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27 08:21:47| 人氣7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學寫作經驗談(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初次接觸用英文寫的科學論文,應該是在大一交普通生物學期末報告的時候吧!那時候剛升上大學,英文破得可以,查遍了英文字典仍然有看沒有懂。對於那個年紀的我來說,英文科學文獻是一篇一篇的天書。


大三、大四開始接觸實驗室的工作,看著研究生桌上經常性的堆放著英文文獻,心中有的是仰慕與崇拜。對於已經是高年級生的我來說,「有為者亦若是」是那個時候的心境,能夠看得懂這種文章已是不得了的工夫。


在念碩士班的我,科學文獻的閱讀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看這些用豆芽菜寫的文章,對於在大學猛K原文書磨練過的我來說,雖然不是太困難,但是還是只停留在「理解」的層次。或許是台灣學生一向習慣於接受訊息,分析與批判文章內容的能力還談不上。驚滔駭浪中混到了學位,碩士論文的內容差強人意,指導教授也認為很難拿去發表,錯過了在年輕歲月首次列名在科學文獻的好機會。


真正跟科學論文搭上線要算是來到這個機關工作以後的事。


這個機關的氣氛一向是偏向保守封閉的,據我了解,在1999年以前,這個機關的科學研究,不是交完報告收進抽屜,就是刊登在機關自己出的刊物,偶有投稿到國內期刊;至於投稿到正式的SCI期刊的,應該是完全沒有。


這個關卡在2000年被一位留美的博士突破了。這位前輩年輕時就在這個機關任職過,後來負笈求學在美國待了很多年,又回到這個機關工作。雖然操著一口台灣英語,不過在這個洋博士寥寥可數、土博士一群的機關裡,英文寫作能力可是很少人可以匹敵的。前輩利用血清學的傳統技術,對一個在台灣地區相當盛行的傳染病進行了有系統的分析,結果被一個在這個領域相當知名的期刊接受並且很快的刊登出來。

這個成績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具有相當大的啟發。我以前都以為現在的微生物學早就已經進入了分子層次的研究,只有玩分生的研究才有機會被科學期刊刊登出來。這位前輩的文章告訴我,研究的重點在於如何檢視手邊的數據,只要具有「慧眼」,能體察出數據所呈現的科學意義,即使是很傳統的血清學檢測方法,得到的data也可以刊登在很好的期刊上。


這樣的觀點,促成了我在幾年後,投出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圖檔引用自http://www.nhm.ac.uk/nature-online/insite/images/E63IMG01.jpg

台長: 魯玉
人氣(7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科學寫作 |
此分類下一篇:科學寫作經驗談(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