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4/23
學佛之正知見(第二篇)第23集~~由正光老師開示:佛菩提道首重開悟(下集)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說明成佛之道有五十二個階位,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也是菩薩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不斷的修集福德、智慧才能成就。然而要成就佛菩提道,主要的關鍵在於大乘見道明心見性,它是外門修六度萬行、內門修六度萬行的主要關鍵,因此,明心見性真的很重要!
既然菩薩所悟的心是第八識,當然是三界九地、四聖六凡的真心。正如《大方廣佛華嚴經》開示:「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解釋如下:佛說的真心以及佛地的無垢識,都是一樣那麼清淨,同樣的道理,佛的無垢識與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一樣都是那麼清淨。所以,佛說的真心、佛地的無垢識,以及一切有情的真心這三者,都是一樣那麼清淨,沒有差別。因此,不論如何下劣有情的真心,乃至佛地的無垢識,都是同一個心,因此第八識就是 佛所說的真心。如果有人主張:「第八識就是妄心的根本,就是無始無明。」你就知道這個人在胡說八道!根本不懂佛法!如果有人主張:「第八識是佛的方便安立。」你就知道那是在謗佛!是惡說,那是不可承受的異熟果報!
接下來,將繼續今天進行的題目:「佛菩提道首重開悟——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下集)」。請各位菩薩翻開課本《成佛之道》第28頁。
這一集要談的是:「第八識到底是不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如同以往引經據典來加以說明。《契經》曾開示,經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解釋如下:佛說的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邪惡、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識就是阿賴耶識;如來的清淨藏,就是佛地的無垢識,也是世間有情五陰身中的阿賴耶識,就好像金子與金指環——金指環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它的法相與原有的金子不一樣,是金子經過一段人工打造的過程,而與原有的金子法相不一樣,所以稱之為展轉,可是它們的本質還是金子,所以稱之為無差別。
基於上面所說,分為下列三點來加以說明:
第一點,經典告訴我們:第八識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因為第八識是 佛所說的真心,無垢識是佛地的真心,阿賴耶識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佛已經明白告示: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都是同一個心,不是三個不同的心。所以 佛開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可是有人不融會貫通經典所說,卻提出很荒謬的說法,他們主張:如果經典沒有出現「第八識」這三個字,代表這部經沒有談到第八識,所以這部經沒有第八識存在。譬如有人在網路上這樣主張:「由於龍樹菩薩的《中論》、《大智度論》沒有談到『第八識』這三個字,所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大智度論》第八識是不存在的。」這樣說法真的很荒唐!佛在不同的經典,將真心以不同的名相加以宣說,譬如 佛曾說到「本際、如、我、如來藏、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都是指同一個心,只是在不同階位所施設不同的名相。難道一定要有「第八識」這三個字出現,第八識才存在嗎?如果沒有「第八識」這三個字出現,就代表第八識不存在嗎?所以說,提出這樣主張的人,真的很荒唐!
第二點,「惡慧不能知」,偏斜、不正、寡慧的人不能知藏識就是阿賴耶識。譬如二乘人僅觀察蘊處界虛妄,無法現觀第八識、藏識、阿賴耶識的運作,也無法現觀祂分明顯現,所以這不是二乘人所知、所行境界。二乘人尚且不知,更何況是凡夫所能知!這都證明只有菩薩才能知。為什麼?因為第八識祂很微細,而且究竟邊際,七住的菩薩能少分了知,地上的菩薩多分了知,佛究竟了知。愚於大乘法的聲聞、辟支佛以及凡夫、外道,窮盡定力與慧力,也無法了知菩薩所悟的第八識於一絲一毫。
第三點,「展轉無差別」。如來的清淨藏,亦即是佛地的無垢識,也是世間有情五陰身中的阿賴耶識,就好像金子與金指環,金指環是由金子打造成的,它的法相與原有的金子不一樣,所以稱之為展轉;可是它的本質還是金子,所以稱之無差別,這是在說本體清淨無差別。這正如經典的開示:「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淨如我無異。」(《大方等如來藏經》卷一)解釋如下:因為佛地的無垢識與凡夫的阿賴耶識本體都是那麼清淨,但是凡夫的阿賴耶識含藏了七轉識染污的種子,不是像佛的無垢識那麼究竟清淨,所以稱為好像清淨如我無異——究竟還有一些與佛不同,然後本體都是一樣,都是清淨的。
