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蕭邦第2號鋼琴奏鳴曲完成5年後的作品。就樂曲規模或完整性來說,是超越第2號的蕭邦成熟期的傑作。就結構來說,第一樂章漂浮著一種幻想性,卻也有堅牢的架構,第二樂章流暢而詼諧,第三樂章重厚且浪漫,第四樂章有戲劇性的高潮,整曲架構緊密而不虛華。不過也有人說,第3號比第2號難懂。第2號的各樂章以簡單的主題為主體,開展部也易懂,架構也很具體,因而給人易聽易懂的印象。第3號所用的主題很多,結構的自由度增加,因此有許多人覺得不容易抓到重點。再加以曲中有許多複曲調音樂手法與對位法處理(這種寫法是蕭邦後期作品的特徵),因此是否能聽取這種技術,也會影響聽此曲的興趣,因此也算是不易欣賞的作品。
全曲共有四個樂章。
第1樂章 堂皇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b小調,4/4拍子。
奏鳴曲式。沒有序奏,也沒有其他任何音符,就出現b小調第1主題。這主題成為這首作品的主題而經常出現。其調性非常複雜,幾乎平均兩秒鐘就轉調一次,並處理主題動機。有些人覺得此曲難以理解,其原因都在第1樂章的主題呈現。這樂章使用奏鳴曲式,卻在呈示部呈現第1主題後,有一段很長的過門樂句。通常過門樂句都會使用在前面出現的主題予以開展,但這曲在第1主題後的過門樂句,竟使用第2主題的素材,在移到過門樂句時還予以轉調,手法很複雜。由於一開頭就這麼複雜,因此常使演奏者卻步。
第2主題與第1主題成對比,是很平穩的D大調優雅甜美旋律,一如通常的蕭邦。聽說蕭邦很討厭D大調這個調性,但聽這段旋律,好像沒這回事。不過,這段旋律也是難以捉摸的不可思議的音樂,如只憑感覺隨意彈奏,就會有模糊焦點之虞,因此演奏時需要事先把音樂的整個架構想好。第2主題在升f小調結束後,就進入很長的過門句,如果不把各處的主題交代清楚,就會成為不易捉摸的音樂。而且登場的動機(都以主題為素材)很多,因此很容易流於散漫。這裡使用的作曲技巧,都顯示這是蕭邦後期作品。在過門句後,音樂進入D大調的呈示部尾聲。這一段很美。由於呈示部的架構如此複雜,因此有人批評這不適合為奏鳴曲式,也有人說,這是此曲的缺點。然而這樂章給聽者的幻想氣氛與壯大的規模,就是依賴這個架構,因此絕非缺點。蕭邦在第2號鋼琴奏鳴曲第1樂章表現的是簡單的奏鳴曲式。這樂章因為架構複雜,所以一開始就把主題交代清楚,避免聽者摸不清主題。
開展部則反而使用很少的動機,大部分都只使用第1主題的。不過使用的調性極不安定,尤其開展部的高潮,幾乎可以說要踏入無調性音樂了。這一部分的演奏技術很難,也常使演奏者不知該表現什麼。然後第2主題進來,做複曲調音樂似的開展。在和弦方面轉調很複雜,但因而獲得幻想又廣大的效果。經過這裡後,調性終於安定在降D大調,再經第1主題的尾聲部,而達到只有第2主題的再現部。再現部使用與呈示部不一樣的調性,因此聽起來的印象有點不同。
(Dinu Lipatti,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wdllqgXqyA(1)
(Arthur Rubinstein,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iwmOJPGMjs(1)
(Sergey Kuznetsov,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fAABquhDNI(1)
(Emil Gilels,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bqWRr8YceQ(1)
(Glen Gould,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0wErcLg1Pg(與樂譜對照欣賞)
第2樂章 詼諧曲:甚快板(Scherzo:Molto vivace)降E大調,3/4拍子。
典型的三段體詼諧曲。蕭邦的詼諧曲大多有嚴肅內容,充滿不穩氣氛,但這一曲不同,又即興、又詼諧、輕妙流暢。主部與再現部為降E大調,中間樂段為B大調。接在龐大複雜的第1樂章之後,這裡採用的是簡單的架構,內容也單純。在主部與再現部,右手以8分音符不斷走動,並輕觸鍵盤發出柔音是很不容易。能夠依照指示正確演奏的演奏家並不多。這流暢華麗的詼諧曲部分,是流用第1樂章第1主題的下降音型,這一點在乍聽之下還不容易聽出其關連性,但以樂譜比較,則一目瞭然。還有,詼諧曲部分的降E大調與中間樂段的B大調,這兩個調性很重要。原來B大調為第3樂章的調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說是此曲全體的中心調性(b小調─B大調)。因此在中間樂段讓這一調性露臉,就可以統一樂章間的調性。同時,把第2樂章結束在降E大調主音,就可以連接到第3樂章開頭的升D音(=降E音)。
(Dinu Lipatti,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BmxpDUr-yo(2)
(Arthur Rubinstein,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VN66tVOyk8(2)
