情。這類型的感受,同樣地,我們首先要 能夠分辨,現在的這個境界是我們曾經所歷經的境界;並且要能夠分辨,這個境界跟過去我們所記憶中的境界,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了,所以我們才會覺得人事全 非;然後接下來呢,因爲人事全非的關係,所以我們才接下來會有傷感的情緒。

所以,這類型的,從我們剛才舉的例子來看,可以說我們所有的心理作用,所有心理的運行的 狀態,其實它的最根本全部都是識蘊。因爲我們在分分秒秒,或 者更精確的說,是剎那剎那地了別、分別;正因爲有這些了別、分別的作用,所以才能夠讓我們有心理的作用。所以,在受、想、行、識這個四項心理的內涵裏面, 其實它的最根本最根本的就是識蘊,就是識這件事情,了別這件事情。

回過頭來看我們剛才看到的行。行則是指說,一連串時間,透過時間所連續進行的心理活動。 而受跟想對各位來講,可能都比較容易掌握,也就是感受是什 麼,或者是說我們想像的是什麼,我們思想的是什麼。受跟想所說的部分比較偏向於,比方說,我們對一個境界所產生的受,或是對一個境界所產生的想;但是,如 果說我們把受跟想,乃至於說,我們說一切的心理現象透過時間的連續,我們在談它所造成的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會變成談的是行這件事情。當然來說,比方說色這 件事情來講,光是我們的色身,其實色身本身也是在時間上的一個連續的行體作用;比方說,我們從甲地走路走到乙地,那這個時候,我們就是讓我們的色身不斷地 在時間的進行當中,不斷地讓色身運動,達到從甲地到乙地的目的,所以這個部分也是屬於色身的行。所以行這件事情,其實既包含了我們色身的這個連續不斷的這 些狀態,當然也包含說我們的心理上面連續不停的狀態。

所以,以上就是用很簡單的方式,讓大家瞭解五蘊的色、受、想、行、識。那再提醒大家,色 指的就是,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的這個色身;受,就是我們的 感受;想,就是我們的思想或是我們的欲想,我們想做什麼事情叫作想;行的話指的就是,不管是我們的色身或是我們心理運行的一段時間連續的狀態,我們把它概 括稱爲行;識,指的就是我們心理上面,所有心理作用的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分別、了別。

那爲什麼在現在我們要跟大家談五蘊這件事情?最主要是因爲,五蘊它的內涵之所以會分成 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項內涵,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我們的 佛陀的一個方便善巧;佛陀藉著五蘊這個說法,讓大家能夠更深刻地認知到說,平常我們所感受到的「我」,我就是我們的我這個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因爲我們 不管,其實我們不管在世間上,或是許多的書籍上面,我們都可以看到,關於「我」這件事情,其實是衆說紛紜的。不過在佛教裏面,佛陀因爲要幫我們大家快速地瞭解、快速地掌握「我」到底是什麼;所以 佛陀告訴我們,可以從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項內容,去精確掌握什麼叫作我。

所以,關於五蘊的認知,我們一定要認知的,第一個要正確認知就是:這個色、受、想、行、 識這個五項內容,可以完整的函蓋一切衆生的我。不管今天我們 現在,比方說我們是生爲人身的我;或者是,比方說我們看到了周圍的這些傍生,像是狗兒、貓兒,那狗兒貓兒對自己的覺知來講,其實也都不出於色、受、想、 行、識這個五項內涵。或者是,我們可能也知道說,有一些衆生他因爲福報大並且定力又好的原因,所以他因爲這樣子而往生到色界天,那麼在色界天的衆生,當然 就是說,他的整個的形態跟樣貌,跟我們人間的衆生大致上相同;可是實際上由於色界跟欲界不一樣的關係,所以當然還是會有差別。但是不管差別如何,色界的衆 生,所有一切他所感知到的我,也都不出於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項內容。同樣的,如果再因爲定力大得不得了,然後往生到無色界天去的話,即便是到無色界 天之後,這個色的部分已經沒有說我們在人間所看得到的這些色的這些內涵了,所以在無色界天裏面的時候,其實都只剩下心理的部分;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可以 用五蘊裏面剩下來關於心理的層次,特別是關於識蘊的這個部分,來予完整的解說。所以我們才會跟大家說,關於五蘊應該要認識的,第一個正確的觀點就是,這個 五項的內涵,可以函蓋所有一切衆生的我。

那麼要談這個我,當然就是因爲說,我們這裏談的是聲聞菩提,聲聞菩提有 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對治煩惱、減輕煩惱,乃至於最後能夠究竟解脫煩惱;在這裏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跟大家分析煩惱的真正的關鍵或是真正的來源,但是我們要 先跟大家說,煩惱其實它的很大的根源都是在「我」的身上。不管我們今天碰到哪一個煩惱,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每一個煩惱都是我們跟外界的接觸,或 是跟一個境界的接觸,所產生的不順意的狀況,那麼我們可以把它叫作煩惱。既然是每一件的煩惱,都有所謂的我們自己所覺知的我,跟外面的境界所接觸而產生的 結果;所以,如果要談到說對治煩惱的話,當然「我」這件事情就是一個最有利掌握的關鍵。並且,我們甚至要跟大家說,雖然我們今天沒有時間說,但是我們要跟 大家直接的像蓋棺定論的跟大家說:其實煩惱真正的根源是在於我,而不是在於境界。既然這樣講,所以我們談到要對治煩惱的時候,當然要先能夠精確地掌握什麼 是我。剛才已經跟大家講了,三界的所有一切衆生的我,都不出於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項內容。所以,這個就是爲什麼我們接下來的幾個講次,要花時間要跟 大家介紹五蘊。

