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篇引用來自>>> 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5/99
宗通與說通第99集
由 正緯老師開示:天台宗(三)+律宗(一)
三乘菩提之宗通與說通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講天台宗的部分。我們上一個講次裏面,我們談到了智顗大師的主要思想,其中的一個「一心三觀」,我們說空、假、中的這個部分,它到底是「一而三,三而一」,或是有它的次第在呢?我們的看法是,倒是要依照不同的學人,他有不同的根性,有不同的狀況,所以你要當機,要有所側重。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到智顗大師的另外一個主要思想,是所謂的「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是什麼意思呢?指的是就是我們一個念頭生起,同時具備了三千的世間。這個文字上聽起來非常非常的玄妙。他的原文是,智顗大師的原文是說:「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摩訶止觀》卷五)所以這樣看起來,一念同時具三千世間,真的是按照這個文字看來有它的勝妙之處。但是到底是如何得出這個一念三千呢?我們接下來就按照智顗大師的著述來為大家解析。
首先我們看到,我們都知道三界總共會分成——按照有情眾生往生的去處,可以分成六道、六界,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跟天,這個是六道,我們熟知的六道。這個六界如果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跟佛,就會形成了十個不同有情的狀況,這個就叫作十界。從十界開始,智顗大師認為,就如同我們的一念,我們的念頭起來的時候,這個念頭可以是作惡,也可以是作善,所以說這個念頭的本身其實就已經含攝了其他各界的內涵。比方說,如果我們現在在人間,而我們動的念頭卻是極惡毒極惡毒的念頭,這個時候雖然說我們是在人這一界,可是我們同樣因為念頭的關係,所以我們也含攝了地獄這一界。那依照這樣的道理,所以智顗大師認為這個十界,這個十界會互相含攝,所以最起碼十乘以十就開始有百界;也就是包含你現在正在哪一界裏面,以及你現在的起心動念,這個加在一起互相的含攝的結果,就變成了百界。
那百界呢,接下來百界又怎麼推演呢?百界再加上所謂的「十如是」,就會變成「千如是」。什麼叫作十如是呢?十如是要回歸到這個經文,我們說這個經文裏面,是從《妙法蓮華經》裏面所引出來的。這個經文是這樣說的:【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妙法蓮華經》)所以在《蓮華經》裏面提出了哪十個東西呢?就是所謂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跟本末究竟這十項內容。這個十項內容,智顗大師就根據這個《妙法蓮華經》裏面所揭示的這個十項內容,把它摻上了之前我們談到的十界含攝成為百界;百界分別在每一個界裏面分別都有如是力、如是體、如是用、如是因緣等等,這個十如是這樣相乘起來的結果,就變成了千如是。從千如是再加上有三種的世間,意思就是國土世間、五陰世間跟眾生世間,這個三個世間把它加乘在一起,千如是就會演變成三千世間。
所以智顗大師的這個三千世間的這個想法,在推演的過程中的確是非常的玄妙。不過,我們當然在領會到這個部分的玄妙之餘,我們應該回頭來看看一念三千的這些觀念跟推演的過程,在我們修行上面應該怎麼樣發揮用處。
首先我們來看看,首先所謂的從十界含攝成百界,也就是一界分別含攝另外十界,所以十界就有百界的這個說法,我們在這裏要稍微慎重。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說別的狀況,我們光是說佛的部分,佛之所以成就究竟的佛果,表示說佛的一切的種子都已經清淨至極了,才能夠成就佛地極其勝妙的功德。如果按照這個道理來說,我們說佛地怎麼會含攝其餘界的種子呢?特別是佛地怎麼可能還會含攝三惡道的種子呢?所以從這個十界來看的話,我們說佛這一界是非常非常鮮明的,祂是不會跟其他的九界來含攝的;只有佛來度眾生,而不是說佛的心念起念,起心動念還會含攝其他九界的種子。同樣的,我們在餘道的含攝,我們比方說,我們說六道的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這個六道眾生心念互相含攝的狀況,我們可以用阿賴耶識種子的道理,我們可以勉強說得通。我們可以說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起心動念是行善的話,那我們是跟天相應;如果我們一心向惡的話,那麼我們就是跟三惡道相應,從這個道理我們可以勉強說,這個部分有它含攝的道理。但是,十界確實不能夠因為這樣子就說直接變成百界,因為光是佛這一界就已經完全不同。