(Sergey Kuznetsov,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Q8j7qWaMdk(2)
(Emil Gilels,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Nvkb8Ibjec(2)
第3樂章 最緩板(Largo)B大調,4/4拍子。
三段體。夜曲風格的甜美樂章。跟其他樂章比起來,會令人覺得太長了一點(約有9分鐘長)。不過能彈出美麗琴音的演奏者演奏此樂章,就會形成很能安撫聽者心情的極佳抒情詩,否則就成為極無聊平凡的音樂。舊世代的鋼琴家常加速演奏中間樂段,以提高構造感。如果不讓聽者感到無聊而能演奏這9分鐘的樂章,那要算是大師級的演奏家了。
這樂章開始於第2樂章的終止音。開始音是升D音,這是降E音的等音變換,調性是B大調。聽者在乍聽間會以為是降e小調。蕭邦好像在強調這一點,在這裡加上3個8度齊奏的短短序奏,經過微妙的轉調而馬上提出B大調主音。這是從緊張到緩和的組合。主部的伴奏部分強調切分音,並流動似的進入中間樂段。中間樂段很長,而且是連續不斷的琶音樂句,更一次接一次轉調,還在各要處作出小終止以防音樂散漫。整個樂章彌漫幻想氣氛,而中間樂段的琶音是採用第1樂章第1主題的音型。再現部很短,其伴奏音型加入琶音,釀成與中間樂段混合的氣氛。
(Dinu Lipatti,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bpFAnqdpqg(3)
(Arthur Rubinstein,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cy3dmqrn3c(3)
(Sergey Kuznetsov,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5Y3j8yyuU(3)
(Emil Gilels,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Apf5V2vLWY(3)
第4樂章 終曲:不太快的急板(Finale:Presto ma non tanto)b小調,6/8拍子。
輪旋曲式。這是很適合結束此大曲的熱情有力的樂章,也是使這首作品更有演奏效果的重要樂章。演奏這樂章需要有很高超的技巧,同時也充滿在成熟期的蕭邦很少有的力量。在序奏部分,連打8度音提高緊張感,達到最高潮時, b小調的輪旋主題馬上出現,並依輪旋曲式的架構,會出現好多次。輪旋主題雖然採小調,卻沒有悲傷感,反而是具有緊張感的決然有力的旋律。這種旋律是蕭邦所擅長寫的,而這段又是他所創作旋律中,尤為傑出的一段。這主題在第2次出現時採e小調,第3次又回到b小調。而每次出現,左手伴奏會加快,音符也增加。在第2次出現時,左手要在廣達一個8度半以上的音域,以4連音符跑動,第3次出現時,竟然出現2、3指跨越5度的運指。這會讓許多演奏者大嘆手指太短。速度加快的結果,左手需要在1小節裡,敲出12個音。這聽起來就是音的巨浪。右手還得在這淘淘琶音上,處理細碎的6連音符的旋律。演奏上的課題非常多。
插曲部分會有許多華麗的樂句,同時隨處出現等音轉調。有些地方,在兩三小節之間,大調與小調轉變得令人眼花撩亂。插曲後半,右手有急速樂句,這跟詼諧曲樂章一樣,引自第1樂章主題。隔著以半音階轉調的終止型,主題部分再現。
尾聲部開始於插曲的發展形,以8度音演奏的有力低音推動音樂。類似在英雄波蘭舞曲出現的左手的號角聲,以右手參雜半音階的樂句修飾,最後豪邁的連敲B大調的主和弦而結束全曲。
(Dinu Lipatti,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9C4VdwDWJo(4)
(Arthur Rubinstein,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2-Mxo_Uli0(4)
(Sergey Kuznetsov,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P5yggYB0s(4)
(Emil Gilels,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bGiPnqfxM(4)
(Glen Gould, pia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rfYFtc7hlw(與樂譜對照欣賞)
蕭邦到晚年再次關心室內樂曲,因此在第1樂章呈示部尾聲處看到類似鋼琴三重奏的經過樂句,在第2樂章有類似鋼琴伴奏與小提琴助奏的部分。原則上奏鳴曲是要把全曲一次演奏完,但蕭邦的作品在小品上會顯出其優雅,因此有些人嘗試把這首大曲的各樂章分開來編曲演奏。
蕭邦的第2、3號兩首鋼琴奏鳴曲給後世的影響也很大,後來有不少作曲家以蕭邦使用的降b小調或b小調譜寫鋼琴奏鳴曲。其中如李斯特的鋼琴奏鳴曲(b小調),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奏鳴曲第2號(降b小調)是重要的作品。比較不一樣的,還有葛拉祖諾夫的鋼琴奏鳴曲第1號(降b小調)。斯克里亞賓的奏鳴曲第1號f小調的第3樂章為「送葬進行曲」,其低音音型酷似蕭邦的「送葬進行曲」,可見受蕭邦影響很大。