首先,我們先看看,直接看看色蘊。色蘊,當然就精確的色蘊的定義,除了我們的這些感官機制之外,還包含我們所接觸的境界;如果用佛教的術語來說,也就是說五根加上我們所接觸的六塵,都是劃歸在色蘊的範圍。不過爲了讓各位觀衆更能夠簡單的能夠掌握,我們就不妨用裏面最狹隘的但最直接瞭解的,就是我們的色身。所以您今天感受到的所有身體的一切,都是可以劃歸在色蘊的範圍。

那色蘊的性質呢,第一個,我們來看看色蘊的性質。最主要是色蘊有好些個性質,比方說它會 有所謂的堅性,就是地,我們說有四個特性,色蘊有四個特性, 就是地、水、火、風。地談的就是堅性、保持;比方說我們的骨骼、肌肉、內臟、毛髮,乃至於我們的牙齒等等,這個都是具有堅持的特性、有保持的特性,這個是 地性。當然同時我們也有水性;比方說我們身體裏面會有血液,會有體液、尿液,會有唾液等等,這些都是所謂的水性、濕性,因爲它具有溶攝的這些特性。那除了 地跟水之外呢,我們的色身還會有所謂的火性,也就是所謂的暖,或者是成熟,這個其實從我們的體溫上面就可以感受到,有所謂的火的特性在裏面。那再過來是 風,風指的就是動或是成長的特性;比方說我們在念念之間都有呼吸,然後我們的身體在流動的時候,我們的心臟會把血液打出來,藉著血液的流動關係,把營養分 帶到全身,這個部分血液的流動跟呼吸,甚至我們所談的神經傳導的作用,全部都是所謂的動的特性,所以我們把它劃歸在風。

所以一般來講,我們在佛教裏 面談的時候,談到色蘊的時候,我們都會說它具有四大的特性,就是地、水、火、風。當然就是說關於這個細部的分析,我們限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不跟各位詳細地 分析這個四大的狀況。不過我們至少要跟大家建立的基本觀念就是說,這個四大的四項的內涵——地、水、火、風四項的內涵,應該把它視爲是我們瞭解色蘊的時候 所要掌握的性質。因爲我們在看色蘊的時候,每一個點、每一個面去看色蘊的時候,它幾乎都是一定會有地、水、火、風這個四項特性存在。然而,雖然說色蘊的本 身是可以用地、水、火、風來描述,可是卻不應該把地、水、火、風,就把它視爲是一個堅持不變的、一個像是一個元素這樣子完全恆常不變的實體,這個就已經不 是我們現在講的本意了。

接下來我們說,正因爲說由於整個色蘊是四大所成,如果我們認真去看的時候,其實色身裏 面,色身本身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關注的。比方說,我們平常大 家都會寶愛色身,非常的愛惜這個色身,可是這個色身,如果我們從它的來源來看,來源是從父精母血而來的。或者從這個色身本身所攝取的食物來看,或者是我們 色身本身,如果我們把現在看到的光鮮亮麗的外表把它拿掉之後,再往裏面看的話,我們往往會看到的,裏面是許許多多的會讓我們覺得非常污穢的事情在裏面。所 以,整個色身看起來,我們說色身其實本身它的本質就有許多不淨的成分在裏面,再加上色身的本身其實每一個時刻都在無常的變化;正因爲這樣子,所以色身的本 身,其實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它,也就是說,色身不應該成爲我們在面對我們自己的人生的時候,所最應該保持的。因爲色身的衰敗無常本來就是自然的事 情,再加上我們也知道,每一個人都能瞭解到,老死就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甚至我們現在在電視機前面正在看電視的時候,所仰賴的這個色身,其實它目前的狀態 的一切存在,背後也需要許多的因緣,才能夠成就我們現在能夠以這樣的色身繼續地生存或繼續地修道。所以說,關於色身的部分的話,不應該是我們寶愛的重點。

我們如果在看後續的修行的時候,往往需要建立一個基礎的概念,就是說色身只是我們修道的 一個道器而已,只是一個器具而已。並且,如果有正確的觀念的 話,我們都應該會知道,其實每一個人既有無量的前世,也有無量的後世;所以在色身這件事情,只是我們在無量的生死之中,在目前的狀態所擁有的色身而已。所 以,把它看清楚這一點,看清楚它的無常,然後再看清楚它的不淨的一面之後,其實我們應該用更正確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色身,也就是色身只是我們修行的一個器 具而已。

接下來就是說,關於色這件事情的話,當然我們要特別——最後要特別跟大家說:凡是色蘊 ——既然是所有的色蘊它都是無常變化,都是因緣所成,時候到了 就一定會散壞,它既然具有這些的特性的話;所以,所有關於色蘊的事情,必然也都不會是一個恆常的實體,不值得我們要去爲了它,要去把所有一輩子的精力花上 去,去投注,去追求。除了色身之外,我們剛剛其實也告訴大家了,實際上我們擴大來講,跟物質世界所有一切有關的東西也都是一樣,它都是會無常變壞的。這個 當然就是包含說,我們打坐看到的任何的境界,其實都不是我們應該要去執著的。所以,不管是我們打坐的時候看到什麼樣的虹光啦,或者是我們發現有看到什麼明 點等等,那個全部都是我們所見到的物質世界的一個樣貌,那個自然就會是無常變壞,不是我們真正修行應該追求的標的。

所以,關於色蘊的部分,最後給大家總結,我們用《金剛經》的一句話給大家總結。《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所以請大家不要執持於色蘊。

好,今天就先說到這裏。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