再來,我們說千如是這個一千呢,從百界加上十如是而來的。最重點是說,我們能不能把百界跟十如是直接相乘而得到千如是呢?我們得要回歸到《妙法蓮華經》裏面去看。我們提醒大家,《妙法蓮華經》裏面所述說的經文是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的諸法實相,就是諸法的相、性、體、力等等總共有十相的內容。我們姑且不論這個十相的部分的道理、這個十相內涵,到底它的確切的內容是什麼;但是從這個經文裏面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只有佛與佛才能究竟諸法的實相,也就是只有佛與佛才能確實的掌握這個十如是的內容。如果是這樣來講的話,當我們看到說十如是乃是佛的境界,佛地以下僅能進行少分或多分的修證,但只有佛才具足十如是;所以,我們把百界直接乘上十如是,到底是不是如理作意呢,這個就值得商榷囉!因為除了佛地之外,覺知心是不能夠一念遍緣所謂的千如是的,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那是佛地的功德;所以把百界乘以十如是,一方面在理上面說起來是說不過去的,因為十如是的具足是佛的境界,其他界的眾生都沒有辦法具足十如是的觀行,那這樣百界乘以十如是就不如理了。接下來,我們說只有佛地的覺知心才能夠遍緣,那除了佛地之外,其他都沒有辦法有這樣的功德;所以把百界直接乘上十如是得到千如是的這個結果,在理上面值得商榷,並且在修證上面也同樣值得商榷。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智顗大師的另外一個主要的思想,是所謂的「止觀」。止是什麼意思呢?止就是去絶分別,遠離邪念,使你的心能夠安住在一境當中,叫作止。觀就是所謂的發起正智,歷歷分明去照見諸法,叫作觀。止跟觀,在智顗大師所揭示的修行的歷程裏面,主要是用在禪定的修行裏面;那這個部分呢,而且這個部分應該是從智顗大師的師父,從慧思那邊所習來的。但是,止觀的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給它極大的肯定。因為止觀的道理,不止是修習禪定的時候必須要按照這樣的修習,因為禪定的每一地每一地的境界的修習,都是要經過止觀的程序才有辦法達到。可是我們也要說,除了禪定之外,其實我們在所有一切智慧的修行裏面,也確實都是需要止觀的過程。比方說,我們就拿菩薩要開悟明心所需要的準備工作來講,要開悟明心的時候,除了福德要具足,並且智慧要熏習正知正見之外,除了這兩個之外,你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定力;你如果沒有定力的話,你就沒有辦法實際去參究。這個所需要的定力,其實就可以對應到我們說的止觀的「止」這個字上面。那觀呢,我們可以說,菩薩在破參明心的時候,在止的這個基礎上面,去用思惟觀去尋找我們的真心如來藏。所以止觀的這個修行的用途,其實不只於禪定,其實在智慧的修行上面,每一分每一地的智慧修行,也都是止觀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要給智顗大師很大很大的掌聲。因為智顗大師提出的這個止觀,使得我們後人有現行的這個止觀的名相可以去依止,讓我們在修習智慧的過程上面,能夠按照這樣的過程,一路一路的修行上來;所以這個是智顗大師極大的功德。
那麼回過頭來,我們整個再來檢視天台宗,所謂立天台宗的這件事情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從我們一開始講的所謂的五時,也就是把這個唯識列在般若之後的判教——五時判教,以及所謂八教的內容,比方說藏、通、別、圓各自的修持的方式,乃至於說一心三觀、一念三千這些非常玄妙的這些理論;這些理論,可以說我們現在應該可以瞭解,這個理論有許多的部分都是用情解思惟的方式,去揣測什麼是中道、什麼是佛性。我們光是從他把唯識跟般若的地位,把般若擺在唯識的後面,我們大概就知道他對於中道跟佛性的瞭解,應該就只是停留在那裏,而不知道說在唯識的經典裏面是如何精采的描述中道跟佛性的內容。所以說,獨尊天台宗就會發生說以情解思惟去揣測這些中道佛性的這些結果,而不能說從真心如來藏的真實法性真的去體證中道佛性。就如同我們之前有講的,你應該是要努力去實證「三自性」;你證了「三自性」的內涵之後,你才能知道說「三無性」講的是什麼意思。其實我們認真來看的話,其實不只是三自性、三無性的這些的道理;其實我們證四聖諦,行八正道,修禪定等等,都一定要講求真正去實證之後,才能夠知道說 佛所說的道理,才能夠切身的體會 佛所說的道理。
