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利斯主題幻想曲」(Fantasia on a Theme of Thomas Tallis,亦稱「泰利斯幻想曲」(Tallis Fantasia))是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Vaughan Williams是姓,因為太長,因此常略為RVW,1872−1958)為了要在「三聖詠隊慶典」( Three Choirs festival)中演奏而在1910年作曲,與有名的「綠袖子幻想曲」同類的作品。(有關「綠袖子幻想曲」請參閱本台「佛漢‧威廉斯:綠袖子幻想曲」一文)。佛漢‧威廉斯成名得比較晚,這是他到38歲才寫出來的成名作。首演是1910年9月6日在格洛斯特座堂(Gloucester Cathedral)由作曲者本人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團員舉行。後來在1913年與1919年修改兩次。
佛漢‧威廉斯以英國作曲界的長老而受大家的尊敬。他把英國的古老民謠,以及主要把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的教堂音樂存留在自己的作風當中,因此被認為是準英國風格作曲家,其地位相當特別。
這首作品使用的樂器是分成三群的弦樂合奏,也就是由典型的5聲部弦樂團形成的第一合奏群,由兩個人組成一聲部(兩人共用一架譜架的4聲部弦樂加低音提琴1人,共9人)的小編制第二合奏群,(這一群希望與第一合奏群離開一點),以及弦樂四重奏演奏的音樂。佛漢‧威廉斯用這種空間配置,以釀出很像風琴的音響,讓弦樂四重奏擔任風琴增音箱(Swell Box)的角色。也許佛漢‧威廉斯為了要對泰利斯這位偉大的風琴演奏家表示敬意,不把這首音樂寫成單純的弦樂合奏曲,而用這種樂器配置表現出風琴般的聲響。欣賞此曲,聽眾必然會想像教堂内部的音響效果。
就樂曲結構來説,此曲與伊莉莎白時代的「幻想曲」( fancie或fantasy)很相似。曲中「泰利斯的主題」會出現3次,但樂曲的大部分,都以構成主題的片段或動機等要素為基礎,再加這些片段或動機的變奏。樂曲開始於緩慢而短暫的導奏,持續的廣板(Largo sostenuto) ,g小調,節拍記號在曲中頻頻變換。繼導奏之後,呈現與「綠袖子」相似的「泰利斯的主題」,兩個弦樂團將主題發展之後,移到四重奏。不久,中提琴獨奏提出從泰利斯的主題衍生出來的副主題,組合主題的片段與變形,繼續以對位法風格發展,形成莊重的高潮,最後靜靜的消失。
(Andrew Davis指揮BBC Symphony Orchestra)https://youtu.be/ihx5LCF1yJY
(Peter Oundjian指揮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https://youtu.be/C3nxOF8wnMk
(Neville Marriner指揮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 Fields)
此曲使用的「泰利斯的主題」,是16世紀與帕萊斯特里納(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約1525-1594)同時期的英國作曲家、風琴家湯瑪士·泰利斯(Thomas Tallis,1505-1585)的作品。他從倫敦一個小教堂的風琴師開始,最後成為王室禮拜堂的風琴師,其間曾為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的亨利8世、愛德華6世、瑪麗1世以及伊莉莎白1世等君王服務。他被稱為「英國教堂音樂之父」。佛漢‧威廉斯使用的旋律,是泰利斯在1567年,為英國教會第1代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帕克(Matthew Parker)所寫的8首詩篇中的第3首的旋律。
1906年,佛漢‧威廉斯編纂「英國的聖詩」( English Hymnal )時,把泰利斯的上述詩篇按排在第92曲。他對其中以中古教會調式弗里幾亞調式(以E音為基音的7音音階)為基礎的主題發生很大興趣,就據以譜作此曲。泰利斯的詩篇,就是古時候在教堂中的會眾交互歌唱的「交唱」。泰利斯的原曲,有如下的歌詞:
"Why fum'th in fight the Gentiles spite, in fury raging stout ?
Why tak'th in hand the people fond, vain things to bring about ?
The Kings arise, the Lords devise, in counsels met thereto,
against the Lord with false accord, against His Christ they go."
Thomas Tallis - Why fumth in fight (https://youtu.be/TVVRHjQ5Vd4 )
佛漢‧威廉斯根據此詩篇譜寫的這首「幻想曲」釀出風琴般的效果,混合各群的單奏、應答、全奏,表現出精緻又神秘的美麗聲響,優雅的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