可是卻有人違背佛說,提出:「如來藏富有外道神我、梵我的色彩。」可是 佛在經典開示:祂所說的如來藏就是第八識,外道所說的就是意識——第六識。佛所說的如來藏常不變異,外道所說的意識是無常有變異,怎麼會一樣呢?會有這樣的主張乃是應成派中觀的出家人及一分的學術研究者,不相信大乘法是 佛親口說的,因此提出「大乘非佛說」的說法,誣賴大乘法是 佛涅槃後,佛弟子為了緬懷 世尊而由佛弟子長期結集出來的。這樣說法,乃是毀謗 世尊所說的最勝妙法,使得佛法不再勝妙,這樣否定的結果乃是破佛正法,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又譬如有人提出:「阿賴耶識是妄心妄識,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可是 佛在經典都開示了:阿賴耶識本來而有,圓滿清淨,不是後來才出生的。既然是本來而有,怎麼會是妄心妄識?怎麼會是生滅法呢?因此,提出這樣主張的人,當他面對菩薩的質問「阿賴耶識何時生?阿賴耶識何時滅?」只能口掛壁上,無法回答菩薩的質問了!由此可知:阿賴耶識就是 佛所說的真心。
又譬如有人提出:「第八識在大乘學理上是存在的,但是那是虛妄的存在。」他們認為:第八識是妄心妄識,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可是這樣的說法,卻是與 世尊的說法顛倒,因為 世尊說:第八識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出生了一切有情蘊處界及萬法,所以祂是萬法的根源!怎麼會是妄心妄識呢?因此,他們的說法成就了謗菩薩藏的大惡業!要彌補這樣的大惡業,乃至扭轉大惡業,唯有弘揚正法,別無他途。正如《大般涅槃經》開示:
【若有毀謗是正法者,能自改悔,還歸於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驚懼、慚愧,除此正法,更無救護,是故應當還歸正法。】(《大般涅槃經》卷十)
經中已說明:凡是毀謗正法的人,唯有弘揚正法,才能改變如此的大惡業。世親菩薩就是最好的例子;世親菩薩早期弘揚小乘法,毀謗大乘法,後來受到哥哥 無著菩薩的勸導,才知道已經成就毀謗大乘法的惡業,因此想割舌謝罪。無著菩薩告訴 世親菩薩,割舌是無法免除下墮三惡道的大惡業,唯有弘揚正法才能免罪。此後,世親菩薩就以毀謗大乘法的舌頭專門弘揚大乘法,而有後來「千部論主」之稱,於捨壽時不僅免除了下墮三惡道,而且還成就鄰近初地的證量。從 世親菩薩的例子,告訴我們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凡是毀謗大乘法的人已經造下未來要下墮三惡道的大惡業,將來要受無量的苦,那是不可承受的苦,而且是長劫,不是短劫。第二個重點,凡是弘揚大乘法的人,他的功德非常大,不僅可以扭轉惡業,而且還可以讓自己的菩提資糧快速增上,作為未來大乘見道的機會,乃至在佛菩提道上能夠迅速成就。如果 世親菩薩早期沒有毀謗大乘法,而一開始弘揚大乘法,於捨壽時,其證量早已超過鄰近初地的證量,是地上菩薩所行境界。所以說,弘揚正法有大功德!因此,後學在此勸請大眾:千萬不要毀謗大乘法,以免未來要受無量苦!
接下來談:「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是蘊處界及萬法的根源」。意根攜著如來藏投胎,藉著父精母血、母親的四大長養了這五色根;五色根加上意根就有六根,六根中的五根接觸外五塵,由第八識變現內六塵,由於六根、六塵相接觸,六識就出現了;六識的意識分別諸法,萬法就出現了。由此可以證明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是萬法的根源。這證成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也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共業有情的第八識共同變現出來;萬法都是八個識和合運作而出生的。所以,如果沒有第八識為萬法為依止,就成為斷見外道。
譬如,應成派中觀的出家人主張「如來藏是緣起性空」,不承認有第八識存在。可是緣起性空是依第八識所出生的蘊處界而有,是依蘊處界生住異滅的現象而施設的一個名相,是意識思惟下的一個概念,說之為緣起性空,是虛相法,不是實相法,與 佛說的如來藏是實相法完全顛倒!由於不承認有一個能生蘊處界及萬法的阿賴耶識,所以就成了斷見外道,所說的根本不是佛法。
接下來談:「第八識與三轉法輪的關係」。在初轉法輪曾經談到:本際、我、如、「齊識而還」的識;「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在二轉法輪談到: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在三轉法輪談到: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因此,接下來探討這些名相後面的真實內涵。
首先,在初轉法輪談到「本際」,也就是阿羅漢滅盡五陰十八界入無餘涅槃,剩下的第八識處於極寂靜的狀態。正如《心經》開示:「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卷一)也就是沒有五陰十八界存在的無餘涅槃本際。因此,如果有人主張:「本際即是原始的時間邊限,這邊限是不可得的。」你就知道他根本不懂佛法!