關於智顗大師所寫的《法華文句》、《法華玄義》跟《摩訶止觀》的這些內容,我們從以上的介紹裏面,我們都知道說他的理是非常的玄妙;可是我們也給大家分析了這些玄妙的部分,其實都是依照文字去解析的,情解思惟去推測的。甚至在他的著作裏面,也出現了所謂「草木亦有佛性」這樣的字句。草木亦有佛性這樣的字句,其實這個部分在十住菩薩眼見佛性之後,他當然可以在草木之上看到他自己的佛性;可是問題是那個佛性是他自己的佛性,而不是草木的佛性。草木在佛教的認知裏面,本來就是無情。我們整個佛教的修行,其實都是環繞在有情上面去修行的;所以當他說出草木亦有佛性這句話的時候,就會有誤導眾生的過失。
最後,我們還是必須要強調的就是,智顗大師所提出來的止觀禪定的事修,止觀禪定的修習方式,對於我們在修習禪定有直接的助益,對於三地菩薩要修習增上心學也是一樣有所助益;甚至我們說,把止觀的這個道理,把它應用在智慧度的修行上面,也是一樣都可以發揮它的用處。所以在這個部分來講,我們要讚揚智顗大師在止觀方面所給我們的指導。
不過我們這樣整體判斷下來,就是說可以看到,天台宗可以說在我們修證上面最有利的指導,就是所謂的止觀方面;其他的部分,其實你是很難用在修行上面,並且對實質上面有所助益的。所以,我們在這裏還是可以看到,獨尊天台一宗的結果,就會變成了修習的佛法就是片面的,不是全面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再次的主張:不應該再另外再立宗派,而是應該要回歸一個佛乘全面性的修證佛法。這是關於天台宗的部分。
接下來,我們要談到的是律宗跟俱舍宗的部分。
那律宗的部分呢,律有三個意義,就是「毗尼」、「尸羅」跟「波羅提木叉」。毗尼講的意思就是律法的意思,這個最主要的內涵就是判定戒的持犯跟輕、重、開、遮。那尸羅在中土的名相叫作戒,戒的意思是用來警策我們的身、口、意行,令我們可以離開過失,防止我們犯下一些過失,叫作戒。那波羅提木叉呢,波羅提木叉它的原意是「別解脫」的意思,也就是能夠透過這個持守,可以讓行人達到解脫境的意思。那這波羅提木叉,一般來說它所指的就是菩薩戒,因為是在僧團裏面講別解脫的時候,如果是以聲聞戒為主要持守,菩薩戒當然就是別解脫戒。可是我們在這裏要提醒大家,就是如果是菩薩道的行者,實際上是應該以菩薩戒作為正解脫戒。
關於這個部分,律宗的部分要談到它的時代背景,最主要就是源自於佛世的時候,有一位大阿羅漢叫作優波離。優波離原先是皇宮的理髮師,他既然是理髮師,所以可想而知,他在當時的印度是屬於種姓階級裏面的最下等的一個階級,是理髮師。他是因為替王宮理髮,包含也替 佛陀理髮,所以就有這個因緣,傳說他在為 佛陀理髮的時候,他在一邊理髮,佛陀在一邊指導的時候,他當下就有辦法證入四禪。所以,其實不要看他當時種姓是很低下的種姓,可是實際上他已經是宿世有修行的利根人。後來優波離就隨 佛陀出家了,並且他是在僧團裏面持戒清淨,大家公認是持戒第一;所以 佛陀入滅之後,在大迦葉所舉行的五百阿羅漢結集裏面,就是由優波離誦出律藏;所以我們講,律藏來源就是優波離誦出律藏而來。
那麼這個律藏在後來又分化成幾部,約略來講是分化成五部,包含: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還有一個叫作迦葉毗部。那其中的前面四部,就是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這幾部呢,這幾部有流傳到中國;另外最後一部,倒是沒有流傳到中國。所以這些律呢,我們之前的講次也曾經提到過,這些律傳入中國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很重要關鍵人物就是鳩摩羅什,像十誦律就是鳩摩羅什所譯、所傳入中國的。那麼四部律學的傳譯,我們剛才說鳩摩羅什譯十誦律,可見在當時的時候,的的確確在中土地區律學是很缺乏的事情。比方說像南北朝時期,道安法師在關中的時候,還因為缺乏戒本而自制條例來約束徒眾;又譬如說道安的弟子慧遠,也是專門請他的門人西行去求律典。可見那個時候,的的確確在中土初傳佛教的時候,律典是還沒有盛行起來的。
至於律宗的其他的部分,我們就留待下一次的講次再說。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