接下來談「我」,就是真實我。如經中開示:五陰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五陰本來就不是真實我,因為它有生住異滅的現象,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所以不是真實我。然而經中又說五陰不異我,也就是五陰是真實我,因為五陰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攝屬於真實我,不能外於真實我,所以五陰是真實我。然而五陰與真實我和合運作,故稱為不相在。既然前面已說,五陰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同理可推十八界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以此類推,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等亦復如是,都是非我,非異我,不相在。
接下來談「如」,法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諸法從何而來?當然是從「如」來,所以稱為法不離如。然而又稱為法不異「如」——諸法就是「如」。可是諸法有生住異滅的現象,為何是「如」?當然要將諸法攝歸於「如」,才能不異「如」,因此諸法都是「如」的局部體性,當然是「如」啊!這樣才能夠審諦、真實、不顛倒。既然法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同理可推,五陰十八界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以此類推,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都是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接下來談「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從十因緣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往上逆推,逆推到名色,思惟「名色究竟從何而來?」思惟的結果:因為有這個識。這個識就是入胎識。緣覺知道有一個識,所以這個叫作入胎識;知道這個不能超過這入胎識,因此,就必須順推回來到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事,這也是佛所說的「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
接下來談「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有這個識——第八識,才有名色出現;如果沒有名色,識不住名色;既不住名色,識就無所住,也就無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事,這就是緣覺入無餘涅槃處於極寂靜的境界啊。
在二轉法輪談到「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非心心:不是眾生所認知的心,因為眾生所認知的心,有見聞覺知。無心相心是對諸法不分別。無念心就是不念一切法。無住心:不會六塵,於六塵無所住。所以二轉法輪所講的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其實都是在講第八識。
在第三轉法輪談到「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由於阿賴耶識體內有染污的七轉識種子,因此將阿賴耶識的能藏、所藏、執藏的體性斷除,就能斷除分段生死。也就是說,斷除了一念無明的見惑、思惑現行,就能斷除分段生死而改名為異熟識,只改其名,不改其體啊;但仍有種子在變異,也就不離變易生死。如果再將異熟識的種子的變易生死斷盡,異熟識就改名佛地的無垢識,也只改其名,不改其體。所以三轉法輪所講的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其實講的都是在講第八識。
接下來,「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是持種識」。吾人不能自外於如來藏而生、而死。經文曾開示:「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要有如來藏持種,才有因果可言;否定了第八識,否定了持種識,因果是無法成立的。可是應成派中觀的出家人,卻自創「業果報系統」,是憑想像而不可知、不可證的虛相法。既然不可知、不可證,應回歸如來藏可知、可證的實相法才是啊!
接下來談:「禪宗所悟的心就是第八識」。菩薩透過參禪的方式,用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於一念相應找到第八識,現前觀察共有八個識。所以古德說得好:「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家裏把帳開」。「八個兄弟共一胎」指的就是八個識。「一個伶俐一個呆」,「伶俐」的就是指末那識,「呆」的就是指第八識,祂離見聞覺知;「五個門前作買賣」指的就是前五識,祂在現前境界作分別;「一個家裏把帳開」指的就是意識。當菩薩找到第八識時,可以現前觀察祂分明顯現,正如一首偈說得好:「頭角混泥塵,分明露此身。綠楊芳草岸,何處不稱尊」。儘管祂的頭、祂的角沾滿了泥土,沾滿了灰塵,可是祂還是分明的顯露;不管在綠色的楊柳樹下,芬芳的草地上,乃至在岸邊,祂都是唯我獨尊——何處不稱尊呢?
可是卻有人主張:禪宗祖師所證悟第八識的公案,說是野狐禪。更有人主張:明心見性好像沒有次第可言,完全靠師徒之間彼此的自由心證。這樣的說法完全將自己沒有悟的事實昭告大眾,讓大家知道他是一隻大野狐啊!
又,生死都是依第八識,菩薩轉依了無生的第八識,所以菩薩樂於生死,不畏懼生死。如《大寶積經》開示:「生死無邊際,常住於實際,一念慧相應,生死無疲倦。」(《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一)解釋如下:生死沒有邊際,可是生與死都依於實際的表面而有,不能自外於實際;如果一念相應慧,證得到實際,轉依祂無生的體性,根本就沒有生死可言,也沒有疲倦可言。由此可知:菩薩轉依無生的第八識,樂於生死,不畏懼生死。
又,菩薩明心後,不論出家人、在家人、男人、女人,都是出家人,都是黑衣、都是大丈夫、都是勝義僧所攝。既然明心了,就要簡擇善知識說法,要學趙州八十歲猶行腳,到處去摧邪顯正;學禪宗證悟祖師「入門須辨主,當面分緇素」,進得禪門就要分辨有主、無主,也就是有悟、沒悟,當著面就要分辨黑衣、白衣,也就是有沒有親證第八識。
結論:第八識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祂是蘊處界及萬法的根源。祂與三轉法輪的關係:在初轉法輪就是本際、我、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也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在二轉法輪談的就是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在三轉法輪談的就是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都是同一個心,就是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祂也是持種識,更是禪宗所證悟的心體。
由此可知,第八識就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吾人不能自外於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而生而死,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更是三界九地有情的真心。如果你想要親證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想成為大乘菩薩僧、勝義僧,歡迎來到「正覺」共修。
限於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裏。下一個單元講的是:佛菩提道的宗通與說通。敬請期待!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